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三朵節是農曆二月初八。
麗江三朵節:中國雲南的納西族別具風格的祭祀性節日,叫“三朵節”,也叫“三多節”。“三朵節”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護神的盛大節日,也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該節源於白沙玉龍村的北嶽廟會,納西語為“三朵頌”,即“祭三朵”。
麗江三朵節是農曆二月初八。
麗江三朵節:中國雲南的納西族別具風格的祭祀性節日,叫“三朵節”,也叫“三多節”。“三朵節”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護神的盛大節日,也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該節源於白沙玉龍村的北嶽廟會,納西語為“三朵頌”,即“祭三朵”。
農曆二月八“三朵節”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護神——“三朵神”的盛大節日,也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該節源於白沙玉龍村的北嶽廟會,納西語叫“三朵頌”,就是“祭三朵”。
“三朵”是納西族的本主神靈和最高保護神,傳說是騎白馬、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的戰神,常常顯聖,保護著納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納西人信奉。人們也認為“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忽必烈南征大理過麗江時,敕封“三朵”為“大聖雪石定國安邦景帝”。因傳說三朵是屬羊的,故每年二月八和八月第一個羊日,用全羊牲來祭祀。廟會期間,不僅遠近的納西人蜂擁而至,鄰近的其他民族也來進香,甚至遠方的藏族也來朝拜。信眾之多,香火之旺,皆在麗江所有寺廟之上。
關於“三朵”的傳說很多,其中有個傳說中說,有個很能幹的獵人,天天帶著獵犬上玉龍山打獵。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屬羊,她在雪山看見一塊怪異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將,但又非常輕,一隻手便能把它托起。獵人十分驚奇,順便把它背下山來。走到山麓,獵人放下雪石,抽袋煙又背,可是哪裡背得動,好像生了根似的,任怎麼使力也紋絲不動,人們以為是神的化身,便就地建祠供奉。從此後,人們屢見一位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跨白馬的神將顯聖:打仗時,他帶領兵馬助戰;有火災,他從雲霧裡降雪滅火;瘟疫流行,他乘風驅散瘴氣;發生水患,他在夜間帶著白衣人來疏導……於是把他尊為保護神“阿普三朵”,每年一次祭,求他佑護。
還有一個傳說:從西邊加寬地遷來三兄弟,長兄阿吳瓦住在玉龍山西坡太子洞,二兄剌開剌胡住拉什壩納古瓦山上,三朵神是老三,也曾住雪山西坡可索羅懸崖中,後又來到這裡。他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跨白馬,曾對一個國王說:“你每天供獻我三隻獸,會享大福。”國王照辦,卻久不見大福來臨,王后埋怨說,家畜都供獻完了,福在哪裡?三朵出現了,他說:“我打算讓一半天下尊你為國王,為什麼私下怨我?我要回玉龍山去了,供獻的東西加倍還你。”說完,國王供獻的家畜、錢幣都還來了,還比原來多了十倍,可是這個王國卻一天天弱下去了;這同時,三朵又託夢給麗江的麥琮,說:“麥琮,我是三朵,從北方來幫你作戰,你是正直的南方人,有使你的王國受福的願望,切勿三心二意!”說完就化成白麝消逝了。此後,麥琮每上戰場,總有一個白色勇將助陣,一打勝伏,就有風雨,又什麼都看不見了。平時,三朵也秘密幫助麥琮。麥琮打獵,常見一隻白麝在玉龍山時隱時現,卻捕捉不到。一天,他的獵犬圍著一塊白石頭,人們把它抬起,石輕如紙,下到半山,又重得抬不動。獵者拿米飯供獻,禱告要它變輕,果又變得很輕,到山下現在蓋廟的地方,又抬不動了。
在麗江生活久了,看少數民族真是快樂的民族,遇上一個節日,就要盛裝聚會,載歌載舞,國定節假日就別說了,漢族傳統的、少數民族的大大小小節日,逮著就過,連個“三八”婦女節,古城新城大街小巷也都人山人海。三朵節期間,春光明媚,桃紅李白,菜花嫩黃,更是麗江踏青遊春的好時候,所以除祭拜活動外,人們還郊遊野餐,舉行賽馬、對歌、跳舞比賽等文娛活動和集市的物資交流;還要到離廟不遠的玉峰寺觀看那株著名的“萬朵茶花”。
三多節為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納西語叫“三多頌”,源於白沙玉龍村北嶽廟會,是納西族法定民族節日、納西族傳統節日、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護神的盛大節日。
開展三多節活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納西族及滇西北區域各民族共同參與,別具風格、極其隆重、極具影響力的大型民族文化盛會,是納西族的標誌性節日。
“三多”是納西族的本主神靈和最高保護神,傳說是騎白馬、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的戰神,常常顯聖,保護著納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納西人信奉。人們也認為"三多"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三多,是納西族信奉崇拜的戰神,也是納西族的護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