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舉起)。
3、非抗於九國之師。(抗,通“亢”,高,引申為強大)。
4、孝公既沒。(沒,通“歿”,死)。
5、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的策略)。
6、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影子)。
7、百有餘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8、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大聲呵斥)。
9、約從離衡;外連衡而鬥諸侯。(衡,通“橫”,連橫,戰國時期秦國離間六國,各個擊破的的策略)。
10、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點,毛病)。
1、《過秦論》中收天下之兵的兵是兵器。
2、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陽。意思是說秦始皇將天下的兵器都是收繳,聚在了都成咸陽。
3、《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鑑,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厭,通“饜”,解釋為滿足的意思。
暴秦之慾無厭,出自《六國論》翻譯為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
秦人自然有了爭鋒天下的資本。但是貪婪是永無止境的,秦國透過很多辦法掠奪別國的財富。往往一夜之間將小國攻陷,一夜之間別人辛苦積累的財富便被它擄掠一空。 ...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通篇文章圍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這個文眼展開。它透過對秦國興盛歷史的回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則具體地論述了秦統一之後的種種過失。中篇指出秦統一天下,結束了多年的戰亂,本來處在很好的形勢中, ...
《過秦論》中用到過的成語如下:
1、席捲天下;
2、包舉宇內;
3、囊括四海;
4、追亡逐北;
5、因利乘便;
6、金城千里;
7、萬世之業;
8、甕牖繩樞;
9、斬木揭竿;
10、雲集響應;
11、贏糧景從;
12、深謀遠慮;
13、同年而語。 ...
《過秦論》的標題中“過秦”兩字是倒裝結構,正常語序應該是“秦過”,“秦”字指的是秦國,“過”意思是過錯,所以“過秦”二字意思是,秦國的過錯。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 ...
全文五個段落,除了最後一段,前者均在敘事。
第一段寫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力圖富強,開始執行統一天下的計劃。
第二段寫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世,進一步蠶食六國;六國合縱,眾謀弱秦,結果反為秦所困。
第三段寫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以武力統一天下,又用暴政統治人民。
第四段寫陳涉起義,天下響應 ...
秦國滅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秦國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後,其本身已經逐步地走向了僵化;
2、秦國在伐滅六國之後,國家面臨的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
3、秦國官吏的執法過於粗暴;
4、秦國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秦國的徭役過於嚴重,並伴有族群間的歧視;
6、秦國的統一程 ...
過秦論中的名句如下:
1、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 吞二週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2、 然秦以區區之地, 致萬乘之勢, 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餘年矣; 然後以六合之家, 崤函為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身死人手, 為天下笑者, 何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