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族的骨頭文化和這個民族一樣具有神秘而講究的風采,它是有著很多的禁忌,而且這骨頭文化還是有著很多的歷史文化故事,它的這種骨頭文化對於整個民族來說還是特別重要的。這個骨頭文化中的骨頭,其中有的就是常可以看到的羊拐和肩胛等等。
2、先來看看羊拐,所謂羊拐,就是連線牛羊後蹄和小腿的地方存在的一塊遊離的骨頭,牧區孩子長到三四歲,大人就把它拿出來,讓其辨認哪面有什麼牲畜。再年長一點兒,牧區成長的蒙漢兒童,基本都會有人教學著玩羊拐遊戲。而羊拐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草原上有“瑪瑙珊瑚稀世寶,牲畜之中肉是寶,肉之中拐骨是寶”的說法,可見羊拐在他們心目中是多麼重要。
3、還有一個叫做肩胛,蒙古族在做那種全羊的時候,都要把肩胛骨留在最後。由客人中的一位把上面的肉剔下,根據座中人數,切成許多小條,分給每一個人吃。而且,這肩胛必須要眾人分吃,因為這肩胛在蒙古族骨頭文化中,代表著幸福康寧,和諧平安的意思。
蒙古人吃肉是非常講究的,不是每一部位都能隨便給人吃的,有的部位是要到一定的年齡才能夠吃。而伴隨著骨頭文化流傳的還有著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果在啃骨頭的時候,穿插一點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能增加些趣味呢?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蒙古人吃肉啃骨,有很多講究和禁忌。有的屬於煮法、擺法解剖範圍,有的是某部分不給某種人吃、某部分專給某種人吃、某部分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吃的。真正有點孔夫子“非禮勿食”的味道,研究起來可以出版一本《骨頭文化學》之類的書。還有的骨頭,都有各自的“特異功能”。伴隨著功能,又有一則有趣的故事。你若記住這些故事,在吃肉時穿插一段,一定會增加許多情趣。因為你不會像蒙古人那樣熟練地用刀,再不懂點兒骨頭趣話,只會抱住一塊骨頭死啃,不是就顯得太沒文化了嗎?
骨頭文化——羊拐趣話
連線牛羊後蹄和小腿的地方,有一塊遊離的骨頭很特殊,漢語稱為“躁骨”,俗稱羊拐,《西遊記》寫作“拐孤”。蒙古語稱為“沙阿”,或譯作“髀石”。這種骨頭有寬有窄、有凸有凹、有正有側,六面六個形狀,所以民諺說:“高高山上綿羊走,深深谷地山羊過,向陽灘上駿馬跑,背風彎裡黃牛臥。倒立起來叫不順,正立抓個大駱駝。”用五畜的名稱給羊拐的各面命名。
牧區孩子長到三四歲,大人就把它拿出來,讓其辨認哪面有什麼牲畜。再大一點兒,就可以做羊拐的遊戲了。牧區成長的蒙漢兒童,沒有不會用羊拐做遊戲的。所以他們的童年記憶,總是和羊拐聯絡在一起的。鐵木真(後來的成吉思汗)十一歲跟扎木合作盟友時,將一個銅灌的羊拐贈給扎木合,扎木合也將一枚狍子的羊拐贈給鐵木真。後來兩人反目,想起從前互贈羊拐時,“又重新親愛著”。
羊拐在這裡做了友誼的紐帶。一九八三年巴林右旗清理一座遼代古墓時,曾發現九玫拐骨。牛拐骨一枚,山、綿羊拐骨七枚,還有一枚鋼鑄的仿綿羊拐骨。由此看來,北方遊牧部落接觸羊拐的時間,還可以推前更早。
草地有“瑪瑙珊瑚稀世寶,牲畜之中肉是寶,肉之中拐骨是寶”一說,可見羊拐在他們心目中是多麼重要。臥牛臥羊的時候,牧民殺多少牲畜也要把拐骨儲存起來。不僅儲存自家的,還要把贏取別人的也一同裝在皮袋裡,有的多達幾百幾千枚。“拐多之家牛羊多”,就是說的這種意思。一到冬閒季節,不論男女老少,都提著羊拐袋子玩耍起來,把贏得對方羊拐看作一大樂事。所以牧民中有“玩羊拐也是一技”的說法。
骨頭文化——肩胛趣話
阿拉善放全羊術斯時,都要把肩胛骨留在最後。由客人中的一位把上面的肉剔下,根據座中人數,切成許多小條,分給每一個人吃。而後把肩胛上的肉啃得乾乾淨淨,將一長條綿羊尾巴和一杯酒置於其上,獻給在座的民間祝讚家:“扎,請您祝頌肩胛”於是祝讚家就有板有眼地把肩胛骨從裡到外祝頌一番。末了還對主人讚揚道:願這肩胛的主人,升宮成名,幸福康寧,孩子成器,牲畜成群,資產豐厚,善及鄉民……
祝頌完畢後,將那一條長尾二口氣吸進肚裡,把那杯酒一口喝乾。肩胛骨為何獲此殊譽,且必須眾人分食?原來這是有背景的。相傳一位老獵人,打獵時總騎一匹白馬,也總是滿載而歸。有個巴音(財主)看上了老獵人的馬,要也不給,換也不給,便起了歹意。那天晚上,他騎上自己的黑馬去老獵人家作客。老獵人擺下“肩胛宴”(即上文所說胸椎、前腿、肩胛和羊頭)招待他,那傢伙竟把肩胛上的肉一人全吃了。半夜風雪交加,巴音推說出外解手,把老獵人的馬弄死了。
您可能還喜歡:
具有民族特色的錫伯族服飾文化
多才多藝的塔吉克族學者:阿提克姆·則米爾
二月春社是什麼,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土族別具一格的飲食習慣
蒙古人吃肉啃骨,有很多講究和禁忌.有的屬於煮法、擺法解剖範圍,有的是某部分不給某種人吃、某部分專給某種人吃、某部分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吃的.真正有點孔夫子“非禮勿食”的味道,研究起來可以出版一本《骨頭文化學,之類的書.還有的骨頭,都有各自的“特異功能”.伴隨著功能,又有一則有趣的故事.你若記住這些故事,在吃肉時穿插一段,一定會增加許多情趣.因為你不會像蒙古人那樣熟練地用刀,再不懂點兒骨頭趣話,只會抱住一塊骨頭死啃,不是就顯得太沒文化了嗎?
1、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或讚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摺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
2、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遊點上,主人或服務小姐首先會給賓客敬上一碗奶茶。賓客要微欠起 ...
大家對蒙古族的印象就是熱情豪邁。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伴隨他們的是載歌載舞,把酒言歡的酒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史上,酒佔據了極重的部分。這裡著重介紹下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豪放勇敢的民族,他們喜歡飲酒。飲酒、騎馬體現了這個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認為“ ...
蒙古人喝酒時會右手無名指蘸酒向上“三彈”,即一是“願藍天太平”,二是“願大地太平”,三是“願人間太平”。代表了美好的祝福。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蒙古族文化學習一下蒙古族酒文化的習俗和禮節。
喝酒的歲數:
指可以上桌喝酒的歲數。男人到三十七歲,過三個本命年之後(有些地方到了二十五歲,過兩個本命年之後。)認 ...
蒙古族是一個遊牧民族,每一個人從小都是馬背上長大的,就因為每一代都在遼闊的蒙古高原生長的。所以在這樣長期的生活中,他們形成了蒙古族獨有的遊牧文化。是一種以自然界萬物有靈為信條的思想。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一、蒙古族遊牧文化的形成
就遊牧文化而言,它與農耕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農 ...
火對於人類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火我們將無法得到延續,可能如今我們還生活在原始社會,甚至是已經滅絕了。而蒙古族卻有著紀念火的節日,這是一個蒙古族從古至今一直都舉行的重要節日。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火被蒙古族奉為財富、力量、純潔的象徵,認為火可以賜予人們財富、幸福和健 ...
蒙古族隨著歷史的發展,還有積累了生活中的經驗,從而形成了一種皮革文化。這種皮革文化有著很高的實用功能還能反映出蒙古民族的審美心理。這種皮革是什麼樣子的呢?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從蒙古高原各地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文物可以看出,蒙古高原古人類用獅子、大象的牙齒和鹿角等製作類似骨錐 ...
蒙古族的賽馬是蒙古族的傳統體育專案,我們都知道,蒙古族人們是愛馬的,而且,蒙古族的馬是人們長期精心培養出來的優良馬種。蒙古族的賽馬也是男女老少最喜歡的運動。那麼,大家知不知道蒙古族的賽馬文化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蒙古族賽馬的簡介
愛馬和善騎是蒙古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