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魯迅雪賞析

魯迅雪賞析

  魯迅《雪》賞析:

  1、《雪》是魯迅散文詩集《野草》中最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寫細緻生動,用詞準確。

  2、《雪》描寫了江南與北方的雪景,並在對比中體現出作者的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溫潤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稱讚的還是在孤單的境遇下獨自抗爭的北方的雪。表達了作者對冷酷黑暗的社會強烈的不滿和無比憤慨的感情,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讚頌和同黑暗勢力作堅決鬥爭的革命情懷。

  3、《雪》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例如,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後,用了一個峻急的“但是”,轉入對“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並不需要轉折,可加上這個“但是”之後,情感的傾向性更加明顯了。

  4、《雪》的作品特色,借景抒情,文章寫南方的雪“滋潤”,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南方的雪“美豔”,朔方的雪單調;南方的雪熱鬧,朔方的雪冷寂。南方的雪和平恬靜,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美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在被撞的戰鬥中得到昇華。

沁園春雪賞析

  1、賞析: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詩詞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園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這首詞一直是眾人的最愛,每次讀來都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藝術追求含蘊,詞中別有洞天。 這首詞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卻並非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它隱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納著無盡的玄機。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詩人所思所想的真實流露,是詩人對許多重大問題給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摯、寓意之深遠、哲理之精闢,令人拍案叫絕。

  2、《沁園春雪》原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賞析

  1、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裡,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於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2、上片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

  3、“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三句總寫北國雪景,把讀者引入了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北國風光”是上片內容的總領句。“千里”“萬里”兩句是交錯說的,即千萬裡都是冰封,千萬裡都是雪飄。詩人登高遠望,眼界極為廣闊,但是“千里”“萬里”都遠非目力所及,這是詩人的視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擴充套件,意境更加開闊,氣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靜,“雪飄”舞姿輕盈,靜動相襯,靜穆之中又有飄舞的動態。

  4、“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望”字統領下文,直至“欲與天公試比高”句。這裡的“望”,有登高遠眺的意思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顯示了詩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意興。“望”字之下,展現了長城、黃河、山脈、高原這些最能反映北國風貌的雄偉景觀,這些景觀也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長城內外”,這是從南到北,“大河上下”,這是自西向東,地域如此廣袤,正與前面“千里”“萬里”兩句相照應。意境的大氣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惟餘莽莽”“頓失滔滔”分別照應“雪飄”“冰封”。“惟餘”二字,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頓失”二字,則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聯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這四句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為具體更為豐富的直覺,更顯氣象的奇偉雄渾。

  5、“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描寫,都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加上“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句,表現“山”“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山”“原”都是靜物,寫它們“舞”“馳”,這化靜為動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躍動,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躍。。

  6、“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寫的是虛景,與前十句寫眼前的實景形成對比,想像雪後晴日當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氣象。雪中的景象在蒼茫中顯得雄偉,雪後的景象則顯得嬌豔。“看”字與“望”字照應;“紅裝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裝,形容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豔麗景象。“分外妖嬈”,讚美的激情溢於言表。

  7、下片由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並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作者偉大的抱負及胸懷。

  8、“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可謂承上啟下,將全詞連線得天衣無縫。“江山如此多嬌”承上,總括上片的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給人嚴絲合縫、完整無隙的感受。祖國的山河如此美好,難怪引得古今許多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爭著為統一天下而奮鬥。一個“競”字,寫出英雄之間激烈的爭鬥,寫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繼崛起和衰落的經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為之傾倒的姿態,並揭示了為之奮鬥的動機。

  9、“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以“惜”字總領七個句子,展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詩人於歷代帝王中舉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開一幅幅歷史畫卷,使評論得以具體形象地展開,如同翻閱一部千秋史冊,一一加以評說。一個“惜”字,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並不是一概否定。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之意。“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10、“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俱往矣”三字,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畫龍點睛之妙。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來帶領。“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這震撼千古的結語,發出了超越歷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壯志。那一刻思接千載,那一刻洞悉未來,那一刻豪情萬丈,那一刻傲視古今。

  11、《沁園春·雪》突出體現了毛澤東詞風的雄健、大氣。作為領袖毛澤東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負,與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發生同構,作者目接“千里”“萬里”,“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12、全詞用字遣詞,設喻用典,明快有力,揮灑自如,辭義暢達,一瀉千里。全詞合律入韻,似無意而為之。雖屬舊體卻給讀者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單是從詞境中表達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達系統的詞語,鮮活生動,凝練通俗,易誦易唱易記。


魯迅吶喊賞析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誌, ...

魯迅的寫作背景

  《雪》這篇文章寫於1925年1月,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正是春暖花開,然而,北方還處於一片寒冬之中。魯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反動勢力猖獗,鬥爭極其激烈。面對黑暗的現實與冷酷的季節,魯迅將自己的心境寫入文中,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精神,去尋求“革命的破壞者”,去爭 ...

魯迅中運用的修辭手法

  魯迅《雪》中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排比是一種修辭手法,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和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段落並排(兩段即可),達到一種加強語勢的效果。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 ...

湖心亭看賞析

  1、此篇是張岱小品散文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稱字字珠璣。此文篇幅雖小,意境卻闊大表達的情緒也異常幽遠,從此也可以見出小品文的審美意趣。   2、文章開頭簡單地交代時間與地點,接著便切入描寫的物件雪大雪三日,自有許多可以值得寫的景緻,作者卻未像施耐庵在《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樣 ...

陽關賞析

  這是一篇充滿歷史滄桑感、民族自豪感和理性思辨的散文。   作者寫陽關,不是一般的探幽訪勝,不是單純的詠物抒懷,而是藉助陽關這一歷史遺蹟來折射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作出的貢獻,來追尋中國古代文人曾經經歷過的生命體驗。因此,作者筆下的陽關,已經超越了陽關本身的意義,從而進入了人生、社會和歷史等更加廣闊的領 ...

宿芙蓉山主人翻譯賞析

  1、譯文:當暮色降臨山蒼茫的時候就越來越覺得路途遙遠,當天氣越寒冷茅草屋顯得更加貧窮。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   2、賞析:   這首詩的遣詞造句頗見功力。用“蒼山”對“白屋”,山是蒼色,屋是白色,二者遙相映照,便構成一個銀白蒼茫的世界。再以“遠”和“貧”真(這裡的“貧”是 ...

魯迅作品生命之路賞析

  魯迅人文思想濃郁,寓意深刻。這篇短文,作者詮釋了人存在的意義,那些邪惡,在被正義打到之前,你可以以任何角色生存,但正義最終是正軌的人生之路,那些為正義而戰死的少數人,並不要為他們悲哀,因為他們的正義的靈魂拯救了那些迂腐墮落的人,激勵著他們前仆後繼勇鬥邪惡。雖然現在有一部分人還沒沒有完全明白,但作者堅信有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