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鞦韆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鞦韆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鞦韆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鞦韆節漢族的節日。

  清明則鞦韆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歲,初一要拜年。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

  少數民族盪鞦韆節日習俗

  白族盪鞦韆

  白族的鞦韆與其他民族大不相同。洱源地區的鞦韆架是用12根木杆搭制而成,每邊6根。其中4根較粗,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和東西南北,12根木杆象徵一年有12個月。木杆用新布包裹,每根二丈四,上面搭上犁田用的牛檔作橫竿,拴上藤子即成了鞦韆。春節時盪鞦韆,初一立竿,立竿後首先要擺香祝酒頌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風調雨順。之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先蕩幾下以表示“開秋”。緊接著由一男童蕩玩,示圖吉祥和尊老。鞦韆蕩法各異,有單雙人蕩和男女混蕩,還有一人躺著蕩者。

  苗族盪鞦韆

  湘西地區的苗族在立秋之日舉行“趕秋節”,其中“八人秋”是趕秋節活動必不可少的。在八人鞦韆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幾句詩,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婆轉動鞦韆,表示“開秋”。苗族有個規矩,坐在鞦韆上的人必須都會唱歌。當快速旋轉的鞦韆突然停下來時,誰停在上面,誰就要唱歌。玩八人秋時,有許多人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歌唱才能,願意停在最上面,為大家一層歌喉,這不僅可以得到眾人的博彩,而且還可以得到異性的注意與愛慕。鞦韆場同時也是尋侶定情的社交場合。

  朝鮮族盪鞦韆

  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是各種節日當中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朝鮮族的鞦韆最早時只是節日的一種民俗遊戲,每逢節日,朝鮮族婦女穿上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前往場地盪鞦韆。發展到15世紀,出現了把金玲系在鞦韆之上,測量騰空直上的高度來定勝負的一種比賽。盪鞦韆現已被列為朝鮮族運動會上的正式比賽項臼。

  滿族盪鞦韆

  滿族舊俗要在清明節、端午節盪鞦韆。以前滿族人外出於丁獵時,將小孩裝在用動物皮製成的皮袋中並吊在樹上以防野獸的傷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俗逐漸變化,出現了悠車。再後來,滿族婦女為了脫身做家務,就在門的橫框上拴兩條繩子,下端系塊木板,讓小孩坐在上面蕩玩。這便是滿族鞦韆的起源和發展。滿族人關以後,盪鞦韆仍十分盛行。

  布依族盪鞦韆

  布依族秋下主要分為兩種形式:觀音秋和夾板秋。觀音秋又叫“十字秋”,由四人同時在水車形的秋上打轉,此活動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夜間在鞦韆上掛上燈籠更有一番情趣。夾板秋又叫“磨秋”,一人著地轉動秋板,另一人向上翹起做各種動作。

  納西族盪鞦韆

  納西族是在春節盪鞦韆。豎鞦韆的儀式非常隆重。除夕上午,在有經驗的木匠指揮下搭架子。按習慣,男青年伐木支架,女青年獻麻結繩,蔑匠合編竹繩。先用六根長約12米、粗70釐米的松木紮成兩個三角架,再搭一根橫木作梁。把兩根竹繩套在橫樑上,其另一梢分別結紮在一根一米五左右的硬木棒兩端,然後用兩根粗麻繩接至離地面1米處,打上結,就做成了鞦韆。鞦韆架立起的:……時間,全村老少都來慶賀,年輕的新婚夫婦,男的要在鞦韆兩端頂上插上小紅旗,女的把紅錦線繞在鞦韆繩的抓手處,還要為大家分送糖茶和瓜子等。開秋時先要清身體健康的長者試蕩,預示著全村大吉大利,繁榮昌盛。鞦韆可單蕩、雙蕩,以蕩的時間長短和蕩繩高低評判優勝。鞦韆於正月二十日卸下,秋繩分贈給在蕩秋中出力最多的男女青年,以示鼓勵。

  怒族盪鞦韆

  怒族有“轉秋”的習俗。“轉秋”是由兩根粗壯結實的木柱支撐著一個轉子,轉子上有四個方向不同的鞦韆。每個鞦韆可坐十二三個人,轉秋的旋轉動力靠每個鞦韆的擺動產生。轉秋時以蕩得最高者為勝,獲勝者將榮為本寨的英雄。

鞦韆節是什麼意思 盪鞦韆是哪個節日的活動

  鞦韆節是什麼意思

  鞦韆節釋義:清明節的別稱。清明節的別稱叫做鞦韆節,元明清三代把清明節定為鞦韆節,鞦韆的歷史非常古老,早在古時候就有用樹枝綁上粗繩製作的鞦韆,深受皇宮的嬪妃公主喜愛,後來就流行這種稱呼。

  盪鞦韆是哪個節日的活動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鞦韆節盪鞦韆的原因

  民俗專家介紹說,“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清明節有“盪鞦韆”的習俗,民俗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在勞動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

  傳說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衝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遊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民俗專家表示,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為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藥物解鬱的好方法。

  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裡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鞦韆,諧音“揪著遷移”,最早的鞦韆多以樹丫為架,然後拴上彩帶即可,而後發展成各種繩索+踏板式的鞦韆。“盪鞦韆”以唐代最為普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成清明節的重要習俗。

  清明節還有哪些別稱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的“清明”二字作何解

  清明,顧名思義是清澈明朗的意思。清明節在每年公曆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此時大地春回,天朗氣清、草木繁茂,的確令人耳清目明。

  我國有多少個民族過清明節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北方的滿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錫伯族,南方的壯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納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與漢族相比,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更隆重。比如,壯族人祭掃祖先陵墓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飯、肉、香燭、紙幡等;土家族在清明節要上墳掛青,家裡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

鞦韆節還是什麼節 鞦韆節又指哪一個節日

  鞦韆節還是什麼節 鞦韆節又指哪一個節日

  清明節。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置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將“盪鞦韆”列為表演專案,後來吊秋又被列為比賽專案。

  鞦韆這種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民俗活動,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躍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蘊涵豐富內容的標本。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置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專案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專案。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專案。

  鞦韆比賽規定,只限女子參加,分設單人、雙人和團體賽,專案分高度比賽和觸鈴比賽。高度比賽以在規定的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來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以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內運動員觸鈴的次數來計算成績。比賽場地為20米×8米的長方形平坦地面,鞦韆架高12米,起蕩臺高1.3米。在高度比賽中,選手均有6次試蕩機會,而在觸鈴比賽中則只限1次。

  鞦韆運動不僅是一項精彩的競賽運動,更能夠鍛鍊人的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同時,它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盪鞦韆可以使人心曠神怡,鍛鍊身體和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常見於幼兒園、小學的操場旁,或公園、遊樂園中。

  2012年5月12日,在韓國麗水世博會的能源公園裡,園內的“能源鞦韆”能將盪鞦韆的行動轉換成能源,遊客一邊盪鞦韆一邊休息的同時,能使鞦韆頂端的八音盒演奏出優美的音樂。

  盪鞦韆技巧:

  人在盪鞦韆,越蕩越高,說明機械能是不守恆的而且是不斷的增加。那麼這個機械能的增量是來自何處的呢?

  我們在盪鞦韆時,如果人站在鞦韆上不動,盪鞦韆的運動類似於單擺的運動。當鞦韆從最低點盪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系統的動能轉化為系統的勢能,當鞦韆從最高點蕩回到最低點時,系統的勢能又轉化為系統的動能,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恆,鞦韆將做等幅擺動。如果要讓鞦韆越蕩越高,就必須藉助外力,自己盪鞦韆,就沒辦法藉助外力了,系統也就無法從外界獲得能量。只有透過盪鞦韆的人自己與繩子的內力做功將自己的內能轉化為系統的機械能,而人的內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鞦韆上站起或蹲下來實現。但當人盪到平衡位置時,雙手用力拉繩,則繩以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拉人。此力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使人突然起立,人在此時重心將上移。系統的重力勢能增加。此時切向速度未變即動能未變,系統的機械能增加。當鞦韆從最低點盪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慢慢下蹲,相比於站著,重力對重心的做功會少一些,減少勢能的消耗。當人升至最高點時在迅速站起。使重力勢能增大。當鞦韆由最高點蕩回到最低點時慢慢下蹲,使其重心下降,此時重心的位置下降,此過程重力仍然做正功。則在一個週期中重力始終做正功。這樣,盪鞦韆的人就可以將自身的內能轉化為鞦韆的機械能。

  總之,盪鞦韆的人應在鞦韆運動到最低點時迅速站起,然後慢慢下蹲,當鞦韆盪到最高點時,再猛然站起,過了最高點後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點時再猛地站起,以後重複上面的動作,即鞦韆越蕩越高。


蘆笙是哪個少數民族節日

  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的節日。   蘆笙節一般以坡會的名稱命名各地蘆笙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原因是有的來源於古理古規的吉日,有的來源於慶豐收,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說。蘆笙會時,附近市縣方圓幾十公里的人都來赴會,人山人海,笙聲如潮。人們圍成一個個圓圈跳蘆笙,小夥子在 ...

關門是哪個少數民族節日

  關門節是傣族的節日,時間在傣歷九月十五日,源於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   關門節,傣語稱毫瓦薩,意為進入傳授佛法的時期,定於傣歷九月十五日。歷時三個月的傳授佛法結束的那一天便是開門節。開門節傣語稱奧瓦薩,意為走出傳授佛法時期。傳授佛法開始之日是一個節日,很有意思。一般認為,關門節和開門節源於古代印度 ...

歌婆是哪個少數民族節日 歌婆傳說是什麼

  歌婆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壯族   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日、三月初三、四月初八和五月二十日等時間舉行。   歌婆節有名“歌圩”,其中又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   歌婆節傳說   初唐時有個叫劉三姐的著名 ...

有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節日及風俗

  有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我國共有56個主要的民族,在這些民族中,很多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節日。其中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舊曆新年,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傣族的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三歌會,男人節,隴端節,陀螺節,花朝節,吃立節,螞拐節。東鄉族 ...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56個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的節日豐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節、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   56個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 ...

鞦韆這天還是什麼節日 鞦韆的風俗有哪些

  鞦韆節這天還是什麼節日   鞦韆節是清明節的別稱,出自於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起源於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後來在春秋時期傳入了我國中原。   古時候的鞦韆大多都是利用強壯的樹枝,在它的枝幹上分別套下兩根粗繩,在粗繩的下端繫上一塊木板。由於製作十分簡易,還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它也深受老百 ...

三月三歌是哪個民族節日 三月三歌是什麼族的節日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歌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壯族。三月三是多個少數民族的節日,但壯族將其稱為歌節。又稱“三月歌圩”,是壯族的一年一度的傳統歌節。   傳說:   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   傳說1   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   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