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魯迅吶喊裡的諷刺手法如何體現

魯迅吶喊裡的諷刺手法如何體現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吶喊》中所諷刺每個人,甚至是每一件事,都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找到影子,讓當時麻木而不自知的民眾們對號入座。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的關鍵就在於其所諷刺的所有物件都是真實存在的,都來源於民眾的現實生活。《吶喊》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將那些隱藏在平常現實生活現象中的醜陋本質,用一種藝術性地方式揭示出來了,這也是當時生活真實性的一種十足表現。

魯迅文中帶諷刺的句子

  1、還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即使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而時時撫摩自己的凝血,覺得若有花紋,也未必不及跟著中國的文士們去陪莎士比亞吃黃油麵包有趣。——魯迅文集《華蓋集》中的《題記》

  2、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魯迅 《狂人日記》

  3、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魯迅《藤野先生》

  4、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魯迅《故鄉》

魯迅小說裡睡覺大字型的是誰

  阿長,漢族人,1860年出生於浙江紹興東浦大門,魯迅稱她為長媽媽,是浙江紹興東浦大門人。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同時是魯迅小說《故鄉》中阿長的原型。從長媽媽的身上,可以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魯迅吶喊的思想內容

  《吶喊》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

文明禮儀三句半諷刺手法

  客人到家我倒茶,眾人面前要大方,唱歌跳舞不扭捏,真不賴。文明禮儀伴我行,品格高尚做棟樑,我們大家齊努力,都能行。深圳都市真熱鬧,車流不息滿街跑,交通事故血教訓,真不少。開上摩托真叫帥,不戴頭盔有危害,十次車禍九次快,玩完。交通法規條文明,人行車道分得清,各行其道交通暢,太平。 ...

諷刺手法描寫一個人

  諷刺手法描寫一個人的方法如下:   1、表達自己所描寫的人的相反面。諷刺手法為一種修辭手法。表達的言辭或情景與所表達的表面意思與其本意相反。   2、用於表達物件的缺點和可笑的地方。常採用誇張或反諷的方式,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用譏刺和嘲諷筆法描寫落後的事物,有時用誇張的手法加以表達,以達到貶低的效果。   ...

魯迅吶喊與彷徨出自哪個小說集

  《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說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   《彷徨》收錄1924年的《祝福》、《在酒樓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獨者》、《傷逝》、《離婚》等,共11篇。《彷徨》雖然反映了魯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悶,更多的注意了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掙扎 ...

魯迅吶喊賞析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 ...

關於魯迅吶喊小說的有關資料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至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說。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說《不周山》(後更名為《補天》),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   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 ...

魯迅吶喊什麼時候做的

  魯迅吶喊是青年時期寫的,本書貫穿著充沛的反封建熱情,“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本書以卓越的藝術語言,嚴格的現實主義形象,巧妙的藝術構思,一篇又一篇新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寫出了整整一個時代。   《吶喊》是199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主要講述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