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西湖秋泛”出自《一剪梅-西湖秋泛》。
蘇堤橫亙白堤縱。橫一長虹。縱一長虹。跨虹橋畔月朦朧。橋樣如弓。月樣如弓。
青山雙影落橋東。南有高峰。北有高峰。雙峰秋色去來中。去也西風。來也西風。
本詩融合古詞的柔雅與新詩的曠放,風味殊絕。
詩句極為準確地捕捉到秋日西湖彼時彼地一瞬間的情景,構成一幅清晰而又朦朧的畫面。“蘇堤橫亙白堤縱:橫一長虹,縱一長虹。跨虹橋畔月朦朧:橋樣如弓,月樣如弓。”
作者將西湖的具象美意象化,把西湖二堤比作橫跨西湖的彩虹,將橋與月比作弓,堤如虹,橋如弓,以不同之物比擬,相互映襯,極有新意。南北青山倒映在水中,天上一輪秋月,交相輝映,如此美景,使人對西湖之美充滿了無限想象。
《一剪梅·西湖秋泛》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一剪梅·西湖秋泛》是現代詩人劉大白的作品,本詩融合古詞的柔雅與新詩的曠放,表達出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與迷醉。
《一剪梅·西湖秋泛》
劉大白
蘇堤橫亙白堤縱。橫一長虹。縱一長虹。跨虹橋畔月朦朧。橋樣如弓。月樣如弓。
青山雙影落橋東。南有高峰。北有高峰。雙峰秋色去來中。去也西風。來也西風。
賞析
詩中作者將蘇堤與白堤喻為長虹,將橋與月比作弓,以不同之物作同比,相互映襯。善用疊字,句型亦多排比復沓,富節奏感與韻律感。
作者極為準確地捕捉到秋日西湖彼時彼地一瞬間的情景,構成了一幅清晰而又朦朧的畫面,讀後使人對西湖之美充滿了無限想象,使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翻譯:疲倦的鳥兒想飛回巢去,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照在鳥兒的脊背和雙翼上,好像是把斜陽馱回巢去一樣。隨著飛鳥雙翅的一翻,這落山的太陽好像是從鳥翅上掉在江面上一樣。在一瞬間,已呈白色的蘆葦頂端,好像女人美麗的容顏。出自近代詩人劉大白。
寫作背景:20世紀20年代,寫作新詩的詩人受舊詩詞的影響很大,所以那個時 ...
立秋將至,今年農曆的六月二十九就是立秋交節的時間,立秋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以前人對立秋這個節日是很看重的,由此而產生了很多習俗。其中有一樣就是“啃秋”。立秋為啥要“啃秋”?立秋“啃秋”有什麼寓意?
為啥要“啃秋”?
其實立秋“啃秋”的習俗由來已久,人們相信在立秋那一天吃過西瓜 ...
立秋“咬秋”是什麼意思咬秋是指吃西瓜嗎
“咬秋”即吃西瓜,是舊時北方京津等地在立秋日的一大飲食習俗。
立秋這天有吃西瓜的習俗,叫做“咬秋”,俗稱“咬瓜”,意為天氣轉涼,西瓜少了。天文專家介紹說,“立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時。在這天,我國民間流行貼秋膘、咬秋等習俗。在我國,任何一個節氣,都少不了吃, ...
立秋一起貼秋膘什麼意思立秋如何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 ...
1、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是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2、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這兩首讚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其中第二首廣為流傳,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 ...
秋思的意思是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
1、《山行》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登高》唐朝·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楓橋夜泊》唐朝·張繼
月落烏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