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文狄:1957年,任莆田戲曲學校教師兼藝術顧問,並著手編寫《莆仙戲科介》一書。
2、林棟志:憑著對莆仙戲表演藝術的滿腔熱忱和一股刻苦學習的犟勁,撰寫了《談莆仙戲生旦淨醜的母步藝術》、《多姿多彩的莆仙戲舞步(蹀步)》、《我對佾生性格的探索》、《熔傳統與生活於一爐》等表演藝術論文,為後輩人留下了莆仙戲表演藝術的珍貴遺產。
3、黃寶珍:2008年1月16日,被文化部公佈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莆仙戲代表性傳承人。
4、王少媛:1964年出生,福建仙遊縣
1、黃文狄:1957年,任莆田戲曲學校教師兼藝術顧問,並著手編寫《莆仙戲科介》一書。
2、林棟志:憑著對莆仙戲表演藝術的滿腔熱忱和一股刻苦學習的犟勁,撰寫了《談莆仙戲生旦淨醜的母步藝術》、《多姿多彩的莆仙戲舞步(蹀步)》、《我對佾生性格的探索》、《熔傳統與生活於一爐》等表演藝術論文,為後輩人留下了莆仙戲表演藝術的珍貴遺產。
3、黃寶珍:2008年1月16日,被文化部公佈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莆仙戲代表性傳承人。
4、王少媛:1964年出生,福建仙遊縣
莆仙戲是福建有名的古老劇種之一,歌仔戲是也是福建的有名戲劇,不過莆仙戲更多的是存在於莆田等地,莆仙戲至今也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本期戲曲大全一起了解莆仙戲的特點是什麼。
莆仙戲是中國戲曲劇種中歷史最悠久,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的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二縣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鄰縣的興化方言區;因宋時莆田、仙遊隸興化軍,明、清時隸興化府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始改稱莆仙戲。
莆仙戲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它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麴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
民國時期,京戲、閩劇相繼傳入莆田,京劇的武打表演與俠義劇目,閩劇的機關佈景和表演手法,都對莆仙戲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後臺伴奏也從原先的鑼、鼓、吹單純的樂器,向民間吸收了“十音”、“八樂”中的部分樂器和外地劇種的樂器,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絃、揚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戲音樂形式更加多樣與抒情化。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淨)、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
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麴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麴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於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游四門〕,卻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莆仙戲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
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麴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象宋元南戲一樣只有鑼、鼓、笛。
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制舞臺表演的,鑼鼓經有三百多種,規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一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莆仙戲大棚目連戲之劇本,曲牌,聲腔,鼓板,表演身段,動作程式和舞臺上的一桌兩椅,臉譜,化裝,服裝和戲帽以及道具與傀儡目連戲等一模一樣,有密切的血緣關係,這是莆仙大棚目連戲全面搬演傀儡目連戲的遺蹟。
古代的一些富家小姐或者是婦人每天吃喝玩包括後院的內鬥也是十分無趣的,在古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有名的演員,他們就是戲子,上演一些有趣的戲劇。本期小編帶你去莆田文化了解莆田有名的莆仙戲。
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1952年經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戲。它流行於莆田、仙遊兩縣、惠安縣北部及福建南部興化話流行的地區。
莆仙戲音樂屬興化腔,以“南北曲”和古曲為主體,吸收道釋曲、里巷歌謠、民歌小曲等融合而成。
劇種形成於宋末元初。早期的“興化七子班”有7個角色行當,即生、旦、靚妝、末、外、貼、醜。從清初開始出現“八仙子弟”的體制。
因演正戲之前,常加“弄八仙”,因“七子”不足“八仙”之額,故加老旦湊成“八仙子弟”,即生、旦、淨、末、外、老、貼、醜,俗稱“八陽”或“八豔”;淨角俗稱“靚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