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重陽糕的由來

重陽糕的由來

  重陽糕,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起於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重陽糕在南朝時已有文字記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重陽糕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慄、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呂氏春秋·季秋紀》中就有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又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重陽節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數千年歲月洗禮中,重陽節也衍生出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重陽節延續了數千年,各地的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比如,在港澳同胞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廣西隆安縣九月九日會放任牛羊自行覓食,福建海澄縣重陽節則會放風箏為戲。重陽節這天,南京人家會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陝西廣大農村家家戶戶的門前則都會插上青翠的茱萸,並且左鄰右舍互相贈送。吃重陽糕流行於全國部分地區,主要流行於江浙滬地區。

重陽節食品:重陽糕的由來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人們常常在這天做糕點孝敬老人,因此這糕點也叫重陽糕。此後每年的重陽節,糕點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那麼重陽糕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中國飲食文化裡看看。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地方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為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因為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古時,重陽糕十分講究,糕上嵌以蜜餞、棗脯。初起,風力正緊,又是放風箏的良好季節。故人們於此時,都紛紛出遊到郊野放風箏。古代重陽節還是騎馬練兵、講武習射的節日。《禮記·月令》裡就記載著古代帝王九月狩獵練武的制度。南北朝時,規定重陽節是軍事操練的節日。據《南齊書》上說,宋武帝劉裕篡晉建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陽節騎馬登項羽戲馬臺,即位以後就規定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期。

  相傳,現在流行的重陽糕,就是從當年發給三軍士兵的乾糧演化而來的。唐德宗時,曾規定以“二朔”、“上巳”、“九月九”為歲時三節令。從那時起,重陽節的習俗活動,更是普及全國。在重陽登高的同時,唐德宗還鼓勵人民講武習射,鍛鍊騎術。此風一直沿襲到清代。直至民國,當時曾衍用重陽登高習武的意義,定九月九日為“體育節”。

  過去,重陽節要接已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故又稱“女兒節”。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與長久的“久”同音,是長壽的象徵,所以我國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也稱“敬老節”。在我國,尊老敬老蔚然成風,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也體現在節令風俗中。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節老南京人要吃重陽糕 娃兒要玩重陽旗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2012年10月23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過去,重陽節的風俗很多,但最大眾化的要算是吃重陽糕、插重陽旗了。如今,重陽糕已經很難見到,重陽旗的故事也鮮為人知了……

  公大祥的重陽糕最有名

  過去,到了重陽節,南京人必吃重陽糕,這個習俗和登高相關,糕與高同音。重陽與“高”的關係的說法多種多樣:明人謝肇淛的《五雜俎》中說:“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吃糕之意。”這裡的糕是對兒女的良好祝福。清人《歲華憶語》中則說:“是日人家,以糕餌供祖”。這裡的糕是與祭祀祖先有關。

  過去,城南升州路上的食品店“公大祥”生產的重陽糕最出名,看上去就特有食慾。南京諺語云:“吃了重陽糕,夏衣就打包。”標示著夏日已然遠去。

  重陽糕上要插一面重陽旗。重陽旗的製作很有講究,一般剪成近似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紅綠紙,切出牙邊,旗面刻出水浪雲絲等各色花樣,中央粘一圓形金紙片,以竹篾製作旗杆。一塊糕上插一杆小旗,一板幾十塊重陽糕插上幾十面小旗,招人眼目。小孩最喜歡,上街必纏著大人買,吃了糕,還留下一面小旗在手上玩。

  當年,南京城南的紙店和香燭店也有做好的重陽旗賣,大小不等。小的是細竹竿上端貼著紙套,紙套上貼著六面小旗連綴成的大三角形,每邊三個小旗;也有每邊五面、七面小旗的,最正宗的是每邊九面小旗,共四十五個小旗糊成,每邊九個象徵九九重陽。這些旗子中間鑲一個令字,人家買回常常插在門楣。

  據《金陵歲時記》說,此風起自唐代,重陽旗本來是皇家令旗。舊時,南京新婚第一年的女子孃家要送“重陽盒”,盒內盛的是秋令鮮果,盒上插一面大重陽旗。老人回憶,民國初年“蔣驢子”(指晚清南京富商蔣壽山,至今城南三條營還有他家的豪華宅第)家每年送重陽盒的場面最為排場,除了送時鮮水果之外,還有秋冬兩季女兒女婿的服飾。挑擔的家童、引路的女傭要走半條街,成為一次小小的出會。

  重陽糕的做法有講究

  筆者的記憶中,重陽糕平時沒有賣,只有重陽節才能吃到。兒時,我們家住在水西門附近,在止馬營巷口就有一家姓白的老夫妻,在重陽節前一天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忙著淘米、舂米粉。重陽節一早,老兩口的門前可熱鬧了,大人、小孩紛紛前來購買老兩口精心製做的“重陽糕”。

  提起這賣重陽糕的老兩口,附近老南京人人皆知,手藝精堪,貨真價實。他們的重陽糕是用大米粉和少許糯米粉按二八配比調製做成的。做重陽糕很講究,就像做豆腐一樣,要使用一個四方形長約8O釐米左右,高約6釐米左右的木板條框子,框底是用毛竹片間隔一釐米左右釘起來的,然後在竹片上面放上紗布,紗布鋪平後,再放上一個小木條釘成的約8釐米x8釐米的小方塊木格子,每排大約8個,這樣,每次可蒸熟64塊重陽糕。

  做糕時,先放一半米粉在各個小方格內,然後放糖和醃製過的甜桂花,接著再把米粉放滿各個小方木格子,米粉放滿後,用竹片一擀,把木格上面的多餘米粉擀平,最後各個木格上面再撒點紅綠絲,接著就搬到蒸鍋上去蒸了,大約一刻鐘左右,重陽糕蒸熟就做成了。

  此時就見老兩口把鍋上木框架子抬下來,往準備好的地方一放,取走木框木格子,然後插上各色小三角旗子,就開始向群眾出售了。10年前,筆者拍了一張照片,瞧,圖片中的這位家住東止馬營附近的年過八旬的老奶奶,重陽節一早就買回重陽糕的情景。

  


重九、賞菊、重陽

  http://www.tech-food.com 2010-9-7 中國食品科技網 農曆九月九日,是民間習俗的重陽節。古人以九為陽數,月日都逢九,叫作"重陽",俗稱"重九"。每年重陽節前,常常是風雨連綿, "滿城風雨近重陽",氣溫驟降,是立秋後第一個寒訊 ...

重陽怎麼做

  1、材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乾果、紅綠果脯、白糖、油、清水。   2、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攪拌,揉搓成乾溼適中的鬆散的粉狀;   3、將攪拌好的粉靜置一段時間,充分吸收水分後過篩成細粉;   4、取糕屜,平鋪清潔的溼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鐘;   5、取出糕屜鋪上 ...

重陽是什麼寓意

  1、吃重陽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人往高處走”、“步步高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2、除此之外,重陽糕的寓意,還有祛邪避災,明人謝肇制在《五雜俎》中記 ...

我國傳統習俗中重陽節經常吃重陽飲什麼

  1、重陽佳節吃重陽糕,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2、重陽節自漢代以來就有傳統的飲食,這就是吃重陽糕,飲菊花酒。漢晉時將重陽糕謂之“蓬餌”,“餌”,《說文解字》釋為“粉 ...

雙色桂花重陽的做法

  1、先做桂花糕。桂花糕做法:玉米澱粉過篩,加入235克水攪勻。   2、把三花淡奶,椰槳,和糖桂花放在一起攪勻,把魚膠粉,350克水,和糖放在一起先攪勻,再大火燒開,轉小火,倒入澱粉漿液邊攪邊燒,直到溶液變成像膠一樣透明。   3、加入糖桂花椰奶攪拌,大火燒滾,把漿液分別盛入10個模具,放進冰箱冷凍至凝固 ...

重陽可以放微波爐裡微嗎

  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於江浙滬地區。重陽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因為重陽糕是用糯米做的,可以用微波爐加熱,熱的更加可口。 ...

重陽手工製作方法

  1、主料:粘米粉(24克)、糯米粉(96克)、紫薯餡(50克)、白糖(40克)、豬油(2克)、香草粉(1/4小勺)、水(適量)、桂花醬(適量)、熟黑芝麻(適量)、櫻桃幹(適量)、杏仁(適量);   2、廚具:電磁爐、蒸鍋、炒鍋;   3、準備糕體料。   4、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均勻。   5、將50克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