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論語學而篇談到關於仁的有那些

論語學而篇談到關於仁的有那些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5、子曰:患不知人也;

  6、 子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子曰:“詩三百,曰:思無邪;

  8、民免而無恥,有恥且格;

  9、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10、子曰:周監於二代,吾從。

論語學而篇的作者是朝代是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並不是一個人寫的,成書時間在春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學而篇原文及翻譯

  1、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3、《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的感悟

  為學方面,總的要求是要學而時習之,言簡而意賅。學習的目的是要到達,能夠做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樣的話,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當然學習有時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夠做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回想當初考大學,考研,能夠說犧 ...

第一是什麼意思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 ...

  1、《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2、論語簡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

第一十五段意思

  《論語.學而》第一十五段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原文意思: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 ...

中提煉出的成語那些

  1、不恥下問: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家喻戶曉:形容人人皆知。《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為政子曰吾十志於

  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 ...

中的成語

  有以下成語出自《論語》學而篇:   1、犯上作亂,指人民的反抗、起義。出自《論語》學而篇:”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溫良恭儉讓,意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出自《論語》學而篇:“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3、食無求飽,飲食不必要求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