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與對比是卡夫卡小說《騎桶者》的閃光點,也是小說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小說虛構了一個缺煤者騎著空桶去煤店賒煤的故事。設想小說主人公是拎著木桶,而不是騎著木桶去討煤,那麼,在那個社會里事情就截然沒有如今這樣的藝術震撼力了。可是,作者卻讓主人公騎著空桶,像騎著天馬樣飛翔著去賒煤。
虛構“飛翔”的情節,如同在傷心悲痛中聽到一絲悅耳的樂曲,於暗淡之處看到一線火光,飛翔的方式是輕鬆、浪漫而又快樂的,飛翔的目的卻是凝重、辛酸而又痛苦的。主人公的現實是缺煤、寒冷、困窘、乞討,這是一個多麼沉重的主題,“飛翔”卻是個多麼靈動的舉措,小說正是在這種“輕”與“重”的矛盾中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凸顯作品的深刻主題。
1、作者憤怒地控訴段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無比沉痛地悼念劉和珍等遇害青年。
2、奉獻他的悲哀和尊敬,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勇毅,激勵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魯迅思想深刻之處,就在於不一味肯定,而是總結教訓,提醒青年們改進鬥爭方式。
1、以“我”對盛開的紫藤蘿花的感情為線索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整體到區域性的順序描寫的分成三段。文章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感情。
2、《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1、文章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老王”形象,表達了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
2、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社會應不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這篇文章後被選入多種版本的教材。 ...
1、文章以“我”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回憶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刻畫了一個窮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實厚道的“老王”形象,表達了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
2、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社會應不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這篇文章後被選入多種版本的教材。 ...
1、老舍是名副其實的“愛貓黨”。他一生養過很多貓,對貓的喜愛之情常常溢於言表。
2、檢視老舍養貓的三個時期:濟南時期、北碚時期、北京時期,大多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時候,婚姻美滿,家庭幸福。1950年4月,老舍與夫人胡絜青及其子女在一起,搬進了一所位於北京的小三合院。他在這所三合院中,當普通朋友來訪的時 ...
《老山界》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是,激勵新一代青年,學習和傳承紅軍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老山界》透過記敘紅軍戰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讚揚了紅軍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意志堅強,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文章以生動優美真摯細膩的筆觸,敘述了長征中紅軍克服重重困難,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現了中 ...
1、《守株待兔》的體裁是寓言故事。
2、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3、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 ...
《爭吵》的體裁是記敘文。
《爭吵》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
1、 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
...
實至名歸,總決賽帶領騎士1:3落後情況下連扳3場奪冠,讓克利夫蘭告別了53年冠軍空白期。總決賽7場,5項資料領跑兩隊,歷史上第一次。連續兩場40+,總決賽搶七3雙。常規賽資料雖然不是特別華麗,但是帶領騎士拿到東部常規賽冠軍,培養歐文,讓樂福、湯普森等球員更好的磨合,也算是為總決賽埋下伏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