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解惑:土家族婚俗文化

解惑:土家族婚俗文化

  結婚是人生最重要的是之一,而在少數民族中,他們舉行的婚禮很是特別。不同民族的婚禮習俗都不一樣,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內涵。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土家族,至今仍保持著原有的婚禮習俗,那麼接下來揭秘土家族文化中的婚俗文化。

  關於土家族的婚嫁習俗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婚嫁前奏曲,第二則是婚禮進行時。

  一、婚嫁前奏曲

  婚嫁前奏曲:託媒:

  男方託請一能說會道,且熟悉雙方家庭情況的人(多為女性,俗稱媒婆)到女方家裡提親,此後女方也託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況。

  婚嫁前奏曲: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則由媒人互通男女雙方生辰八字,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雙方八字若相契合,雙方即口頭聯姻。

  婚嫁前奏曲:定婚

  八字既合,則可拿之,故定婚又稱“拿八字”。由男方購置紅色庚書,寫上男方生辰,然後裝於精製拜帖盒內,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將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書,即算正式訂親。

  婚嫁前奏曲:認親

  由男方擇定吉日備齊族茶(若干份豬肘、麵條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則邀約族人至親齊聚堂屋。燈燭輝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導下謙恭有加,稱父叫母,呼姑喚叔。

  婚嫁前奏曲:報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報告喜結良緣的日期。此後男方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喜期前夕,男方備辦彩禮。所謂“彩禮”,無非面酒糕糖、“長槍短槍”(豬長蹄謂之長槍,短蹄謂之短槍)。講面子的男方,往往整豬相送,名曰“禮豬”。男方還需備辦結婚衣物,女方也忙著準備“陪嫁”,其間傢俱被褥、鍋碗鏡妝之物日漸增多,新娘更是刺繡裁剪,趕製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襪。

  婚嫁前奏曲: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內,準新娘邀約鄰近女友,幫忙做針線活。銀針閃爍,綵線飛舞,姑娘們邊哭邊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樂,似哭實樂,唱哭間雜,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哭聲悠揚宛轉,極富樂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內容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民族文化:滿族婚俗文化

  婚俗文化在文化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它屬於隱形文化,平常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滿族文化中也有自己的婚俗文化。

  那麼,滿族婚俗文化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自皇太極當政之日起,就嚴禁家族內婚,嚴禁童婚,但通婚範圍僅限於滿與滿蒙等族之間,禁止與漢族通婚,1902年宣佈准許了滿漢通婚。滿族傳統的婚禮儀式同這個民族的生活環境、信仰崇拜和生存方式有直接的關係。儀式的程式很繁瑣細密,包括迎親、送親、插車、抱轎、拜北斗、跨火盆、接蓋頭、看新娘子、搭帳篷、坐帳、拜席、喝交杯酒、吃子孫勃勃等。這些儀式不僅繁瑣而且耗資也不少,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富裕的只能辦一部分儀式,而不能全部辦完。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滿族的婚禮儀式也簡化了許多,除了基本的儀式如相親、定日子、典禮等形式之外,其他儀式已經很少見了。婚姻觀念的轉變和婚禮儀式的簡化可以說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文化的變遷就是會將舊的、不適合新時代文化體系的部分淘汰掉,換之以新的內容。只有體現時代的要求才能更好的繼承延續一個優良的民族文化。

  在現代滿族的風俗習慣中,對婚禮非常講究,一般要舉行三天,即傳說中的三日婚。第一天“響棚”,第二天“亮轎”,第三天“正日”。

  響棚

  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辦喜事接新娘首先要選個好時辰,即訂立吉日。吉日訂妥後,男方就要給女方家送去一罈老酒、一隻肥豬,給女方家宴請賓客用。

  亮轎

  婚禮第二天,依照滿族的風俗習慣就是“亮轎”了,即請新娘上轎。屆時,新娘要在鼓樂聲中揮淚與家人告別,母親則把新娘的洗臉水潑在花轎停放過的地方。花轎則多是用馬拉的,不用人抬,轎門用紅綾檔簾,轎頂上要有“麒麟送子”木刻,有的還在轎的兩側裝上透明鏡。其次,轎內還要壓轎的孩子和娶親婆。孩子一般選8至9歲的男孩子,娶親婆則要是夫妻雙全,兒女健康的。

  正日

  所謂的正日就是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在清晨新郎披紅戴花乘轎或騎馬,在伴郎陪的同下鼓樂吹奏,帶領迎娶新娘的彩轎去女家迎親。生命伊始便掛在脖子上的吉祥鎖,是父母對子女健康成長的祝福,如今要女兒留下這鎖表達了對女兒的戀戀不捨,同時解下這把鎖,也標誌著女孩子從此成人美好的新生活即將開始。

婚俗文化詳解:離娘肉是什麼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體現了我們傳統的婚俗。中國是個傳統的民族,婚姻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人們對待婚禮絕對不會馬虎。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了許多婚姻習俗。那麼離娘肉是什麼,下面一起來民族文化裡看看。

  離娘肉是中國結婚民俗中的一種禮物。就是在娶親時或者娶親的前一天,男方要準備幾斤豬肉給女方送去,有的地方還要附帶豬腿,這個肉呢,就叫“離娘肉”。一般來講,這是數十種彩禮中必不可少的一種。

  離娘肉的選擇很有講究,一般多為新鮮的生豬肋條肉和豬後腿。有些地區習慣送一塊,根據地區不同,大小也不等,有的幾斤,有的地方大到十幾甚至四五十斤。有的地方,講究數字吉利,一般取雙數。正由於這種風俗,過去在鄉下,男方家就在娶親前幾天殺上一頭或兩頭豬,一來是用作送離娘肉,二來是請客用。送肉的時間,有的在婚前一天,有的在娶親的當天。城裡人,沒有條件殺豬,大多就到肉店買一塊五花肉,有的是兩塊。

  從前,有個小村子裡住著兩戶人家,一戶姓張,一戶姓王。張家三口人,老兩口和一個兒子。王家也是三口人,老兩口和一個女兒。兩家是多年的老鄰居,好得跟一家人一樣。張家的兒子叫張貴。王家的女兒叫秀英。他倆成天一塊兒跑著玩,一塊兒挖野菜、拾柴禾,好得跟親兄妹一樣。兩家大人一商量,說定要結成兒女親家。

  轉眼幾年過去了,張貴和秀英長成了大小夥,大姑娘。本該讓他們成親了,誰知道張貴人大心野,花錢大腳大手,從不知道節儉。好家景吃不住猛踢騰,更別說小家小戶啦。張老漢說不動他,氣得病了。王老漢也勸不醒他,起意要退親。秀英也急了,可張貴浪蕩慣了,咋勸醒他呢?秀英想了想就找娘去了。

  第二天,張貴這位未來的丈母孃把女婿叫到跟前說:“貴呀!秀英你倆都不小了,大事該辦了。不過,女兒是娘身上的肉,在秀英出門前,你得把這肉還給我。”張貴說:“那咋還呢?要不,我上街割一塊肉給你老送來?”丈母孃說:“那不中,得要兩隻活雞,一對活羊,一對活豬,一對活牛,這些辦到了,你倆成親,辦不到,一輩子也甭想。”

  張貴這回可真發愁了,這麼些東西,上哪兒去弄呢?他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好主意,只好上山砍柴賣了錢,先買了兩隻雞,又買了兩隻羊。從此,他就整天餵雞、放羊帶砍柴,苦筋巴力積攢錢。這時候,他才知道這錢來得太不容易,對自己過去大手大腳胡花錢的事,後悔死了。

  三年後,張貴好不容易才把丈母孃要的“離娘肉”籌辦齊了。兩家老人高高興興地為他們成了親。丈母孃把那些豬、羊、牛,又全部陪送給了小兩口。洞房裡,張貴問秀英:“咱媽要的離娘肉咋又送給咱了?”秀英笑著說;“俺娘要不想這個法兒,咋會勸醒你呢?”張貴一聽,這才醒悟過來,對妻子和丈母孃很感激。為了記著這事,他真的去街上割了一塊肉,送給了岳母大人。

  後來,這件事就在四鄉八里傳開了。為了讓新郎知道節儉,別的家也都學張貴的樣子,在迎親的時候,叫女婿給丈母孃送塊“離娘肉”。慢慢地形成了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婚俗文化傳統婚禮不能少的紅蓋頭的來歷

  在傳統文化中大家都知道在中國一般結婚了新娘都要帶紅蓋頭,現如今就連結婚也越來越國際化產的婚紗也都是雪白的,但是我們不能忘了老祖宗流產下來的東西啊。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關於這個紅蓋頭的來歷。   時候婚禮時,新娘頭上都會蒙著一塊別緻的大紅綢緞,被稱為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是民間迎親途中的禮儀之一 ...

土家族文化講解土家族婚禮服飾特點

  每個民族的習俗不同,在結婚時候需要用到的東西也會不同,特別是在服飾上,結婚的時候,總是需要打扮得隆重而且大方又要很好看,接下來土家族文化,讓小編帶你瞭解土家族人婚禮時的服飾特點。   土家族男子結婚服飾   男子頭包青絲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沒有完全蓋住頭髮。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土家族服飾 ...

土家族文化象徵土家族服飾

  我們往往可以根據不同的服飾來辨別不同的民族,大多數民族的服飾在歲月的洗禮下都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特點。   那麼,在土家族文化中,土家族服飾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秦漢之後,土家族先民服飾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徵,《後漢書》中所記述的“武陵蠻”、“五溪蠻”“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 ...

民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禮儀

  禮儀是一種美德,它是這個文明社會的見證和基礎。講究禮儀,也是講究道德義務和責任感。更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土家族作為一個重禮節,講友好,尚文明的民族,禮儀在土家族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土家族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 ...

解惑貴州有哪些傳統文化

  經過考古的發掘和證明我們可以知道貴州地區擁有悠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裡,不斷的發展和繼承,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貴州文化。但是在這之上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傳統文化,下面就一起走進貴州的傳統文化。   作為西部一個多民族省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主要由夜郎文化與移民文化兩部分構成的傳統文化。夜郎文化是貴 ...

天津古老的婚俗文化金獅大轎老會

  從古至今,天津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優越,天津文化是西方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接下來就由小編我為大家介紹天津最為古老的婚禮儀式:金獅子橋老會。   往今來,婚姻禮俗成為民俗中最絢麗多彩的內容。創立於清朝乾隆年間的金獅大轎老會,由天津市河北區東於莊村李氏家族立會,迄今已有2 ...

陝西剪紙剪出文化剪出風土人情

     圖為剪紙大師高鳳蓮在社群教授青年人剪紙技藝   近日,陝西省選送的五件作品在第二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上全部獲獎,其中剪紙藝人劉潔瓊的作品《小院兒》獲得金獎,高鳳蓮的作品《土牛裝地蛇》和曹紅霞的作品《陝北婆姨》系列獲銀獎,韓靖的作品《大唐澤魂》和樊榮的作品《豐收》獲優秀獎。   藝術作品包含風土人情第二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