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魯迅哪篇文章有提到烏鎮

魯迅哪篇文章有提到烏鎮

  魯迅的《阿Q正傳》和《祝福》都提及到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群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魯迅哪篇文章最短

  魯迅的最短篇文章是《孔乙己》。

  《孔乙己》簡介:

  《孔乙己》是魯迅所寫的短篇文章,孔乙己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該作品中的主人公。文章發表於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2篇白話小說。同時有沈正鈞1998年新編自該作品的越劇,共4幕7場。選自《吶喊》。據魯迅1919年3月26日所作的《附記》,本文作於1918年冬天。

魯迅的哪篇文章屬於議論文

  1、《論雷峰塔的倒掉》,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新聞與《白蛇傳》的民間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借雷峰塔的倒掉,讚揚了白娘娘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戰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人民的殘酷本質,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道者,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的心情。到了該文最後,讀者好像看到了魯迅“幸”法海之“災”,“樂”法海之“禍”的神情。

  2、《拿來主義》,寫於1934年6月4日。魯迅在文中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瞭應該批判繼承和借鑑文化遺產及外來文化。文章深入淺出、淺顯易懂、耐人尋味。


拿來主義出自魯迅先生文章

  出自魯迅雜文《拿來主義》。   這篇文章被收錄在魯迅先生的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中。《拿來主義》 發表於1934年6月4日,作者魯迅。內容中批判了當時國民黨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闡明瞭應該批判繼承和借鑑文化遺產及外來文化的論點。文章深入淺出、淺顯易懂、耐人尋味。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文章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2、《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為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所作。此文透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文章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2、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文章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句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在朝廷裡做高官就應當心繫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   2、《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 ...

朝花夕拾裡的活無常出自文章

  《朝花夕拾》裡的活無常出自的文章是:《無常》;   《無常》是魯迅在1926年7月撰寫的文章,發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諷刺,後收入文集《朝花夕拾》;《無常》透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 ...

閱讀一本書和一文章什麼不一樣

  讀書和讀文章都是閱讀,沒有本質的區別,書也是由一篇篇文章組成的,只是一個屬於長時閱讀,一個屬於短時閱讀。多讀書有許多好處:   1.多讀書就能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就像是吃飯睡覺一樣,經常讀書就成為一個固定的學習習慣,一段時間內不讀書就會空落落的。用讀書來填補自己空虛的精神世界。   2.多讀書可以增加知識量 ...

讀了天窗這文章什麼感受

  讀了天窗這篇文章的感受:《天窗》這篇百文章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作者茅盾透過這扇天窗看到了在傾盆大雨中的世界。本文呈現了茅盾筆下的鄉下,只有木板窗和天窗,關上就地洞似版的黑屋子,孩子們每天望著天窗引發無限遐想。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