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1:簡單應用
這個階段最基本的特徵是無資料管理及完全分散的手工方式。
1、無外存或只有磁帶外存,輸入輸出裝置簡單。
2、無作業系統,無檔案管理系統,無管理資料的軟體。
3、資料是程式的組成部分,資料不獨立。修改資料必須修改程式。處理時,資料隨程式一道送入記憶體,用完後全部撤出計算機,不能保留。資料大量重複,不能共享。
4、檔案系統尚未出現,程式設計師必須自行設計資料的組織方式。
階段2:檔案系統
1、外存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磁帶機外,還出現了大容量的硬碟和靈活的軟磁碟。輸入、輸出能力大大加強。
2、檔案型別已經多樣化。由於有了直接存取裝置,就有了索引檔案、連結檔案、直接存取檔案等,而且能對排序檔案進行多碼檢索。
階段3:資料庫系統
1、資料冗餘度小,易於擴充。由於資料庫從組織的整體來看待資料,資料不再是面向某一特定的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減少了資料冗餘和資料之間不一致現象。
計算機資料是指所有能輸入到計算機並被計算機程式處理的符號的介質的總稱,是用於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字、字母、符號和模擬量等的通稱。
計算機資料處理是假計算機程式執行的前提條件,或者也可以理解為程式執行的本質。
計算機發展主要有四個階段:
1、第1代計算機階段:電子管數字計算機時代,時間是1946年至1958年;
2、第2代計算機階段:電晶體數字計算機時代,時間是1958年至1964年;
3、第3代計算機階段:積體電路數字計算機時代,時間是1964年至1970年;
4、第4代計算機階段: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時間是1970年至如今。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第一個發展階段,1946至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的時代,計算機體積龐大,可靠性差,輸入輸出裝置有限,記憶體容量只有數百字到數千字,主要以單機方式完成計算,資料表示為定點數;
2、第二個發展階段,1956至1964年,電晶體的計算機時代,計算機用鐵淦氧磁心和磁碟作為儲存器, ...
1、比較文學可比性的發展經歷了“影響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大發展階段,形成了“漣漪式”的理論結構。這是一種層疊式、累進式的發展態勢。
2、歌德是比較文學的先驅。世界上主要有法、美兩派。前者注重研究一國文化對另一國文學的影響;後者注重研究在相同的歷史條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較,找出異同及緣 ...
資料處理的三種方法分別是資料趨勢分析、資料對比分析與資料細分分析。根據處理裝置的結構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資料的時間空間分佈方式的不同,資料處理有不同的方式。
資料處理(dataprocessing),是對資料的採集、儲存、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根據處理裝置的結構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資料的時間空間分佈 ...
流程是收集原始資料、會計資料處理、會計資訊報告、會計資料儲存。
手工會計是指以手工為主的會計,它是一個手工資料處理系統。最終目標仍然是為了加強經營管理,提供會計資訊,參與經營決策,提高經濟效益。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都要運 用借貸平衡原理,編制會計分錄,記入賬戶,再進行排序、分類、計算、記錄、判斷等加工處理 ...
資料是對事實、概念或指令的一種表達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動化裝置進行處理。資料經過解釋並賦予一定的意義之後,便成為資訊。資料處理是對資料的採集、儲存、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
資料處理的基本目的是從大量的、可能是雜亂無章的、難以理解的資料中抽取並推匯出對於某些特定的人們來說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資料。資料處理 ...
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我國發展程序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個里程碑銘記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頑強奮鬥的光輝歷史,標刻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座標。
新發展階段的戰略部署催人奮進。要全面貫徹 ...
定量級定性分析。流程如下:
1、物流費用分析,包括倉儲分析即倉庫租賃費用對比、裝置使用維護分析、運費分析即運費佔銷售金額的比例等,及管理成本分析。
2、交付及時率分析。
3、庫存週轉率分析。
4、庫存有效性分析。
5、服務有效性分析,包括內外部客戶滿意度調查分析、急單上線及時率、客戶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