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於中國的稱呼禮儀禮節介紹

關於中國的稱呼禮儀禮節介紹

  稱謂,也叫做稱呼,是現代禮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當的地使用稱呼,是社交活動的一種基本禮貌。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份下,使用怎樣的稱呼是一種講究,那麼中國的稱呼禮節有哪些呢?一起來中國禮儀文化中看看。

  姓名稱謂

  姓名,即一個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稱謂是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稱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全姓名稱謂,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偉”、“劉建華”等。全姓名稱謂有一種莊嚴感、嚴肅感,一般用於學校、部隊或其他等鄭重場合。一般地說,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稱呼對方是不禮貌的,甚至是粗魯的。

  名字稱謂,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偉”、“建華”等,這樣稱呼顯得既禮貌又親切,運用場合比較廣泛。

  姓氏加修飾稱謂,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飾字。如“老李”“小劉”“大陳”等,這種稱呼親切、真摯。一般用於在一起工作、勞動和生活中相互比較熟悉的同志之間。

  過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還有字和號,這種情況直到解放前還很普遍。這是相沿已久的一種古風。古時男子20歲取字,女子15歲取字,表示已經成人。平輩之間用字稱呼既尊重又文雅,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對方,一般宜以號相稱。

  親屬稱謂

  親屬稱謂是對有親緣關係的人的稱呼,中國古人在親屬稱謂上尤為講究,主要有:

  對親屬的長輩、平輩決不稱呼姓名、字號,而按與自己的關係稱呼。如祖父、父親、母親、胞兄、胞妹等。

  有姻緣關係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稱別人的親屬時,加“令”或“尊”。如尊翁、令堂、令郎、令愛(令嬡)、令侄等。

  對別人稱自己的親屬時,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對別人稱自己的平輩、晚輩親屬,前面加“敝”、“舍”或“小”。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兒、小婿等。

  對自己親屬謙稱,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嶽、愚兄、愚甥、愚侄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與人的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有的親屬、家庭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親屬稱謂上已沒有那麼多講究,只是書面語言上偶用。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親屬稱謂時,一般都是稱自己與親屬的關係,十分簡潔明瞭,如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姻緣關係的,在當面稱呼時,也有了改變,如岳父--爸,岳母--媽,姻兄--哥,姻妹--妹等。

  稱別人的親屬時和對別人稱自己的親屬時也不那麼講究了,如:您爹、您媽、我哥、我弟等。不過在書面語言上,文化修養高的人,還是比較講究的,不少仍沿襲傳統的稱謂方法,顯得高雅、禮貌。

  職務稱謂

  職務稱謂就是用所擔任的職務作稱呼。這種稱謂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稱呼其姓名、字號,以表尊敬、愛戴,如對杜甫,因他當過工部員外郎而被稱“杜工部”,諸葛亮因是蜀國丞相而被稱“諸葛丞相”等。現在人們用職務稱謂的現象已相當普遍,目的也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主要有三種形式:

  用職務呼,如“李局長”、“張科長”、“劉經理”、“趙院長”、“李書記”等。

  用專業技術職務稱呼,如“李教授”、“張工程師”、“劉醫師”。對工程師,總工程師還可稱“張工”、“劉總”等。

  職業尊稱,即用其從事的職業工作當作稱謂,如“李老師”、“趙大夫”、“劉會計”,不少行業可以用“師傅”相稱。行業稱呼。

  直接以被稱呼者的職業作為稱呼。例如:老師、教練、醫生、會計、警官等等。

  性別稱呼

  一般約定俗成地按性別的不同分別稱呼為“小姐”、“女士”、“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的區別在於:未婚者稱“小姐”,不明確婚否者則可稱“女士”。

淺述中國敬酒禮儀的禮節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各種禮儀,它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餐桌上除了吃要特別注重禮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喝。酒是餐桌禮儀的必備物品。喝酒是為了活躍氣氛,那麼敬酒應該注重哪些禮節呢?一起來酒文化裡看看吧。

  敬酒的禮節就是先稱呼對方,說敬對方一杯酒,如果距離在兩個手臂距離以外,你應該先站起。雙手舉杯,以示尊敬。敬酒辭圍繞對方展開,一般是酒席開展目的。還有就是圍繞他的特點等他愛聽的話。

  如果不大會說,很簡單,生意人祝他生意興隆,老人祝他越活越年輕,年輕人祝他前程似錦,女孩祝她越長越漂亮。人很重要的是聰明,會學。要會看,會聽,看別人說什麼,學著點。幽默的祝酒辭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別人勸酒的時候,可以反客為主,說“怎麼能讓您敬我酒呢,應該是我向您敬一杯才對。”然後起立舉杯,說敬全體一杯,這樣他們下來就不好意思挨個對你勸酒了,可以少喝很多杯。上廁所,接電話也是很管用的一招。我之前怕喝多,看形勢不對,我就偷偷把手機設個鬧鈴,過幾分鐘鬧鈴響,我說我去接電話,出去半天不回,近來後道歉,隨便說個什麼事。很簡單。

  其實靈活才是最重要的。靈活掌握,熟練運用。女孩就算會喝也不能喝多,半斤量要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只能喝3兩多。不會喝酒,但是在大家勸說下,抿一下酒杯,這種女孩才是人們所欣賞和喜歡的。保護了自己,又不失風姿,顧全了對方面子,還會讓老闆賞識。這才是你應該學會的。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中國傳統禮儀

  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就已十分完備,周代的禮儀制度被後世奉為“古制”,其基本內容延續了幾千年。

  《周禮》中確定了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基本結構,將“禮”劃分為五類,稱為“五禮”:

  吉禮

  即祭祀之禮,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凶禮

  即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包括喪禮、遇到饑荒時的荒禮、遇到嚴重自然災害事的吊禮、國內發生動亂時的恤禮、有外敵入侵時的禬禮等。凶禮都是在發生不幸事件之後,祈求和平和減輕災禍的禮儀。

  軍禮

  有關軍事活動的禮儀。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徵賦稅、田獵、營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動中的禮儀。

  賓禮

  諸侯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儀,包括朝、聘、盟、會、遇、覲、問、視、誓、同、錫命等一系列禮儀制度。

  嘉禮

  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無所不包,最重要的內容有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等。


中國飲食禮儀、用餐排座大有講究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為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為天的國度裡,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 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   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 ...

外國人眼中中國特有的禮節

  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人的禮節與他們的禮儀習慣有很大不同,有時甚至令人費解的。他們認為:中國式的禮節禮貌,有它自己的嚴格規則,要更好的瞭解中國,更好的和中國人交流,下面的這些概念就不該忽視:  面子羞恥這個概念,通常被表達為“面子”。在中文中大致的含義是“地位”或者“自尊”,這和外國人的觀念並不相同。在中國 ...

中國古代禮儀故事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 ...

中國古代禮儀-成年禮

  我國傳統成年禮稱為冠禮、笄禮,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備於周朝。周朝在我國文化史上扮演了集大成之地位,並有樹立典範的作用。《儀禮》是現存記載先秦各項禮俗最完整的經典,其中詳載各種國家社會禮儀及個人與家庭禮儀。   我國先秦的成年禮以服飾改變為其最大特徵,而其中最特別的即是頭上的冠、笄,因此男子成年禮稱為“冠 ...

中國的傳統節日介紹——中秋佳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始於宋代,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中國最主要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命名來源於中國的農曆,農曆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為它的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 ...

連鎖銷售禮儀禮節總結

  連鎖銷售禮儀禮節總結:   一是稱呼:   稱男性為先生,稱未婚女性為小姐,稱已婚女性為女士,夫人和太太。   二是握手:   1、手要潔淨,先問候再握手。伸出右手,手掌呈垂直狀態,五指併攏,握手3秒左右。   2、與多人握手時,遵循先尊後卑,先長後幼,先女後男的原則。   3、若戴手套,先脫手套再握手。 ...

中國的傳統節日介紹

  1、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