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玉茶因產於雲南紅河州綠春縣騎馬壩鄉哈尼山寨瑪玉村而得名。該村地處紅河州境內省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黃連山腹地,山巒起伏,巖壑幽深,碧水常流,高溼低溫,土質肥沃。山頂上,雲霧繚繞,古木參天;山腳下,茶園飄香,鬱鬱蔥蔥。
有道是“高山雲霧出好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賦予瑪玉茶天然的植物養分。瑪玉茶具有條索壯實、墨綠油潤、銀毫閃耀、經久耐泡、湯色如玉、清醇馥郁、回味雋永、杯不起垢等優異品質,在名茶中獨樹一幟。瑪玉茶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有機酸、多酚類、糖類、脂肪等有效成分。有除煩去膩、解渴、明日、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對人體十分有益。
瑪五條按原料等級和製作工藝分為特級和普通級兩種。特級瑪玉茶選用發育健壯、初展完整的一芽一葉瑪玉鮮茶為原料,經殺青、初揉、初幹、復揉、烘焙、揀剔等工藝精製而成。普通級採瑪玉茶一芽二至三葉,以雲南大葉茶烘青製作工藝進行加工而成。瑪玉荼由過去單一的產品發展為系列產品,有瑪玉銀針、瑪玉茶、夢之春、千里香、七葉參、炒青、綠茶、雲霧等。其中瑪玉茶曾連續三屆被評為雲南省優質名茶,瑪玉銀針被列為首屆“昆交會”指定產品。
人工種植瑪玉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而黃連山腳下早就有野生茶樹。在目前發現的上千株野生茶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生長於瑪玉村旁的一株主幹直徑為84釐米,樹高10餘米的大茶樹。這株茶樹已有1700多年的樹齡,是世間少有的茶樹王。
一般大家說的雲南玉石其實都是緬甸玉石--翡翠,只是雲南最靠近緬甸,所以最先的翡翠一般都是經過雲南流通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所以很多人把緬甸玉石習慣認為是雲南玉石了。雲南寶玉石資源儲量大、品種豐富,是業內人士公認的"翡翠之鄉"。雲南的這種資源優勢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美玉出雲南、真玉在雲南、買玉到雲南"表明雲南與珠寶翡翠的淵源十分深厚,並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同。雲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翡翠的代名詞,"雲南翡翠"、"雲南珠寶"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品牌。
獨龍玉是產自雲南怒江州滇緬邊境貢山縣的一種玉石,由於與當地獨龍族文化結合緊密加上近年來文化交流增多,在市場開始出現,礦物成分屬石英岩質玉,由於擁有和冰種飄花翡翠極為相識的外觀,從遠處觀看與翡翠幾乎分辨不出來。
可以從以下幾點區分:
翡翠的硬度沒有獨龍玉高;獨龍玉內部一般可見特徵黃色金屬包裹體;獨龍玉顏色略帶輕微灰色調,與翡翠不同,翡翠由於其粒狀交織結構光澤更好。
在雲南玉分緬玉和黃龍玉兩種,緬玉的主要產地是在緬旬,但因在雲南的保山和德宏境內加工比較多,所以很多人也認為是雲南玉。緬玉玉質比較好,傳說中的翡翠也是出自這種玉。而黃龍玉是一種新的玉石品種,稱為玉不過幾年時間,原稱為黃蠟石。當然來雲南買玉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買毛石。 ...
雲南旅遊能買玉。雲南寶玉石資源儲量大、品種豐富,是業內人士公認的“翡翠之鄉”。雲南的這種資源優勢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美玉出雲南、真玉在雲南、買玉到雲南”表明雲南與珠寶翡翠的淵源十分深厚,並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同。雲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翡翠的代名詞,“雲南翡翠”、“雲南珠寶 ...
在小說《鬼吹燈》中,陳玉樓是為了面子和自己的聲譽才去雲南獻王墓的。在《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中,陳玉樓和鷓鴣哨在湘西瓶山元代大將軍的古墓中傷亡慘重,以失敗告終,陳玉樓手底下的死了不少兄弟,作為卸山派首領的他顏面盡失,也大失人心。
陳玉樓為人仗義,愛面子,自尊心強,瓶山失敗一事一直耿耿於懷,於是才決定去雲南 ...
農曆“七月半”,又稱“鬼節”。這一天,在我們雲南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地,還有各種各樣的神秘節日呢。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窩家彝族鄉的“摸奶節”就是其中之一。
記得那是三年前的事。因為生意上的原因,我們跑雙柏的機會較多。一次,雙柏的朋友問我們:“有沒有去過窩家?”我們都說沒有。朋友說:“窩家的鬼節很熱鬧的,過 ...
三月街,又名“觀音節”。相傳唐永徽年間,觀音菩薩前來大理用白語講經說法,聽眾越聚越多,形成集市。後來因大理是中原與東南亞諸國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商口岸,商品經濟日漸發展,逐漸演變為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商貿集會。
每年農曆3月15日至21日,滇西各少數民族便紛紛前來,在蒼山中和峰下進行牲畜、藥材等土特產的 ...
格東節
格東節又稱跳神節,是一種跳神驅鬼的宗教活動。跳神活動由喇嘛寺自行組織。各寺舉行格東節的時間不一,多數寺院在藏曆冬月舉行。中甸松贊林寺(歸化寺)過格東節的時間在藏曆冬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二十六日舉行跳神預演,二十七日、二十八日進行誦經法會,二十九日正式舉行跳神活動。這天喇嘛們要帶上動物面具跳神 ...
臘月二十五是中國農曆的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五的俗稱;春節傳統習俗之一。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1]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