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節氣裡的驚蟄是打雷驚醒了冬眠的動物的意思。
2、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交節。驚蟄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
3、驚蟄後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甦,是梨、桃、李等落葉果樹的開花抽梢期和柑橘、楊梅等常綠果樹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園年週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
4、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程序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農曆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節氣的含義
一、農曆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The Waking of Insects),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
漢初以前 立春-啟蟄-雨水-春分-穀雨-清明
漢景帝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啟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歷的時候。
二、驚蟄節氣的含義
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二月初一前後(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
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互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二十四節氣驚蟄怎麼讀
驚蟄的意思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讀jīng zhé。在漢語中蟄的讀音有zhē或zhé兩種讀法,當讀作二聲zhé的時刻,是名詞,是當讀作zhē的時刻是動詞,是叮咬的意思,如被蜜蜂蟄了、被蠍子蟄了。
驚蟄節氣基本資訊
中文名稱:驚蟄
外文名稱:The Waking of Insects
別名:啟蟄
代表寓意:天氣回暖,春雷始鳴
屬性: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日期:3月5日-3月7日黃經:太陽到達黃經345度
氣候特點:氣溫回升,雨水增多,乍寒乍暖
所屬季節:春季
時間點:二月初一前後(公曆3月5-6日)
前一節氣:雨水
後一節氣:春分
風俗活動:祭白虎、打小人
風俗食物:“炒蟲”、生梨
農事活動:防病蟲害
養 生: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
三 候:桃始華;黃鸝鳴;鷹化為鳩
屬 性:24節氣之一,干支歷卯月的起始
節氣驚蟄是什麼意思
和其他節氣相同,驚蟄日期也和農曆沒有必然聯絡(2016年為正月二十七)。
每年3月4日——7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勢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幹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驚蟄有哪些民俗習俗
“打小人”驅趕黴運
“打小人”在廣東和香港地區比較流行,通常在驚蟄這一天流行打小人,打小人並非詛咒,而是另外的一種祈福形式,求一個心裡安慰,打小人的最佳時間是驚蟄日傍晚七點,地點則一般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香港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在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勝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點香燭,將紙小人放在磚頭上,手執一隻舊鞋,口中唸唸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地走……”。手起鞋落打得拍拍響,再放入元寶盆燒為灰燼。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吃梨
古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在陝西、山西及蘇北一帶流傳有“驚蟄吃個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驚蟄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後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驚蟄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驚蟄是什麼意思啊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蟄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自然節律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據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 ...
小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小暑啥意思?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
小暑 ...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節氣的含義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 ...
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
驚蟄讀“[jīng zhé]”,其意思是“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解釋含義為,動物在冬日的時候蟄伏,到了春天便出來活動,故稱“啟蟄”,另外,這個時候會有春雷,驚醒蟄伏的動物,便為驚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代表寓意天氣回暖,春雷始鳴,氣候特點是雨水漸多,乍寒乍暖,在3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 ...
1、番茄、辣椒、茄子、黃瓜:驚蟄節氣時大棚蔬菜開始定植,像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開始投入生產,越冬溫室的黃瓜、西葫蘆、番茄要開始追肥、澆水並加強病蟲害防治等,此期是爭取產量和效益的關鍵時期。
2、西瓜:驚蟄節氣時地膜或露地春提早栽培的西瓜,也要開始在小拱棚內育苗,苗齡30天左右。此期育苗仍要注意溫度 ...
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二十四節氣(24solar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