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糖的做法:
1、先用溫水將4公斤的白砂糖溶化,倒入盛有23公斤白麵的和麵機裡,進行和麵,待面不粘機時,將面放在面板上,再分塊,揉成圓塊狀面劑子,放入缸內待擀;
2、 將適量的涼水、白砂糖放入鍋里加溫攪拌,煮沸後將飴糖、蜂蜜、桂花放進,繼續加溫,待糖漿濃度達35到40度即可;
3、取出一個面劑子,擀成小片,為防止粘接,可撒上一層面,兩邊拆起用擀麵杖捲起,反覆擀,然後將面片放平,抖去面再捲起,用刀順著擀麵杖切成兩條,每條剁成35個以上,用手卷成花朵狀,待炸;
4、鍋內溫度適當時,將捲成的花朵均勻放入鍋內,上下輕輕翻動,熟後用笊籬撈出,放在大盤裡,將熬好的糖漿澆上即成蜂蜜麻糖;
5、蜂蜜糖的製作完成。
1、主料:新鮮大蒜4000克、冰糖1500克、蜂蜜400克、鹽100克、醋2300克。
2、輔料:水300克。
3、挑選外皮完整沒有破損的蒜,把最外面的一次皮剝掉底部用刀切下來。
4、然後把上面的蒜辮也剪掉。
5、因為不再清洗了,需要再剝掉外面剩下的一層外皮。
6、把最後的一層外皮也剝掉,這樣就很乾淨了。
7、鍋裡放少許水用來把冰糖熬融化。
8、小火慢慢熬煮,冰糖融化的比較慢。
9、一直熬到冰糖完全融化關火。
10、倒入鹽。倒入醋攪拌均勻。醋用的是總酸含量4.5%的米醋,也可以用陳醋或者香醋,要注意醋酸的含量在4%--4.5%都可以,不要用太低或者太高的,否則酸味會受影響。
11、最後把蜂蜜倒入攪拌均勻,醃糖蒜的汁就做好了。完全晾涼備用。
12、剝好的蒜放入容器裡。
13、倒入糖蒜汁,汁要沒過大蒜,最好是剛好弄滿罐,這樣蓋上蓋子後不用擔心蒜漂浮起來醃不住。醃製20點左右可以開啟看看,也放放氣,然後繼續醃製。醃製一個月時可以吃,不太辣了,但不能完全入味,醃製兩個月就完全入味啦。
1、六月份蜜糖最多,樹排蜂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種之一,單個體長比普通蜜蜂大進兩倍,屬於未馴化的原始野生稀有蜂種。排蜂蜜品質優異。
2、排蜂”單窩最強可以達到7萬隻蜜蜂,一個群落幾窩到近百窩,排蜂屬於遷徙性熱帶蜂種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種之一、它還是世界上毒素最強,攻擊性最強的蜂種,號稱東南亞殺人蜂,攻擊性比巴西殺人蜂還要強數倍,叮刺可以輕鬆穿透2套普通防蜂服,包括髮光的攝影機它也會持續叮上幾個小時,大排蜂對生存條件非常苛刻,一般只在原始雨林的大峽谷當中,才可以發現它的身影。
人們常以“馬蜂窩”比喻令人避而遠之的危險,而西南地區的傈僳族村民卻想方設法地要找到馬蜂窩。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有80%的傈僳人家飼養各種野蜂!更令人吃驚的是,村民竟將頭髮絲拴在野蜂身上,藉此找到蜂巢。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傈僳族又為什麼要捕養野蜂呢?
▲▲傈僳人與野蜂的淵源
關於 ...
舉辦蜂炮的廟宇是主祀關聖帝君的武廟,古稱「月港武廟」,在鹽水鎮北,地佔鯉魚穴,於臺澎兵備道梁文科於一七一五年所建立,幹嘉年代曾修築過六次,以一八零三年的改建較為出名。如今的廟成為三樓大廟,一樓玉蓮寺主祀觀音佛祖;二樓五恩主殿,關公、呂洞賓、灶君、岳飛、王靈官;三樓為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
烽炮又名蜂 ...
走過興衰歲月的鹽水,再度因為元宵節的蜂炮盛會而備受矚目,每年皆吸引數以萬計的好奇遊客前往參觀。
鹽水蜂炮的習俗始自清朝,相傳在光緒11年夏天,鹽水地區突然發生大瘟疫,造成上千名鎮民死亡,地方民眾在求助無門時,只能祈求神蹟降臨,最後武廟關聖帝君降旨繞境降魔,指示元宵夜由周爺前導,關帝神轎壓陣護隊,信徒尾 ...
舉辦蜂炮的廟宇是主祀關聖帝君的武廟,古稱「月港武廟」,在鹽水鎮北,地佔鯉魚穴,於臺澎兵備道梁文科於一七一五年所建立,幹嘉年代曾修築過六次,以一八零三年的改建較為出名。如今的廟成為三樓大廟,一樓玉蓮寺主祀觀音佛祖;二樓五恩主殿,關公、呂洞賓、灶君、岳飛、王靈官;三樓為凌霄寶殿,供奉玉皇大帝。
烽炮又名蜂 ...
會哄人有什麼好處?不會單身。所以學會哄人是一件非常有用且必要的技能,然而有些星座天生就就有嘴甜的技能,他們都是哪些呢?
巨蟹座
巨蟹座對自己在意的人,向來只有高估,在戀愛中,另一半再小的優點,在巨蟹座口中也能昇華,不論是直接的誇獎,還是拐著彎的鼓勵,巨蟹座張口就來——還真別說,這對維護、激發 ...
蜂花這個洗護髮品牌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尤其是蜂花護髮素一直都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護髮素產品。不過,近日網上有關於蜂花要倒閉的訊息傳出,很多網友都十分疑惑,蜂花產品為什麼賣那麼便宜,是不是要倒閉了?蜂花目前已經否認倒閉傳聞,那這是哪家公司的品牌呢?一起來了解下。
“蜂花護髮素”突然火了!一瓶只要9.9元, ...
1、食材準備:蜂蛹220克、指天椒30克、花椒粒5克、食用油5湯匙、孜然粉3克。
2、把青紅椒切小段花椒粒備用。
3、蜂蛹處理好。
4、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花椒粒煸出香味。
5、加入辣椒炒出香味。
6、倒入蜂蛹大火翻炒均勻。
7、炒著蜂蛹金黃色。
8、加孜然粉攪拌入味即可出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