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各民族的昆蟲食品

各民族的昆蟲食品

  布朗族的昆蟲食品

  雲南許多少數民族有很多人喜食蟬。其中尤以布朗族食用成蟬別具情趣。捕捉成蟬,一般都選在入夏以後,由年輕的姑娘來進行。布朗族姑娘捕蟬不是聽蟬的叫聲去尋找,而是多在黃錯之後,寨子裡的姑娘們常常成群結夥去踏山,在踏實山的時候,那些白天飛累了的蟬都落在地上或灌木叢裡,並且被露水潤溼了翅膀,再也飛不起來了。姑娘們就可以信手拈來。待揀到一定數量之後。回家將蟬用沸水燙死,並去其翅膀,放入小籠屜內蒸熟,搗碎,做成與沿海漁民食用的蝦醬一樣的蟬醬。經常食用蟬醬,據說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的昆蟲食品

  能以多種昆蟲入菜的,應該首推雲南的傣族。傣族食用昆蟲種類多,範圍廣,而且食用方法多種多樣。除蜂蛹和成蠶外,還食用江邊沙士裡的沙蛹、花蜘蛛、酸螞蟻、螞蟻蛋和竹蛹。竹蛹又稱象鼻蟲,是生長在野生竹中的一種甲狀蟲的蛹體。色白,長有一寸左右。有時一節竹中,可取多至數十條。取出的竹蛹先用鹽水浸泡入味。竹蛹以九至十月間最肥,有些傣族群眾常把選用出最好的竹蛹外面裹上雞蛋,用油炸成呈黃色後下酒。其特點是外焦裡嫩,被認為是最好的下酒菜。

  在傣族民間食用昆蟲最富特色的是用酸螞蟻拌成的冷盤。據說既消暑,又開胃。酸螞蟻是生長在怒江兩岸的一種黃螞蟻。因為在其腹下生有一個透明的儲酸小黃球,故稱酸螞蟻。酸螞蟻的巢都築在一種豆種植物的枝和幹上。巢是用螞蟻吐的絲狀物將植物葉子連線一起做成的,呈倒圓椎形掛在植物的枝幹上。大的螞蟻窩約有一尺左右。捕獲酸螞蟻大約在立夏以後。捕時很簡單,只要發現螞蟻的巢,順著根一刀割下即可,然用用膠泥封住螞蟻的進出口,就可將全窩捕獲,食用時將螞蟻窩頻頻搖動,使巢中的螞蟻儲酸球碰破,互相沾一起,然後破巢入盤,加鹽和辣椒拌合,即可食用。食用時酸辣可口,經常食用,有治瘴毒、殺蟲的功效,所以市場上經常有小販出售整窩的酸螞蟻。

  在傣族民間除普遍喜食酸螞蟻之外,還喜食螞蟻蛋,以蟻子作醬,周代宮廷即有之,取螞蟻蛋時,先把螞蟻趕走,然後把螞蟻蛋洗淨、曬乾,與雞蛋和一起同炒,其味比完全用雞蛋更為鮮美。當然,在民間也有直接用酸生拌螞蟻蛋做成冷盤食用的,傣族普遍喜食螞蟻,可能與其口味嗜酸有關。

  仡佬族的昆蟲食品

  誰都知道:很多昆蟲都對農業生產有害的害蟲,許多少民族食用昆蟲不僅有助於改變口味,增加食物種類,而且可以大量消滅害蟲。比如居住在貴州省的仡佬族,不但有食蟲之習,並且還專門名為“吃蟲為”的吃蟲節。

  每年農曆六月二日就是仡佬族一年一度的吃蟲節,過吃蟲節時,家家都要買肉置酒,村寨裡的男女老少,都要到田裡捉蟲,捉完蟲之後帶回家裡做成各種應時小吃,與酒肉一起同食。傳說仡佬族過吃蟲節最先始於一位名甲孃的婦女。相傳在很古的時候,仡佬 族地區連年遭受蟲災,莊稼所收無幾。甲娘望著遭蟲害的莊稼心如火焚。於是她毅然地帶領幾個孩子到田裡捉蟲,然後將捕獲的昆蟲加種佐料,做成好吃的食品,請所有的人吃。凡是吃過她加工的昆蟲按照甲孃的加工方法,做成可口的食品,任人品嚐。從此害蟲減少了,莊稼獲得了豐收。為此,甲娘受到寨老們的獎賞。甲娘把寨老們獎給她的肥豬殺了之後,宴請了全寨的父老,並訂於每年農曆二日為吃蟲節。至今仡佬族民間每年在吃蟲節時要製作油炸螞炸、膽醃酸螞炸和甜炒蝶蛹等應時小吃。

  哈尼族的昆蟲食品

  除仡佬族過吃蟲節外,哈尼族也有專門吃蟲的節日,民間稱“捉螞蚱節”時不同於平時的食用昆蟲食品,捉螞蟻節的吃蟲有很大的食用昆蟲食品,捉螞蟻節的吃蟲有很大的成份是在消除蟲害。因此,當人們捉到螞蟻的時候,首先把螞蚱撕成頭、腿、耳和翅膀各一份,然後再用木棍或竹片夾起來,插在田邊、地頭,用以威嚇那些還沒有被捉到的螞炸,使它們不敢再危害莊稼,最後才把這些撕碎的螞蚱收攏起來,回家作菜。

  當然,單純靠人邊去捉蟲滅災,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但這種活動,確實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願望。人們透過這種食俗活動,大大地開拓了人類食品來源的新領域。特別是近些年來,很多專家發現:昆蟲食品不僅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而且蛋白纖維很少、容易被人體吸收。主張應該加以開拓,而我們許多少數民族,卻在這一方面先走了一步。

各民族傳統節日——朝鮮族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週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各民族傳統節日——布依族節慶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1、過大年

  民俗節慶入口網站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過大年(即春節)。從除夕過到十五。除夕前要殺年豬、舂糯米粑粑、備各種蔬菜。雲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習慣;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須吃雞肉稀飯,民間稱血米粥。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飯前儀式,相認的雙方飯前儀式必須完全一致。年節期間還要舉行許多娛樂活動。

  2、跳花會

  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舉行。"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透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

  3、祭老人房

  布依族過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節日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為隆重,於農歷2月選兔日或虎日開祭,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民族傳統節日——布朗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155815.com   1、年節   在農曆清明後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殺年豬,全寨要宰牛,婦女們做糯米粑粑;年節的當天,晚輩都必須向家族長拜年,並準備兩份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對蠟燭、兩朵鮮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 ...

民族傳統節日——德昂族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 ...

民族大年初一春節風俗

  漢族——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裡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 ...

菲律賓民族婚姻習俗

  菲律賓各個民族的傳統婚姻風俗差異很大。一般菲律賓人多半是自由戀愛結婚。在農村則流行男青年彈吉他用歌聲向他所傾心的姑娘求愛。在戀愛中,男子多贈給女方化妝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顏色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乃屬禁忌之色。結婚儀式都在教堂中舉行。   菲律賓穆斯林人的婚姻由父母決定。男方須通知媒人向女方家庭提 ...

中國民族風俗

  進藏旅遊時,需要了解一些藏族的風俗。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嫁娶、民俗節慶、拜會尊長、拜佛,迎送賓客等等場合,通常都要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製品,長短不一,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 ...

中國民族飲食習俗

  http://www.tech-food.com 2010-10-19 中國食品科技網 1 2 下一頁 一、回族   回族在我國人口較多、分佈較廣,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主,在甘肅、陝西、貴州、青海、雲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區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區。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中葉,由阿 ...

雲南民族的植物情書

  許多少數民族都利用植物傳“情”()   中國古代流行飛鴿傳書、鴻雁傳情,也有透過煙火、狼煙來傳達戰爭情報,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風俗下,毫無意義的事物也會被賦予特定的意義。在很多少數民族的習俗裡,有些植物也被賦予了傳“情”的功能。   景頗族 樹葉情書   傳樹葉情書,是雲南景頗族表達愛情的通訊方式。景頗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