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二百多年。越王勾踐,前496年到前465年在位;秦始皇,前246年到前210年在位。
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相差二百多年。越王勾踐,前496年到前465年在位;秦始皇,前246年到前210年在位。
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同年,在檇李大敗吳師。越王勾踐三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所以為了抵禦北方匈奴的入侵,鞏固統治,因為長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同時透過烽火傳遞,可以及時通曉邊關敵情,及時做好迎敵準備。
吳王夫差是春秋時期吳國人,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越國人。
1、夫差:
約前528年至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4年於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使越屈服。此後,又於艾陵之戰打敗齊國,全殲十萬齊軍。前482年,於黃池之會與中原諸侯歃血為盟。夫差執政時期,吳國極其好戰,連年興師動眾,造成國力空虛。勾踐不忘會稽之恥,國力逐漸恢復。趁夫差舉全國之力赴黃池之會時,越軍乘虛而入,並殺死吳太子。夫差與晉爭霸成功,奪得霸主地位後匆匆趕回。前473年,越再次興兵,終滅吳國,夫差自刎,時年55歲;
2、越王勾踐:
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