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的頁碼從正文開始第一頁計算,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畢業論文的頁碼從正文開始第一頁計算,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國慶一詞的由來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國慶節是從哪一年開始有的?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從1949年開始有國慶節的,直至2014年已經65週年。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裡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透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近代國家的這種慶典就是對外顯示力量,因為它們大多是在爭取獨立,政治革命,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中誕生的,需要透過這種力量的顯示,以增強國民信心。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天氣的變化。比如說四季更迭,氣候轉變等等。從熱轉涼、從寒轉暖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但太高或太低的溫度都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不適感。三伏天來自於夏季,是全年中氣候最悶熱,溫度最高的時間。
今年三伏時間表
2021年三伏天從7月11日開始,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一年氣溫最高的時間
入伏,顧名思義就是開始進入三伏天的意思。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習俗吃餃子
關於頭伏吃餃子的習俗在我國民間由來已久。伏天氣候悶熱,人們的胃口和食慾大減,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人們在三伏天適合吃麵,北方有句俗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講的就是在三伏天這段時間人們應該吃什麼。這裡的伏日吃麵的習俗從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202x春節高速路免費從哪一天開始 春節前一天除夕上高速免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