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孜會
農曆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曆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 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德朵節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發生火災的時節,就以村寨為單位,請喇嘛在專門的院內唸經祈求免災。這一節日由兩個儀式組成:一是守火儀式,一是驅火儀式。守火儀式時,要在寨子中最適宜觀望的地方搭一個瞭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駐守望蓬。在晚上十二點前,寨民圍寨轉游,邊轉邊唱,告戒人們防火。驅火儀式由幾個寨子聯合舉辦,持續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唸經禱告,觀看由數十人組成的馬隊搖旗吶喊,鳴槍驅火。
轉山節
農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轉山節,主要活動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滿節日的喜慶氣氛。轉山這天,藏胞大都要著盛裝,相互祝酒,齊聲歌唱,騎馬或步行繞神山一圈。
“良敏王清”廟會
每年正月初五,為紀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圓寂昇天,藏民們聚會於扎如寺轉經。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也不吃魚肉.
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須一飲而盡.
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
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
禁忌在別人後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經筒,經輪不得逆轉.
忌諱別人用手觸控頭頂.
在苗族文化中有一個傳統節日,叫做“牯藏節”,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節日,這一天要舉行非常盛大的祭祖儀式,主要內容是殺牛祭祖。
那麼,苗族人是如何度過牯藏節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牯藏節開始,牯藏頭在村中挑選連同自己在內12名德高望重的長老。組成一支祭祀隊伍,非常有意義的是,其中一名是年輕美貌的女性,牯藏節祭祖一切活動由他們安排。殺豬祭祖時,先宰殺牯藏頭家豬,其餘人家的豬,待牯藏頭們分別祭掃後才陸續宰殺。
殺牯藏頭家的豬是一件非常規範和複雜的過程,禮儀特別多,用新砍伐的木竹編織成一個龐大體積喇叭形狀,然後6個年輕人危坐其中,三十餘人抬著他們,前面長老開道,蘆笙隨後,在狹窄的小道中,吹吹跳跳向牯藏頭家走去,籠中人出來,然後將牯藏頭家豬裝進去抬走,一次只能抬一頭豬,反覆數次將6只豬抬完裝進一個新圈後,巫師們圍著它們口中唸唸有詞,然後將一支削尖的細木插進豬心臟,將豬處死。
當地習俗,處理豬不用熱水燙毛,而是用禾稻草火燒豬皮,全村燒豬場面猶如古戰場。在殺牛祭祖時,場面更為驚心動魄,時間選在深夜凌晨三點,此時周圍人山人海,火把通明,殺牛地方採用兩棵粗大的木樁捆在一起,形成X字形,兩端深埋地下,只見牛被一大群人簇擁推拉著,將牛頭架在X字形上面,隨即由牛主人姑表之類親戚,手持斧頭,在牛頭部猛擊數斧,牛毫無反抗力一聲不吭立即死去,爾後主人急忙將牛舌頭拉出、將預先準備好削尖的細木插入舌頭中間,其說法是牛死後到了陰間,閻王爺問其是怎樣死的,它沒有舌頭後,說不清楚陽間發生的一切事。
宰殺完畢,牛頭砍下,在殺牛場中央擺成長排,以此祭祀祖先,每戶人家煮熟一塊豬肉,拿到村中一所小木房祭供,這所小木房便是該村人祖先神聖的靈堂。這裡的習俗非常特別,逢年過節,從不燒香,化紙錢,人死後也不留墳墓,但對燃放鞭炮特感興趣,節日3天鞭炮聲從未間隔過。
聖誕樹聖誕節(Christmas Day)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中國除大陸地區外基本翻譯為“耶誕節”,是比較準確的翻譯。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聖誕節”聖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產生,被推測始於西元1世紀。很長時間以來聖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 ...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誌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鍾"。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 ...
饒有情趣的世界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但是在世界各地,除了“三八”以外,還有許多專屬女性的節日,而且幾乎是每個月都有。
掌權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裡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幕”。
求愛日 每逢閏2月29日這天,是 ...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 ...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徵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 ...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
賞菊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