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醫源於酒

醫源於酒

  

  酒

  “醫源於酒”,這從漢字“醫”字可以證實,醫本作“醫”:“醫”,示外部創作,“殳”示按摩熱敷、針刺以治病,“酉”本為酒器與酒意通,表示酒是內服藥。故《說文》雲:“醫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據《漢書 食貨志》載:“酒,百藥之長”。早在《神農本草經》中明確記載用酒製藥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劑,華陀用的“麻沸教”,即用酒沖服,在現代外科醫學中,酒也佔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癢子水、蟲咬水等。適量飲酒對健康長壽有益。古代現代醫學均主張老年人適量飲酒,中外大量的記載證明了此論有理。西德Franke所著《百歲老人》中記載:高壽老人都愛喝點酒。中國歷史上唐人的“九老會”、宋代的“五老圖”,與會者無一不是酒仙,歷史名人孔子76歲,荀子82歲,賀知章86歲,劉禹錫71歲,白居易74歲,陸游86歲,考其生平,都喜喝酒。

中國酒的起源與歷史 酒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歷史上,李白喝酒後詩興大發,寫下了不少令人驚歎的詩篇,被人傳為佳話,流傳至今。其中,酒文化的地位一目瞭然。那麼,你知道中國酒的起源與歷史嗎?酒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飲食文化的介紹吧!

  你可能感興趣:中國第一名酒:茅臺酒的歷史故事

  中國酒的起源與歷史

  中國酒起源於所謂“三皇”中最早的伏羲氏,即神話傳說中的遠古時代。這是可信的,西安半坡村遺址發掘出來的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陶器中,就有像甲骨文、金文中的“酉”(古義為造酒)字形狀的罐子,即為有力的佐證。

  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鬱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鬱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某個人發明的。

  最有效的探源方法,還是來自考古發現。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源頭之一的查海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酒器和用於儲存穀物的窖穴。說明當時的查海先民可能已經普遍飲酒。除此之外,距今七千多年的磁山文化遺址和距今六千多年的西安半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的酒器和穀物殘留,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你可能感興趣:酒文化對聯賞析,弘揚中國酒的歷史

  關於釀酒的幾種說法

  儀狄釀酒

  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世本》相傳“儀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紀《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的《戰國策》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亡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杜康釀酒

  有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杜康是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杜康造酒”說法。經過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人們心目中杜康已經成了酒的發明者,也有了各種傳說。

  你可能感興趣:中國傳統飲料之一:白酒是蒸餾酒嗎?

  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糧食酒中最早出現是黃酒,稱為釀造酒,又稱發酵酒,是不經過蒸餾的,那時候不是白酒,隨後才會出現為現在的蒸餾酒,即中國白酒,這與蒸餾器有關。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因為東漢時期就有青銅蒸餾器。也有人根據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和其他詩人的詩句,認為燒酒即是蒸餾酒。而在宋代的《丹房須知》中描述了蒸餾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了一種廣西人升練“銀硃”的用具,據此又有人所以蒸餾酒可能起源於宋代。

  而有歷史考證的的白酒出現,則是在元朝時期。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春節與酒

  在中華民族絢麗多姿的眾多節日中,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在春節的眾多習俗中,飲酒又是非常重要的。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為慶祝一年的豐收和新一年的到來,就捧上美酒,抬著羔羊,聚在一起,高舉牛角杯,同聲祝賀,從此,開了過年飲酒的先河。到了漢代,"年"作為一個重大節日逐漸定型。到了這一天,家人放過爆竹後歡聚一堂飲椒柏酒,而且是讓年齡最小的先飲。東漢時期,初一(又叫元旦)黎明時,各級官吏都要到朝廷給皇帝行賀年之禮,皇帝也興致勃勃地接受群臣的朝賀,名曰"正朝"。漢制規定,群臣入宮朝拜需根據品位的高低帶不同的禮品,皇帝也要設宴款待群臣,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參加御宴。經學家戴憑官侍中時參加一次御宴,皇帝為考察大臣們的學問,特令大家互以經史考辯詰難,釋義不通者讓坐給通者,戴憑連連獲勝,連坐五十餘席,一時傳為佳話。這種朝賀之風往後愈演愈烈,曹植在詩中描寫曹魏時期的盛況說:"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佳會,宴此高堂,尊卑列敘,典而有章。衣裳鮮活,敝敝玄黃,清酤盈爵,中坐騰光。珍膳雜沓,充溢圓方。笙碧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響,咀爵清商。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慈喜,千載為常。歡笑為娛,樂哉未央!皇家榮貴,壽考無疆"。傅玄的《朝會賦》描寫晉時情況更加生動形象,讀之讓人如臨其境。元、清兩朝的蒙、滿兩族入主中原後,也都積極汲取漢文化,極重元旦朝賀之禮,把賜宴當作攏絡人心的有效手段。元詩人薩都刺《都門元日》一詩寫道:"元日都門瑞氣新,層層冠蓋羽林陳。雲邊鵠立千官曉,天上龍飛萬國春。宮殿日高騰紫靄,蕭韶風細入青雯。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觴到小臣。"

  漢民族向有"守歲"的風谷,"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周處《風土記》。唐代宮中守歲,常常大擺宴席,讓侍臣應制作詩,歌舞昇平。初唐詩人杜審言的《守歲侍宴應制》詩寫道:季冬除夜迎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庭燈燭上熏天。 彈琴奏即梅風入,對局深鉤柏雨傳。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皇帝大臣如此,一般的騷人墨客是夜也往往飲酒賦詩,不過他們多是有感而發,與御用詩人的一味歌舞昇平大不相同。賈島一生坎坷貧因,以"苦吟"聞名於世,除夕守歲時,常把一年所作之詩全部置於几案之上,以酒肉為祭,焚香禱告道:"此吾終年苦心也"。祭畢舉杯痛飲,長歌度歲。韋莊則痛感韶華易逝,遊子飄道: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頻。豈知新歲酒,猶作異鄉身。雪向寅前凍,花從子後春。到明追此會,俱是隔鄉人。

  宋時不僅"守歲",還有"饋歲"、"別歲"等花樣,樣樣都離不開酒,"士庶不論貧富,……如同白日,圍爐團座,酌酒喝歌""守歲之事,雖近兒戲,然而父子團圓把酒,笑歌相與,竟夕不眠,正人家所樂也。"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之後,除夕夜想起昔日此時闔家團圓飲屠蘇酒的歡樂,再看看現在身陷囹圄、孤燈殘照的淒涼,感概油然而生: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空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王安石客居他鄉,佳節思親,也難免生"斷腸人在天涯"的感傷:一樽聊有天涯意,百感翻然醉裡眠。酒醒燈前猶是客,夢迴江北已經年。佳時流落真可得,勝事蹉跎只可憐。唯有到家寒食在,春風東泛瀕溪船。

  與文天祥的沉痛蒼涼迥然有別,也與王安石的淡淡哀傷很不相同,詞人楊無咎的除夕之作則表達了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和歡度除夕的悠閒情調:勸君今夕不須眠,目滿,滿泛觥船。大家沉醉對芒筵,願新年勝舊年。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貴妃醉

   羞花   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選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 ...

元宵:從風俗到時尚

  宛如一個浪漫的契約,與春節緊鄰的元宵節,從古至今,被文人騷客們賦予了太多美好的寓意。辛棄疾用“東風夜放花千樹”描繪的火樹銀花,李商隱以“香車寶蓋隘通衢”呈現的錦繡團簇,都是人們對這個節日的特殊情懷的釋放。尤其是蒲松齡的“雪籬深處人人酒”,將飲酒與上元佳節的溫馨團圓之相結合一處,做了恰如其分的點綴。   雖 ...

十二星座之醉百態

  羊座:“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不要懷疑是進了幼兒園,的的確確是羊羊喝醉了。天生就具有童心的他們,一定不會放過喝醉後這個表現的機會。   金牛座:“嗚嗚嗚嗚”平時穩重的牛牛們可能會想孩子那樣的哭起來。似乎穩重的他們只有在醉的時候才能發洩一下。如果你為了安慰他說這頓我請了,相信他一定會破涕為笑的。    ...

十二星座之醉百態

  大多數人都有喝醉的時候,可是星星們喝醉了會怎麼樣那?   白羊座:“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不要懷疑是進了幼兒園,的的確確是羊羊喝醉了。天生就具有童心的他們,一定不會放過喝醉後這個表現的機會。   金牛座:“嗚嗚嗚嗚”平時穩重的牛牛們可能會想孩子那樣的哭起來。似乎穩重的他們只有在醉的時候才能發洩一下。 ...

場中的巾幗英雄星座女

  酒場不再是男人的天下,現在也有不少巾幗英雄馳騁在酒國之上!都說女人是水做的,那承載水的容積勢必要多些的,不要小看女生柔弱的外表,喝起酒可是十分阿莎力的!十二星座中哪些是馳騁在酒國之中的巾幗英雄星座女呢      TOP1:射手座   別看平時射手女斯文可愛,那都是因為她們把自己豪爽的一面收藏起來了。當她真 ...

道家與儒家,日神與

  “儒家、道家與日神、酒神”,這個題目充分說明我這個人做學問“不守規矩”。我是搞美學的,而這個題目卻大大超出了我的專業範圍,幾乎涉及到中國與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   大家知道,自“鴉片戰爭”以來,面對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不少中國學者開始對自己的文化傳統進行反思,並使得中西文化的比較成為一種“顯學”。這種研究 ...

少數民族生葬儀禮的習俗——“娛屍”

  一些少數民族把死亡喪葬作為喜事看待,與婚嫁紅紅火火的喜事相對,稱喪事為 白喜事 ,藉以掩飾失去親人的心理哀痛,也反映出少數民族對人生死亡的客觀規律的無奈認可。許多民族存在的 娛屍 習俗,正是這一心理狀態的具體表現。   明初,滇西傣族 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則婦人祝於屍前,請親戚鄰里各持酒物於喪家,聚少年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