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恥,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君子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在達到至善之前便停止。“行己有恥”例句: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兄質性篤厚,行己有恥,不至有是。”
行己有恥出自於《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意思是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止於至善出自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修身之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行己有恥,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君子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在達到至善之前便停止。“行己有恥”例句: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兄質性篤厚,行己有恥,不至有是。”
行己有恥出自於《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意思是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止於至善出自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修身之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行己有恥止於至善的意思是君子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在達到至善之前便停止。
“行己有恥”的意思是: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即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自於《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譯文: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止於至善”的意思是:在達到善的極致之前停止,指處於最完美的境界,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昇華。出自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譯文:修身之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1、“知行合一,止於至善”,就是思想與行為、理論與實踐結合統一,追求事業完美無缺。簡單通俗理解即為德兼備,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寓意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一。
3、“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4、白話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