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重陽節的來歷兒童故事

重陽節的來歷兒童故事

  比較早的有關重陽節的傳說記載於吳均的《續齊諧記》。傳說古時有一個瘟魔,一個叫桓景的人決定替民除害,便拜訪了一位叫做費長房的神仙,神仙給了他一把寶劍並叮囑其讓鄉親們在九月九這天登高避禍,桓景便用這把寶劍將瘟魔除掉。

  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吃重陽糕、插茱萸、賞菊、飲桂花酒等等,這些是比較普遍的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又叫做登高節,在重陽節登高的習俗起源於東漢,登高之處並沒有規定,一般是登高山或者高塔。

  放紙鶴也是重陽節的習俗之一,紙鶴是五代之前對風箏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風箏為“紙鳶”,南方稱“鶴子”。

重陽節登高的來歷簡介 重陽節老人兒童登高注意事項

  重陽節登高的來歷簡介

  重陽之所以要登高,據魏文帝《與鍾繇書》說是:“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是以重陽含有長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會”的說法。

  其他說法:

  1、重陽日登高辟邪氣

  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這也有一種說法。因為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氣。這種稅法不免牽強附會,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2、桓景帶領鄉民登高避災

  後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

  桓景屆時果然照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他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們全家大小了。

  桓景避災之說,雖為神話,然而後世之人卻代代相傳,並視九月九為登高避災、飲酒聚會之期,久之乃漸漸成為我國的特殊風俗。

  3、登高“辭青”說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凋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清代潘榮陛編撰的《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

  重陽節老人兒童登高注意事項

  1、登山前應先檢查身體。秋季登山注意事項首要的一條就是,登山前最好是做個全面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而且爬山的強度不宜過大,不可一上來就加大運動量,要循序漸進。爬山前先做熱身,然後按照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速度不宜過快,以沒有不良反應、不明顯喘氣為度。結束後,要放鬆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肌群能力。

  2、預防突發常見疾病。人老身先老,難免有些小毛病,但這出遊的時候,忽略這些身體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在此強烈建議老年人出遊需帶上常備用藥。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帶日常服用的藥物外,還必須準備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藥。如果患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症、高血壓、肺氣腫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3、秋季預防感冒很重要。一來是氣候變化無常,時常會遇到大風降溫天氣,二來是老年人體質虛弱出汗之後加之在山上風一吹就很容易感冒。感冒看似小病,但人在感冒期間身體免疫能力急劇下降,對於老年人講,很可能引起相關的併發症。老年人患感冒有危險嗎?那是當然的了。健康專家提醒您外出時要備足衣服,攜帶雨具,鞋襪大小合適,不宜坐陰冷潮溼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風而立,避免受涼致病。在出遊時如遇雨受涼,到家後可用生薑、蔥頭加紅糖適量,用水煎熱服,以驅風散寒。睡前用熱水洗腳或中藥泡腳,睡時腳部應適度墊高。抬高雙腳有什麼好處呢?能夠很好地促進足部血液迴圈,儘快消除疲勞,還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4、預防摔傷,滑倒。兒女在身邊時要加強管護,如果兒女不在身邊,老年人最好攜帶手杖。這樣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摔傷,保證您的安全。因此,建議您出遊時莫忘攜帶手杖。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條腿”,能夠在極大的程度上為您把出遊時滑倒的機率降到最低。

  5、防止意外。出遊時,老人應儘量避免走陡峭的小道,不要獨自攀登山林石壁,以免發生意外。旅遊小常識提醒您,行動時應時時處處謹慎小心,坐車、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隨行。

  6、預防過敏症狀。重陽到來,登高賞菊是自古就有的良好的運動習慣。專家提醒有過敏史的老年人,要儘量迴避有花之處,也可事先口服樸爾敏等抗過敏藥,以防花粉過敏。

  7、預防舊病復發。異地出遊時,不只是老年人,年輕人也很容易發生過敏性疾病和“水土不服”症等,應重視預防。疾病醫療專家提醒那些平時需要用藥治療者,不可擅自停用,否則,可導致舊病復發,病情加重或惡化。

  8、注意防寒保暖。秋高氣爽,出門登高遊玩好不愜意,但如今秋天氣候多變,反覆無常,更是一層秋雨一層涼,很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健康小常識提醒您應備足備齊衣物、用品等,以防不測。

  9、注意飲食衛生。出遊時,老年人因會消耗一定體力,要適當增加營養。但對各地的美味佳餚、風味小吃等,健康飲食專家建議您應以品嚐為主,一次不宜吃得過多,更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切記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生冷食物,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經口而入。

  10、防暈動症。暈車、暈船、暈機是最常見的暈動症,空腹、過飽、疲勞及睡眠不足都是常見的誘因,要注意避免。輕微的暈動症,閉目休息或臥床後即可消除。反應較明顯時,醫生建議您在旅行前半小時口服暈海寧、眩暈停或地西洋。如果發生暈動症,而又無藥物治療時,可針刺或按摩內關穴、足三里穴。

  11、不要過度疲勞。美好的春景、秀麗的山河,常使人流連忘返,馬不停蹄地連續觀賞。這樣,極易出現過度疲勞。如果出現乏力、多汗、頭暈、眼花、心悸等症狀時,應儘早休息,不可勉強堅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應加強自我監護。

  12、要注意多喝白開水。一方面稀釋血液,同時可以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時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可儘快恢復體力。

重陽糕的來歷,重陽節的傳統故事

  重陽節相信作為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每年的九月初九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重陽節。那麼童鞋們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說起來啊小編還是那天生日呢,閒話不多說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重陽節的傳統故事。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源頭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源頭其二

  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

  在古代,矇昧的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並認為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

  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源頭其三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裡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

  既然是重陽節那肯定少不了要吃重陽糕了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因為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結束語】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數中最尊貴,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驪山傳說

     重陽節的傳說故事:驪山傳說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裡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裡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裡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 ...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 立秋的傳說故事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 立秋的傳說故事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一:秋神蓐收   遠古傳說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著繁衍後代,生生不息。《詩經·斯干裡》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如果夢到蛇,會生一個漂亮女兒。   蓐收肩上的巨 ...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小雪的來歷故事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風俗小雪的來歷和故事   小雪的由來和其他節氣一樣,即“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   北斗七星迴圈旋轉,這斗轉星移, ...

二十四節氣大雪簡介 節氣大雪的來歷故事

  二十四節氣大雪簡介 節氣大雪的來歷及故事   二十四節氣大雪簡介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的節氣。通常在每年12月7日或8日為大雪,太陽黃經達255度。   “大雪”並非是說雪很大,而是指大雪時節後,降雪的肯能行更大,降雪範圍更廣。古人云:“大者, ...

節氣冬至的來歷故事 冬至節氣的傳說故事

  節氣冬至的來歷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是上古時期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 ...

穀雨節氣的由來 關於穀雨的來歷傳說故事

  穀雨節氣的由來 關於穀雨的來歷傳說故事一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以慰勞聖功,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 ...

小滿的來歷故事 關於小滿的節氣由來傳說

  小滿的來歷和故事 關於小滿的節氣由來傳說   故事一: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裡只有父女兩人。女兒不僅漂亮,而且非常聰明。這天,父親有事要到遠方去,留下女兒和一匹白馬。這馬長得非常健壯,跑起路來日行千里,像風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這匹馬十分通曉人性,它懂得人的話語。大家都說這是一匹“神馬”。   父親出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