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逐漸消失的寧波傳統民間藝術

逐漸消失的寧波傳統民間藝術

  寧波,簡稱為甬,甬劇是寧波文化裡傳統民間藝術的精髓。近年來,可能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沒聽過看過了。那些逐漸消失的寧波傳統民間藝術有什麼,而又你知道哪些呢?隨本文一起來看看吧!

  甬劇: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姚劇:

  姚劇原名“餘姚灘簧”,主要流行於浙江餘姚、慈溪、上虞的一種漢族地方戲曲劇種。1950年後定名為姚劇。姚劇是在當地漢族民間歌舞曲藝“馬燈”、“旱船”、“採茶籃”、“崔鼕鼕”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餘姚一帶,姚劇又被稱作“燈戲”、“燈班” 。

  舞獅:

  在寧波市寧海縣一帶較為流行,一般在夏曆正月或佛教有關節日,數十名農民組隊,去各村輪流舞獅,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獅舞有獨舞、對舞、群舞,以三獅共舞為多,一雄一雌一仔,邊舞邊敲鑼打鼓,以表演“搶五燈”為最精彩,即在場地中間、四角各置一盞燈,狂舞獅子在中間嬉打、咬打、搶燈等動作,四周圍觀群眾。

  賽龍舟:

  城鄉賽龍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舉行,龍舟分青龍、黃龍、白龍等;賽龍舟一般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舉行。前者相傳是楚國愛國詩人、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划龍舟,表示人們競相營救。後者則為寧波的中秋節。除舉行廟會外,賽龍舟可增加節日娛樂氣氛。當比賽開始時,划船人員頭高高地昂起,一人站立於龍舟前身敲鑼指揮,服裝與龍舟同色,一聲鞭炮響,龍舟齊發,鑼鼓聲與岸上觀看的人群呼喊聲不絕於耳,場面甚為熱鬧,先到終點者為勝。寧波東錢湖的龍舟最負盛名。

  梁山伯祝英臺故事:

  東晉時上虞祝氏女英臺,女扮男裝求學,與會稽的梁山伯同學三年。後祝英臺先歸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訪,才知其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許馬氏子。後山伯為縣令,勤政愛民,死於任上,葬在城西鄉。後祝英臺過山伯墓,痛哭呼號,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現寧波西鄉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廟。寧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的諺語。現梁祝故事以電影、戲劇、曲藝等各種藝術形式流傳,範圍非常之廣,涉及並流傳到歐美各國,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那些逐漸消失的春節傳統食物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傳統食物的節日。無論中外,食物都是節日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有時候就是節日傳統的象徵,如感恩節的火雞、萬聖節的南瓜派、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臘八節的臘八粥、元宵節的元宵。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傳統食物也是最多的。我國春節傳統食品--年糕 中國南北西東各地的春節食物各有不同,大體包括年糕、餃子、魚、喜饅頭、各種肉食、瓜子、花生、水果,總之極盡豐盛。每種食物也有自己的象徵意義,饅頭上要點紅,象徵紅火喜慶 ,魚代表年年有餘,餃子象徵團圓。這些食物都要在大年三十前早早備齊,因為大年初一不灑水——灑水表示漏財,自然不能做飯。 而且食物不僅種類多,數量也是很可觀的。因為春節全家團聚,異鄉的兒女都會回到父母家中,加上來拜年的親戚們,每年的春節,一個大家族通常要擺幾桌酒席來招待客人。 然而近些年,不僅是城市,即便在農村,許多家庭都不再親自烹飪春節中的食物,饅頭、年糕、餃子等都開始直接採買。雖然省了主婦的辛苦,但那些飄滿房前屋後的蒸饅頭、炒瓜子、炸年糕的香味,以及鄰里之間互相幫忙捏麵人、編麻花的樂趣也不再有了。甚至,這些食物開始受到許多80後、90後一代的厭棄,更別提大多數80、90後都不再會烹飪這些食物了。這些伴隨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食物,也許真的會成為傳統了吧。

  

  

十二星座的耐心會因何而逐漸消失呢?

  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只是有時候,一些事情或是一些人還沒有觸碰到自己的那個底線,所以我們可以容忍。一旦他們變成了自己十分厭煩的那個人或是事,我們就很容易失去耐心,變得愈加煩躁。那麼十二星座的耐心都會因為什麼而逐漸消失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星座時尚


悠嘻猴阿狸等國產動漫形象為什麼逐漸消失

  網際網路動漫與傳統漫畫已經模糊了原有的界限,一部漫畫,透過製作工具加工就可以算作數字漫畫,但去除形式的轉換,也有國內原創動漫在新的網際網路寄居地上長成,它們為自己換來不同的生存空間。2000年以後,生成了第一代網際網路動漫形象,頂一個大腦袋,四肢柔軟又賤賤的兔斯基、方頭方腦的張小盒,抑或桂寶”、悠嘻猴”, ...

笑容逐漸消失是什麼意思

  笑容逐漸消失,這個最開始是因為一個檢視明星臉的軟體,網友們不放自己的照片,而是放各種搞笑表情包進去,然後表情包經過明星臉檢測之後就會出現各種明星臉,最後大家就把表情包和得出的明星臉對比,笑容逐漸消失,成為酷帥的明星臉。胖虎變成了吳亦凡。 ...

寧波傳統美食有哪些

  寧波的傳統美食:   1、荷葉粉蒸肉:是一款享有較高聲譽的漢族名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   2、雪菜大黃魚:是一道富有寧波地方特色的漢族名菜。雪菜大黃魚選用大黃魚為主料,佐以雪菜、冬筍、 姜等輔料烹製而成。成品 ...

正在消失傳統手工藝 令人惋惜

  中國的民俗文化數不勝數,不過有著大量的傳統文化後繼無人,正在逐漸的消失。時代在進步,不過也在走向冷酷,許許多多都使用機器來替代,遲早矛盾激發有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本期的民風民俗,講講正在消失的手藝。   釘秤   做秤是個精細活兒。在這“斤斤計較”之間,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與汗水:精工細作,毫釐必究, ...

傳統民間藝術有哪些?種類驚人呦

  每一個國家的民間藝術都不同,所以傳承下來的民間藝術也會不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千千萬萬種獨特的民間藝術,總是能在各個民間藝術上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驚喜,那麼,最傳統的都有些什麼呢?   可能感興趣》》淺談上海名稱的由來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 ...

逐漸消失的常州小熱昏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區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很多文化都能夠傳承下來,但也有的文化隨著沒有傳承人而逐漸的消失。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文化的損失。在常州文化中,曾有伴隨常州梨膏糖而生的小熱昏文化,而它也在逐漸消失,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小熱昏是江蘇的一種曲藝形式,曾廣泛流行於江浙一帶,原是以流動說唱形式賣 ...

寧波傳統手工工藝:竹編

  現代流水線生產的工藝品越來越多,這樣更加凸顯了傳統手工藝品的可貴。竹編是一種傳統的工藝,歷史悠久。寧波地區盛產毛竹,所以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就利用這豐富的資源編織成一個個竹製品。寧波竹編富含了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凝聚了豐富的寧波文化。   蘇東坡的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道出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