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蘇武節骨錚錚直諫鏡有魏徵的解釋

蘇武節骨錚錚直諫鏡有魏徵的解釋

  釋義:出使匈奴的蘇武有氣節,鐵骨錚錚;直接進諫如帝王的一面鏡子的,是唐朝的名臣魏徵。

  此句出自高佔祥的《新三字經》。

  《新三字經》主要講述了文化啟蒙、人生勵志、傳授人生經驗、進行思想教育。全文以236句、1416字的篇幅濃縮人生哲理、社會經驗,既講辯證關係,又富時代氣息,既生動活潑,又合轍壓韻,既講通俗性,又含哲理性,堪稱文化啟蒙、人生勵志、傳授人生經驗、進行思想教育的新經典。

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魏徵的成就

  魏徵,也是魏徵,是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透過中國古代名人去了解看看魏徵的成就都有哪些吧。

  政治: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1、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李世民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瞭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

  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歡兜都不能矇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因受賄被下臣侮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矇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

  2、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首次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魏徵鑑於隋末人口流亡、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事實,力勸李世民偃革興文,實行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休養生息政策,表現了他政治上的“致化”思想。

  李世民即位初,曾與群臣談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認為大亂之後,恐怕難以教化。魏徵則認為:“久安之民驕佚,驕佚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

  他舉例說,猶如“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一樣。他還批駁大臣封德彝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蓋欲化而不能”的說法,認為商湯滅夏桀,周武王伐紂,“皆能身致太平,豈非承大亂之後邪!”他又進一步說:“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於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3、明德慎罰,惟刑之恤

  明德慎罰,惟刑之恤是儒家思想,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德、禮、誠、信:一個明哲的君主,為了移風易俗,不能靠嚴刑峻法,而在於行仁由義;光憑法律來規範天下人的行為是辦不到的。

蘇武留胡節不辱的辱是什麼意思

  辱的意思是受屈辱。”蘇武留胡節不辱“這句話的意思是: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邊,但他的氣節始終不受到侮辱。蘇武牧羊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氣概。


留胡不辱的意思

  釋義: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邊,但他的氣節始終不受到侮辱。出處:《蘇武牧羊曲》。歌詞: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有笳聲,入耳痛心酸。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 ...

關於解釋

  關於蘇武壯節的解釋為蘇武在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在如今的貝加爾湖附近一邊牧羊,一邊手持漢朝符節,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 ...

留胡不辱是什麼意思

  1、“蘇武留胡節來不辱”這句話的意思是: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邊,但他的氣節始終不受到侮辱。蘇武牧羊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

草燉豬尾巴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1、調節糖尿病,改善血糖水平。   2、降低血壓,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   3、防治動脈硬化。   4、提高免疫功能。   5、清熱化痰,消腫利溼   6、具有祛風活絡的功效。   7、改善風溼痺痛、腰腿痛、風疹瘙癢等症。 ...

為什麼被流放去放羊

  蘇武受漢武帝之命,率團出使匈奴,送還被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到達匈奴後,由於匈奴內部發生謀反事件,副使張勝參與謀劃,連及蘇武。蘇武認為“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遂拔佩刀自刎,後經胡巫搶救,脫離危險。單于佩服其有節氣,想讓他投降,對他進行了百般勸誘和威脅,但蘇武誓死不降。單于又把他置於大窖中,不給飲食 ...

張騫與什麼相同經歷

  1、兩人都去過西域,張騫是絲綢之路,蘇武是作為使節過去;   2、兩人都被匈奴拉攏,但兩人正氣凌然,拒絕後都被抓,張騫呆了十年逃走,而蘇武被流放了十九年,最後病死他鄉。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 ...

具有哪些品質

  蘇武品質是不畏艱苦,長年累月與惡劣環境做鬥爭的生存勇氣,展現了其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品質。蘇武被困匈奴後,其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匈奴為了使蘇武屈服,也使出各種殘酷的手段來折磨他。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髮左衽。《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