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是指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的歷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逝。
鄭和下西洋是指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的歷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逝。
1、第一次: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寶太監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
2、第二次: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裡為目的地。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3、第三次: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
4、第四次: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南渤裡,彭亨,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回國。
5、第五次: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裡、爪哇、溜山、喃渤裡、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回國。
6、第六次: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
7、第七次: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裡、、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
1、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的地方是紅海沿岸與非洲東海岸。
2、1407年7月也就是永樂三年,明成祖命令鄭和率領大部隊乘坐海船出海遠航。他們的陣勢非常龐大,大約有二百四十多條官船,跟隨的人員大致就有兩萬多名。訪問的國家也有三十多個,這些國家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
3、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東非之間的交流。幾次下西洋的經歷讓鄭和體力透支,在最後一次下西洋回國的途中,他因為過度勞累逝世了。民間也有故事將鄭和下西洋的經歷稱作三寶太監下西洋。
4、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爪哇,蘇門答臘、天方、古裡等國家,到達最遠的地方就是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