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蔡元培扮演者

蔡元培扮演者

  1、2011版《建黨偉業》中蔡元培的飾演者:王學圻。

  2、王學圻,1946年3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導演、演員。

  3、2000年,憑藉《相伴永遠》獲“華表獎”優秀男演員和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優秀男演員獎。2008年,在電影《梅蘭芳》中,王學圻飾演梅蘭芳早年對手十三燕。2010年,王學圻憑藉《十月圍城》李玉堂一角,獲得第四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以及香港金像獎、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15年4月30日,電影《赤道》上映,王學圻在劇中飾演大陸特派高官公務員。2017年9月29日,電影《空天獵》上映,王學圻在片中飾演陳安禾。2017年10月13日,反映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電影《十八洞村》上映,王學圻擔任主演,在片中飾演楊英俊。2019年12月12日,主演的電影《天火》上映。

生肖為龍的文人墨客:蔡元培

  在近現代的中國,有一位屬龍的著名的教育家,不僅以其創辦、改革新式教育的成績蜚聲海內外,在中國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他那獨特而豐富的經歷--由教育總長而出國留學,由留學而北大校長,再出國留學,再任教育總長,也是在中外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他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字鶴卿,號子民,浙江紹興人,1868年出生,他幼方塊字詩書,博學多才,30歲前就官至清政府的翰林。1898年因看不慣清朝廷的腐朽和頑固,辭官回鄉提任紹興中西學堂的監督,開始了他創辦新式教育的歷程。1902年他發起組織"中國教育會"創辦"愛國學社",宣傳民主革命。滿清政府被推翻後,他抱著"教育興國"的思想,擔任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第一任教育總長,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主張打破"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體系,建立體育、智育為主的強兵富國的資產階級教育體系。由於袁世凱篡奪了革命勝利果實,年過不惑的蔡元培流亡在國外,邊留學邊考罕西方的教育制度。

  1917年初,蔡元培回國,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按西方的模式,揉和進自己的民主思想,對傳統的教育進行改革,提出了"百家爭鳴、相容幷包"的辦學思想,聘請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立同、劉師增、魯迅等名家到北大任教,造成了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充分條件,並支援和參加者了五四愛國民主運動。他在任6年,成績顯著,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也招來了軍閥的嫉恨,1923年,他被迫再出國留洋。

  1927年,國民政府鑑於蔡元培在教育界德望重,請他回國擔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不久又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主持全國的教育和文化學術研究工作。九·一八事變後,他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並與宋慶齡、魯迅等人在上海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副主席,致力於抗日救亡工作。1940年病逝於香港。

蔡元培簡介

  1、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祖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2、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3、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7年參與發起“護國救黨運動”,認為應當清黨但反對殺人。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33年,蔡元培倡議建立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抗戰爆發初期,蔡元培與厲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積極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壽命

  1、出生日期:1868年1月11日;逝世日期:1940年3月5日。享年72歲。   2、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 ...

李石曾與之間的矛盾

  蔡元培與李石曾又在設立北平大學區問題上形成意見對立。李石曾認為首都既在南京,北平應為教育與學術重心,故力主在北平設大學區,統轄京津冀等地教育。而蔡元培鑑於浙江、江蘇兩大學區的試行情況和不利局面,考慮在範圍更大的北平地區再設立大學區,恐反對者更多困難更大,故不表贊成。在8月16日大學委員會會議上,蔡以大學院 ...

覺醒年代

  1、《覺醒年代》蔡元培的扮演者是馬少驊 蔡元培角色介紹:47歲。北京大學校長。   2、馬少驊,回族1955年9月23出生,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一級演員。1996年參演反腐刑偵劇《英雄無悔》 。2000年在歷史革命劇《平民大總統》中飾演孫中山 。2002年在《走向共和》中再次扮演孫中山 。200 ...

教育的名言

  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   尚自然,展個性。   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   教育者,養 ...

魯迅和的關係是怎樣的

  在學術上兩者關係很好,在政治上處於敵對關係。   作為同鄉,蔡元培對魯迅是有著知遇之恩的。魯迅在教育部、北大的任職都得到了蔡元培的幫助。然而魯迅與蔡元培這位前輩同鄉,在思想上卻逐漸變成了“兩股道上跑的車”1926年蔡元培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後,倡導“潛心研究與冷眼觀察”,這與民主戰士魯迅的吶喊背道而馳。《 ...

與北大關係

  蔡元培回國後,於1916年12月26日受命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支援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相容幷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援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1917年1月9日,蔡元培發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 ...

北大教育方針實質是什麼

  蔡元培“相容幷包”教育方針的實質是: 倡導傳播資產階級文化。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提出相容幷包辦學思想。重要歷史意義是: 使北大的封建思想得以徹底清除,新思想在北大傳播,為新思想創造條件,進而促進了文化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