茶席的豐富多彩,超越了飲茶與喝茶的層次,而非只是外在的形式與擁有者。茶人透過茶席的擺置、對茶器的認知,先從自娛自足,到“有我之境而實無也”。茶席的擺置人,需根據所有物品、器具、位置等方面進行命名。做到切合意境,茶席名不失優雅,怡然自得。
茶席,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茶室空間形態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茶席是千百年來,繼陸羽首次創立“茶具組合”,經各代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茶席是為表現茶道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規劃的一個場所,插花、焚香、掛畫是其中的重要構成要素。茶會是茶道或茶藝的表現形式,無我茶會、四序茶會、曲水茶宴等是當代茶會的代表。
茶葉的命名有以下七類:
以茶葉的形狀命名:六安瓜片、君山銀針、碧螺春、珍眉、磚茶;以茶樹品種命名:白毫;以茶葉產地命名:普洱茶、祁紅;以茶葉的採製時間命名: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以動植物的名稱命名:龍井、水仙、佛手;以製茶工藝命名:炒青、烘青;以茶葉色澤命名:紅茶、綠茶。
離開熙熙攘攘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朝西南方向行駛三十餘公里,就進入了德昂族最集中的聚居區——三臺山鄉。聞名中外的滇緬公路從它的心臟部位穿膛而過,黑亮的柏油馬路像根青藤把它緊緊地拴在中國西南邊疆的版圖上。這裡層巒疊嶂,雲蒸霧繞,充滿神秘。這裡的神秘不僅源於大山的深邃,更來自於德昂族文化的古老、豐富與深沉。
德昂族是中國的古老民族之一。史學界的研究表明德昂族是“滇西最早的居民之一”。德昂族的古歌裡也自豪地宣稱德昂人的歷史像江河一樣源遠流長。德昂族與佤族、布朗族一樣,其淵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百濮族群中。文獻記載濮人定居雲南地區的時間相當久遠,至少在隋唐時期,德昂族的先民——濮人已在今雲南的保山、德宏、臨滄等地建立起具有地緣部落或政治雛形的社會組織,即唐代史書上所稱的“茫蠻部落”,並與布朗族和佤族先民一同建立了“金齒國”,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化和文明。在今天的德宏、保山、臨滄一帶都留下了許多引人注目的德昂族先民的歷史遺蹟,如今瑞麗縣孟修寨旁的古佛塔,南津裡附近的石鋪村道,潞西縣遮放壩莫列(意為鍊鐵廠)遺址中的塔座、佛寺石腳、石頭道路、石拱橋等,隴川縣的崩龍城和崩龍女王宮遺址等等,都是德昂族先民曾經輝煌過的實物證明。
德昂族是山地居民,還保持著濮人先民的農耕傳統。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在山區開闢梯田種植水稻,並充分利用山區的特點,進行旱谷生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德昂族的耕作技術普遍高於當地其他民族。德昂族居住分散,在山區他們與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在壩區他們與傣族和漢族分寨雜居,但是,每個居住點的德昂族依然保留著許多獨特的文化傳統,有著本民族共同的文化情結。目前,德昂族大部分自然村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
德昂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水鼓是德昂族特有的民族樂器。它用質地較軟的木頭挖空心子製成,鼓身呈長型,有大小頭,表面繪有花紋,鼓面繃以牛皮。鼓的大小、輕重不定,小的輕的可一人掛在身上敲,大的重的要多人抬或用車拉。打鼓前要用水或酒溼潤鼓皮以增音色,故叫水鼓,德昂語叫“格楞當”。水鼓是一種德昂族祖先傳下來的獨特的民族樂器。
見過德昂族的人都知道,腰箍是德昂族婦女身上與眾不同的標誌。德昂族的腰箍因民族支系和地域的差異而各不相同,更使這一民族文化的符號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花德昂”採用草藤來製作,顏色多是天然色,年輕姑娘也常把腰箍染成五顏六色。“紅德昂”和“黑德昂”多采用藤篾來製作,藤篾外面還漆上紅漆或黑漆。藤篾腰箍很細,婦女們一般要戴20~30道。也有一些地方的婦女,她們的腰箍是用竹片削製成的,腰箍大約一指多寬,上面還雕鏤著各種花紋圖案,婦女一般要戴3~5道。有的婦女戴的腰箍,是用銀片或鋁絲包裹起來的,晶瑩透亮,閃閃發光,顯得雍容華貴。
德昂族不僅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長輩撫育幼輩、幼輩尊重長輩的好風氣,而且對社會上的老人的尊重、愛護也是習以為常的。因此,每當逢年過節時,年輕人總要把家裡最豐盛的飯菜送一份給村裡的高壽老人,以表示敬意。對於村裡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當他們無力耕種土地時,親戚們要不求回報地替他們下種和收穫,使他們有飯吃,生活有保障。有的則把他們接到家裡,讓他們和自己一起生活。
一向被譽為“古老的茶農”的德昂族,自古以來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人說,德昂兒女,是茶的兒女。凡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茶山,就有茶文化。德昂族與茶葉的關係遠遠超出了物質的範疇,而有著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情結。德昂族種茶有著悠久的歷史,對茶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甚至將自己民族的來源也說成是由茶樹葉子變成的。歷史上德昂族雖有過幾次大的遷徙,但凡是德昂族居住過的地方一般都有大片茶樹遺蹟留下。在盈江縣德昂族過去的居住地有樹齡在千年以上的老茶樹,銅壁關附近也有成片的老茶林;在瑞麗市戶育鄉的雷弄山上,德昂族留下了好幾片茶林,現經當地居民修整改造,仍是當地人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德昂族善於種茶,更善於用茶,他們常說,“離了茶辦不成事情”;“有茶才能表明‘茶到意到’”。他們賦予茶葉更多更廣的文化內涵。茶俗幾乎始終伴隨著每個德昂族的生命歷程。如“出生茶”、“成年茶”、“集會茶”、“社交茶”、“戀愛茶”、“定親茶”、“成親茶”、“敬老茶”、“上房茶”、“和睦茶”、“祭祀茶”等等,成了德昂族生命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用茶的種種習俗行為,全面地折射著德昂族的歷史傳統、民族性格、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茶不僅只再是一種食品,而變成了一種社會交往和溝通的“潤滑劑”。
飄著茶香的德昂族,在吸收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力求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古老的德昂族文化是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民族大家庭中獨具魅力的花朵。
武夷山的喝茶風俗很多,這裡僅介紹一下吳屯婦女喝茶俗。
這裡的婦女喝茶俗與其他地區的飲茶風格大不一樣,它不是品茶,也不是飲茶,而是喝茶,它即不用茶杯,又不用熱水瓶,也不用當今最流行的紫砂茶具,而是用飯碗。用的茶葉也不很講究,當地山茶即可。茶水用三角茶壺放在灶門爐前文火煨開。
這裡的喝茶習俗,男人概不 ...
凍米茶起源於唐代。唐中宗李顯被貶到房縣為廬陵王時,娶了個當地女子為妃,會做民間的凍米茶。
這一年過年前下大雪,她將糯米泡白,過籠蒸熟,放到冰雪處凍硬,把一少部分凍米染成紅、綠色,陰乾後用油酥成料。喝時舀三湯匙放入碗中,加糖。沖水後,用單隻筷子攪。這時茶隨筷子轉,迴旋成渦,呈“青山紅花白龍旋”圖案,暗含 ...
虎、雞
健康問題:免疫力下降、用腦過度、內分泌失調、失眠
對應茶飲:黃耆、枸杞、參須、大蒜、枸杞、山藥、芡實
鼠、免、馬、羊
健康問題:憂鬱症、躁鬱症
對應茶飲:枸杞、玫瑰花、烏龍茶、小麥、紅棗、麥芽、百合
牛
健康問題:慾望太強、心病
對應茶飲:小麥、紅棗、綠茶
龍
...
一桌茶席輕鬆搞定離婚 一旦男女雙方再也不能在一起生活,愛情的冰塊只剩下一灘水跡之後,分手是最好的選擇。有的人把離婚看作是與敵人拼命,用盡種種手段迫使對方受傷,有的人把離婚看作是死期,萬念俱灰,儘管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說法,卻也分手得兩敗俱傷。
詩禮地處窮鄉僻壤,這裡生活著祖祖輩輩與泥土打交道的父老鄉親。 ...
回族群眾認為結婚是“遜奈”(聖行),是“瓦直卜”(當然),所以無論是教主、阿訇,還是一般群眾,出幼後,都要找物件結婚,反對終身不娶不嫁的獨身主義。
回族青年找物件的首要條件是,雙方必須都是穆斯林。但是,非穆斯林的男子或女子皈依伊斯蘭教,尊重回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允許的。這種回漢通婚的情況,在歷史上早就 ...
“當你第一次與我們喝茶的時候,你是一個陌生人;第二次,你是我們的貴客;當你第三次和我們一起喝茶時,就已經是我們的家人了,而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會無怨無悔地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當《三杯茶》一書的主人公格瑞格·摩頓森無意中闖入被稱作“佇立在雲端”的村子——巴基斯坦的科爾飛,捧起茶杯時,摩頓森沒有想到 ...
正統英式維多利亞下午茶需要注意禮儀。
1、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鐘(就是一般俗稱的Low Tea)
2、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現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3、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