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不必去理會那穿林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輕捷的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料峭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信步歸去風雨,天晴,我無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作用:主要是介紹作者寫這首詞的經過和目的,也就是當時的背景和作者的心情。
《定風波》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是蘇軾被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寫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屬於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
上闕: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下闕: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此詞是作者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1、明月意象:廣漠時空下的人生詰問和苦難排解。
明月意象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在歷代的詩詞曲賦中,明月意象大放異彩,讓文人百寫不厭。清代黃宗羲一語道破:“好詩多在月明中。”在蘇軾的詞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詠月、賞月、問月,與月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有很好體現。
2 ...
一個穿著草鞋,拄著竹杖,頂風冒雨、不畏艱難、鎮定從容、迎著疾風驟雨,緩緩而行,時而吟唱時而又長嘯的瀟灑曠達的抒情主體形象,表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
“竹杖”等詞既可見其閒庭信步的瀟灑,“竹杖芒鞋”喻指閒散江湖,自己被貶謫的處境,以“馬”喻指奔波官場,透過兩者對比,隱喻閒散江湖勝過奔波官場, ...
1、原文: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繫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絃塵管伴啼妝。不信歸來但自看,怕見,為郎憔悴卻羞郎。
2、譯文:送你的鴛鴦衣帶長,你莫見怪,我身體瘦弱也承受不了歌舞揮動的強求。負心的人只貪心去尋花問柳,去向何方?依舊尋歡作樂、追求聲色、放縱輕浮。 ...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詞牌名;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又名 ...
1、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 ...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它透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 ...
《定風波》全文透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這體現了一種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讓讀到這首詞的人深深感受到東坡的昂揚向上,超然物外。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定風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