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蛇王節時代背景

蛇王節時代背景

  樟湖,千年古鎮,地靈人傑,且民風質樸豪爽,群落性文化積澱深厚,至今仍遺留許多古蹟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廟、萬壽塔、上塘庵古戲臺、蒼峽摩崖石刻、商周遺址等古蹟。元宵迎蛇燈、七月賽蛇神、端午賽龍舟等民俗活動。樟湖崇蛇民俗活動源於明代,千百年的傳承和發揚,已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堪稱獨一無二的民俗“活化石”。

  樟湖蛇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有原始古樸的廟堂,完整的遊蛇燈,賽蛇神的民間活動,它完整地保留了古閩越的遺風,濃郁質樸的蛇文化滲透於樟湖人民的生活中,對旅遊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開發利用價值。

  自1991年8月恢復舉辦“崇蛇”文化節以來,“蛇文化”活動弘揚了閩越文化,振興了地方經濟。1995年蛇王廟被列入南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將“崇蛇”活動冠以“樟湖鎮蛇文化節”。1998年樟湖蛇文化節納入“大武夷旅遊”系列,舉辦了規模宏大的“南平市樟湖首屆蛇文化旅遊節”。近年來,樟湖蛇文化的獨特罕見性,倍受世人矚目,特別是日本、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社會人類專家學者的關注,使樟湖蛇文化馳名中外。正值“蛇王廟”被列入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閩蛇崇拜民俗活動”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際,七月七“蛇文化節”以其地方特色賦予的文化內涵,使2005年崇蛇活動再一次昇華,冠以“延平樟湖鎮閩蛇崇拜民俗活動旅遊節”,給予樟湖蛇文化新的定位,以它古老而又嶄新的面孔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漫長歲月裡,人們在敬拜祭祀活動中,形成了“閩蛇崇拜的民俗文化”,每年春秋兩祭活動,完整地傳承了古閩越族的遺俗。千百年來不斷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精華,使之較完整地儲存了古樸、原始的崇蛇活動,鑄成了獨特的民間崇蛇文化。

  樟湖閩蛇崇拜活動的載體“蛇王廟”俗稱“福慶堂”或“連公廟”,位於316國道119?郾5公里右側。它臨江而建,坐東南朝西北,建築整體氣勢宏偉,古樸古色、廟內上下兩落,下落為戲樓建築,戲樓中間為戲臺,兩側對稱肩樓,天井及鐘鼓樓,戲臺正面與正殿相對,中間為敞開式觀眾廳。上落為正殿,廟殿為重簷懸山式建築,面五間,進深十餘米。走進富有神韻的神廟殿堂,猶如步入時間的隧道,置身其間,往事越千年,發古之幽思。

蛇王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的“七夕”,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而在水口水電站庫區南平市延平區樟湖坂,這天過的卻是古老的“蛇王節”,並且還保留著真蛇坐轎出巡迎賽活蛇的傳統習俗。

  福建南平樟湖鎮每年舉行蛇王節活動。鎮中的蛇王廟是活動中心。廟內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當地人稱為連公爺。三兄弟身穿紅袍,雙腳踩著怪獸。他們的雙眼一為仰視、一為俯視、一為平視。寓有洞察人間、驅祟造福之意。

  關於蛇王爺的來歷,當地有一種傳說。蛇王姓連,原是一條大蟒蛇。經過修煉得道於古田的再見嶺,蔭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區發生可怕的大霍亂,死了很多鄉民,後來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條大蟒蛇出現於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驅除了瘟疫。鄉民得救,後立廟奉為菩薩。從此香火不斷,並於每年農曆7月7日舉行蛇王節,以為紀念。

南平蛇王節

  福建屬古百越文化圈,簡稱閩。許慎《說文解字》:“閩,東南越,蛇種。”說明古代閩越族以蛇為圖騰,把自己的祖先同蛇聯絡在一起。至今南平地區流行有《蛇灘》《石蛇》等故事。南平縣樟湖鎮定期舉行蛇王節活動。鎮中的蛇王廟是活動中心。廟內有三尊蛇神像—蛇王三兄弟。當地人稱為連公爺。三兄弟身穿紅袍,雙腳踩著怪獸。他們的雙眼一為仰視、一為俯視、一為平視。寓有洞察人間、驅祟造福之意。 關於蛇王爺的來歷,當地有一種傳說。蛇王姓連,原是一條大蟒蛇。經過修煉得道於古田的再見嶺,蔭庇一方。某年樟湖地區發生可怕的大霍亂,死了很多鄉民,後來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條大蟒蛇出現於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驅除了瘟疫。鄉民得救,後立廟奉為菩薩。從此香火不斷,並於每年農曆7月7日舉行蛇王節,以為紀念,程式是: 捕蛇——農曆6月,人們四出鄉野捕蛇,大小輕重不論,有毒無毒都在捕獲之列。鄉民把捕來的蛇都敬獻到蛇王廟,放到廟正中的黑色大甕裡,由專人精心飼養。人們相信,誰捕獲得最多,誰就對蛇王菩薩最心誠,也就會降福於自己。 坐轎——7月7日晨,蛇王廟前己點燃起兩支玫瑰色的大香,高2米,各重25公斤。鄉民齊集廟前敬神,並抬來一座特製的轎,稱為“神轎”或“龍亭”。轎四周用細鉛絲編扎的網,罩住轎中設定的一個木製的大圓盆。 出巡——7時許,蛇王菩薩巡行開始,炮銃三聲,鑼鼓齊鳴。隊伍魚貫而出,佇列由大鑼開道。旗隊緊隨其後。寫有“行雷”“連公”“肅靜”“迴避”的木牌並列在前,引領神轎。後隨各鄉鄉民,每人出發前,從大黑甕中取出一蛇,或繞脖頸或圍腰間,或纏手臂,連兒童也不例外,儼然一隊長蛇陣。沿街各戶人家,手持香火燃鞭相迎。並與佇列中人交換三支香火,名曰“分香”,以顯示對蛇王菩薩沿街驅疫、降福閭里的共同敬仰。 歸位——蛇王菩薩出巡完畢,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被鄉民恭請回廟。 放生——入夜,鄉民紛紛從廟中大甕中取出蛇蟒,成群結隊擁到閩江岸邊,以虔誠的心情將蛇放入江中,使其返回大自然。 蛇王節的儺俗活動,既反映了古人對動物(蛇)圖騰的崇拜,也顯露出人類與動物(蛇)之間建立和諧、友好關係的樸素願望,以及對自然生態環境,包括對生物物種鏈條免遭破壞的關懷。


與頒金

  蟲王節   六七月間,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基本不再搞蟲王節祭祀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頒金節   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 ...

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

  牛王節(農曆十月初一)   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放響鞭炮,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佑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同時,還要給牛披紅掛綵,打餈粑掛在牛角上,表示替牛祝壽。 ...

風情濃郁的布依族牛

  居住在獨山地區的布依族有一個風情濃郁的民族節日-“四月八”牛王節。這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傳說,古時布依族原來沒有牛,耕田犁地都是用人拉。牛王在天上看到後。很同情布依人的辛勞,在春耕大忙就要到來的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降生到人間。從此,天下才有了耕牛,從此布依人才擺脫了拉犁的勞苦。   為了紀念牛王的誕生, ...

的起源 蟲是什麼節日

  蟲王節的起源 蟲王節是什麼節日   蟲王節又被稱為“天貺節”、“六月六”、“回孃家節”,舉辦時間為農曆六月初六。   蟲王節起源於宋代宋真宗時期,宋真宗趙恆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並要百姓相信他說的話,遂將六月六定為天貺節。宋真宗趙恆還下令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 ...

是農曆幾月幾號 灶的來歷是怎樣的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灶王節這個節日,會給大家帶來幸福感,所以,我們需要了解灶王節的時候到來要注意的事情,有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對於灶王節這樣的中國的傳統節日來說,是文化傳承的精華,作為中國人,瞭解灶王節的傳統風俗。   灶王節農曆時間   灶王節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是過年的開端,這是因為,祭灶節在古代其地 ...

父親背景資料

  1、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2、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

鋼之鍊金術師時代背景

  《鋼之鍊金術師》是根據日本漫畫家荒川弘創作的漫畫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動畫。   故事發生在一個鍊金術相當發達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的“鍊金術”,是以理解物質的內在的法則,即理解,分解,再構造成立,進行鍊金術必須按照“等價交換”法則,為了獲得某種東西,需要以同等的代價交換,代價不夠的話便需要以自己的任何部分被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