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代表:馬頭琴

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代表:馬頭琴

  馬頭琴近些年漸漸地被很多歌手融入到自己的音樂當中,馬頭琴不但是在一些正式和隆重的場合可以演奏,也可以出現在民間的一些婚宴上或者活動當中。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馬頭琴是蒙古族的特色音樂代表。

  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從蒙古族文化的角度一同來領略馬頭琴的風采吧!

  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

  馬頭琴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絃軸、馬子、琴絃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絃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杆與馬尾作成,兩條琴絃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絃結住,繫於琴上。

  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絃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裡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馬頭琴演奏的優秀曲目

  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硃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牧馬人之歌》、《青松》、《朝霞》、《敘事曲》、《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乾杯》、《蒙古小調》、《草原連著北京》、《讚歌》、《森吉德瑪》、《藍色搖籃曲》、《奔駝》、《初升的太陽》、《迴旋曲》、《萬馬奔騰》、《歡樂的草原》、《牧馬人》、《蘇和的小白馬》、《敖特爾青年》、《命運》、《鄂爾多斯高原》 等。

  馬頭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極受尊崇,已成為蒙古族民族文化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幾十年來,蒙古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民族音樂文化介紹:侗族樂器

  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人數約為287萬左右,分佈地區比較廣泛。名字也是由於居住的地方叫“洞”,所以便有了侗族的由來,侗族的樂器也是非常多的。本期民族樂器大全帶你瞭解侗族樂器。

  侗笛,是侗族獨特的吹口氣鳴民間樂器。侗語稱介各、濟各斯。又稱各笛、草笛。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從江、黎平、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和黔、桂、湘三省毗鄰的廣大地區。

  侗笛外形和洞簫相似,吹口裝有簧片,豎吹,音色清麗悠揚,既可表現婉轉抒情的情調,又可奏出熱烈歡騰的旋律。富有山野風味,常用以獨奏或為歌唱伴奏。流行於黔桂湘交界侗族居住地區,以貴州省黎平、榕江、從江最為盛行。

  蘆笙歷史,淵源流長,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詩句出現。據考古發現,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兩件戰國時期的葫蘆笙,是我國最早的笙類樂器之一。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語稱各給、給以、給寧、勾各依斯。各給、給以均為兩條空弦發音之諧音。又稱牛巴腿。歷史悠久,規格多樣,音色柔細,主要用於侗族民歌和侗戲伴奏。

  侗族琵琶是由琴頭、琴桿、絃軸、共鳴箱和絃構成的。在各地區琵琶的大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種。大的音色柔和低沉,中的音色明亮甜美,小的音色清脆悅耳。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小牛角或竹製的撥片彈奏.它除了獨奏、合奏外,還可為侗歌、舞蹈伴奏。是一件極有少數民族特點的樂器。

原上的音樂,蒙古族音樂文化

  音樂是一種能抒發內心情感的東西,它的誕生為人類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而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以獨特的音樂形式演唱出讓人蕩氣迴腸的歌曲。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不論高吭嘹亮,還是低吟迴盪,都充分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民歌洋洋灑灑,浩如煙海,其品位之高,數量之巨,令世人歎為觀止。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堪稱絢麗多姿,異彩紛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獵歌、牧歌、讚歌、思鄉曲、禮俗歌、短歌、敘事歌、搖兒歌和兒歌等。

  蒙古族民歌節奏自由,裝飾音多而細膩,並具有較強的朗誦性。其燎亮、悠長、親切的曲調,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詞既擅於抒情,又注重寫景,情景交融,表現人和大自然的和諧關係。牧歌的節奏一般是悠長、徐緩、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節奏。一般情況下,牧歌的上行樂句節奏是悠長徐緩的;下行樂句則往往採用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形成絢麗的華彩樂句。

  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他們尊崇唱歌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禮儀歌用於婚宴等喜慶場合,以歌唱純真的愛情、歌唱英雄、歌唱奪標的賽馬騎手為主要內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遷時唱,內容以讚美家鄉,狀物抒情者居多。

  蒙古族有著悠久的遊牧歷史文化的同時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形式。蒙古傳統音樂聽起來讓人蕩氣迴腸,在曲調上以長調為主,以短調為輔;它熱情活潑,又深情豪邁。在質樸的歌詞中廣泛的反映了蒙古族廣闊的生活場景,大多歌詞體現了蒙古族人民豁達的風情與胸襟,同時也伴隨著蒙古族人民細膩的內心情感。

  您可能還喜歡:

  歌頌普米族勤勞勇敢品質的民歌

  鄂溫克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都有哪些?

  回族喪葬文化風俗習慣是?

  春節是鄂溫克族最重要的節日


江西文化代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作為最早燒製陶瓷的地區,經過歲月的洗禮具有了非常強的實用和藝術價值。因為中國在陶瓷方面的巨大貢獻,外國人甚至英文單詞陶瓷用代表了中國。明確表明了中國陶瓷之鄉的地位,景德鎮作為“瓷都”成為江西文化特殊的一個。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 ...

山西戲曲文化代表左權小花戲

  左權小花戲是我國民間的一朵珍貴的野花,他不僅在山西地區受到眾多人民的喜愛,它還廣為流出,左權小花戲是一種漢族古老的歌舞技藝。在山西文化中,左權小花戲是不可或缺的。你對左權小花戲瞭解多少呢?本期的山西文化為你帶來更多的左權小花戲的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小花戲是山西省漢族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它不僅在左 ...

山西佛教音樂代表五臺山佛樂文化

  五臺山是佛教聖地,五臺山佛樂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的佛教音樂吸收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成分,而五臺山的佛樂也成為了北方佛樂的代表。對於五臺山的佛樂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山西文化帶你走進五臺山的佛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的佛教音樂分為南、北兩派,南方佛樂以委婉、清秀為特點,江南韻味十足;北方 ...

快餐文化中的代表盒飯能帶上飛機嗎

  如今的春運緊張季,即使是許多不捨得花錢買飛機票的人也是掏出了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對於飛機小白來說有很多事情禁忌是他們所不瞭解的,正如同前段時間新聞上很火爆的在登機處的宰鴨事件。   那麼,本期快餐文化了解盒飯是否能帶上飛機。   經研究調查,自熱型盒飯發熱包是一種多用途自發熱袋,主要成分為焙燒矽藻土、鐵 ...

錫伯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全羊席

  錫伯族中最具代表的全羊席,是跟滿漢全席是一個意思,都是由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菜餚組成一桌宴席。一桌滿漢全席可以讓你吃遍大江南北,而一桌全羊席卻是能讓你吃遍羊的每一個地方。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錫伯族文化吧!   錫伯族全羊席是該民族最具特色的肉類菜餚,是錫伯族飲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全羊席的錫伯語 ...

異域音樂文化海南黎族歌曲大全

  民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的產物。海南黎族的民歌又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樣的表現形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黎族文化中看看關於黎族的歌曲大全。   《五指山之歌》   我愛五指山,   我愛萬泉河,   雙手接過紅軍的鋼槍,   海南島上保衛祖國。   啊,五指山,    ...

民族文化詳解蒙古族文化

  大家對蒙古族的印象就是熱情豪邁。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伴隨他們的是載歌載舞,把酒言歡的酒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史上,酒佔據了極重的部分。這裡著重介紹下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豪放勇敢的民族,他們喜歡飲酒。飲酒、騎馬體現了這個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