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雲南各民族的植物情書

雲南各民族的植物情書

  許多少數民族都利用植物傳“情”()

  中國古代流行飛鴿傳書、鴻雁傳情,也有透過煙火、狼煙來傳達戰爭情報,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風俗下,毫無意義的事物也會被賦予特定的意義。在很多少數民族的習俗裡,有些植物也被賦予了傳“情”的功能。

  景頗族 樹葉情書

  傳樹葉情書,是雲南景頗族表達愛情的通訊方式。景頗族的小夥子一當愛上某家姑娘時,就用一片慄樹的樹葉包上樹根、大蒜、辣椒、火柴絲送給意中人。慄樹葉表示有許多知心話,要給姑娘說。樹根表示思念愛慕姑娘。大蒜表示願與姑娘結成良緣。辣椒表示自己忠貞熾熱的愛。火柴絲表示自己態度之堅決。姑娘接到“情書”後,如同意即將原物退回。如需考慮,則加上奶漿草。如不同意,則加上木炭以示反感。當小夥子接到要考慮的“回信”後,又摘下兩片嫩慄樹葉,面對面合在一起,加上包穀、穀子、豆子,再次表示願跟姑娘成家立業,共同生活。經過多次聯絡,如姑娘答應這門親事,即收下“信件”,以菸草回贈;如不同意,便把慄樹葉背合在一起送還小夥子。當男女雙方戀愛成熟時,如遇父母反對,姑娘則以樹葉包上含羞草、刺、火藥等寄與小夥子;若男方要私約女子逃婚,便以樹葉包上蕨菜尖送與女方,女方同意,便加上茅草送回。

  贈芭蕉葉包,是雲南景頗族表達愛情的另一種方式。當小夥子相中某一姑娘時便用綵線扎一個芭蕉包送姑娘。若包內夾有沙枝、野芥子葉等樹葉,則表示對愛情堅貞不渝,姑娘如同意,常以此為驕傲。如不同意,則退回。

  傈傈族、彝族 芭蕉情書

  生活在雲南隴川和盈江縣的傈傈族,男女求愛時,採用“來蘇”表達思想之情。“來蘇”是用芭蕉葉包上兩小節長短一致的茅草,表示你我差不多,一個大蒜,表示願結為一體;一枚檳榔,表示讓你含在口中,草煙,然後包上同樣內容的“來蘇”,外加芫荽,表示願和你相好,用白線表示自己是潔白的,如不同意,則把相合的樹葉背過來,外加一塊木炭。完全拒絕,則加一節辣子,原物退回男方。

  雲南鎮沅縣文帕寨彝族支系香堂人,從男女互相追求相愛開幕始,以物寄頗富詩意。當小夥子與姑娘見面相識後,如姑娘對小夥子的求愛表示同意時,就用芭蕉葉包上一個小把鹽巴,託人帶給小夥子。小夥子一旦見到此鹽巴,高興得手舞足蹈,於是就帶上定婚禮物到姑娘家去喝定婚酒。因為,綠色的芭蕉葉表示他倆年輕的生命和青春,鹽巴表示姑娘對追求她的小夥子有緣法、有感情,姑娘的父母對他們的婚事很喜歡。反之,如果姑娘不同意,就用紙或芭蕉葉包上一隻蒼蠅寄給對方。

  獨龍族 藤篾編“情”

  “搭弓”是雲南怒江州獨龍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搭弓”由男青年以藤篾編織而成。約15釐米大小,扁圓形,製作精巧,美觀別緻。當男青年相中一姑娘後,即在夜深人靜時,用“搭弓”裝上食品,掛在姑娘家門口,姑娘據“搭弓”的編制風格,猜度其人,若也有情意,即將它挎在身上,作為已有了物件的憑證。反之,則原物掛回原處,讓男方取回。

各民族傳統節日——朝鮮族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週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各民族傳統節日——布依族節慶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1、過大年

  民俗節慶入口網站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

  2、跳花會

  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舉行。"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透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

  3、祭老人房

  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民族傳統節日——布朗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155815.com   1、年節   在農曆清明後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殺年豬,全寨要宰牛,婦女們做糯米粑粑;年節的當天,晚輩都必須向家族長拜年,並準備兩份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對蠟燭、兩朵鮮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 ...

民族傳統節日——德昂族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 ...

民族大年初一春節風俗

  漢族——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裡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 ...

菲律賓民族婚姻習俗

  菲律賓各個民族的傳統婚姻風俗差異很大。一般菲律賓人多半是自由戀愛結婚。在農村則流行男青年彈吉他用歌聲向他所傾心的姑娘求愛。在戀愛中,男子多贈給女方化妝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顏色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乃屬禁忌之色。結婚儀式都在教堂中舉行。   菲律賓穆斯林人的婚姻由父母決定。男方須通知媒人向女方家庭提 ...

雲南土著民族奇異婚俗 新婚夫婦不同居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 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 意願,統稱為布朗族。      鮮花為媒   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 ...

民族的昆蟲食品

  布朗族的昆蟲食品   雲南許多少數民族有很多人喜食蟬。其中尤以布朗族食用成蟬別具情趣。捕捉成蟬,一般都選在入夏以後,由年輕的姑娘來進行。布朗族姑娘捕蟬不是聽蟬的叫聲去尋找,而是多在黃錯之後,寨子裡的姑娘們常常成群結夥去踏山,在踏實山的時候,那些白天飛累了的蟬都落在地上或灌木叢裡,並且被露水潤溼了翅膀,再也 ...

中國民族風俗

  進藏旅遊時,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風俗。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