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於觀刈麥的所有有關內容

關於觀刈麥的所有有關內容

  1、《觀刈麥》簡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觀刈麥》內容: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3、創作背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觀刈麥原文及翻譯

  1、原文: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2、譯文:

  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

  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

  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觀刈麥運用了哪兩組對比

  觀刈麥拿作者自己與收割麥子的農民做比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1、表現手法:對比和反襯。

  2、詩中運用了描寫方法:

  景物描寫: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場面描寫: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語言描寫: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心理描寫: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翻譯

  1、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2、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3、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   4、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5、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6、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 ...

千古名句

  《觀刈麥》的千古名句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註釋:農民烈日的烘烤,腳踩發燙的土地,不辭辛勞地在南岡麥田低頭收麥。儘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但為珍惜這晝長的夏天也顧不得炎熱太陽的炙人了。詩歌描寫了農民們的艱難生活不顧和辛苦勞碌,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和賦稅的繁重,也表現出詩人對勞動人 ...

表達的思想感情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揭露了賦稅繁重和社會不公的現象,表達了詩人對貧苦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自己沒有“功德”卻過著富足生活的愧疚。   創作背景:《觀刈麥》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這首詩大約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至元和二年間 ...

的名句是什麼

  觀刈麥的名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該名句意思是: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 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 ...

的問題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   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觀 ...

白居易的背景

  這首詩是元和二年作者任盩厔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寫的,是作者白居易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諷諭詩。   描寫的兩種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民們的艱難生活,他們辛苦忙碌的種田,但仍然沒有保障,今天的割麥人很有可能成為明天的拾麥者,這強烈的諷諭盡在其中。   白居易,生於772年,卒於8 ...

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所有有關資料

  作者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裡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志”是指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