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黃龍戲

黃龍戲

  黃龍戲,吉林省地方劇種,是農安縣創作的地方戲曲新劇種,因農安曾是遼代有名的黃龍府而得名,黃龍戲產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後在實踐中,充實了刀馬旦、老生和老旦。音樂主要分生、旦、醜行當唱腔、表演及化妝、服裝等基本上依照京劇的路子。 黃龍戲誕生於1959年,她是以東北皮影 戲音樂為基調。並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新劇種。1958年12月,農安縣文化主管部門根據吉林省文化局關於創地方新劇種的指示精神,決定建立本地戲曲劇種,1959年1月編演了大型劇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時獲好評,新劇種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黃龍戲。

  自上世紀80年代 初到90年代中期,由農安縣劇團排演的《無事生非》、《風雨菱花》、《魂系黃龍府》、《鷹格夫人》等大型劇目,曾在中國第二屆戲劇節、全國地方戲曲匯演,布拉格國際舞臺美術展覽活動中共獲20個獎項,黃龍戲因此而聲名遠播。

農安縣的一張“名片”-黃龍戲

  黃龍戲是吉林身漢族地區的一種戲中,黃龍戲產生起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種,後來實踐中充實了刀馬旦、老生與老旦。黃龍戲也是屬於農安客觀存在地方的戲劇種,那麼,大家對於黃龍戲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黃龍戲溯源

  黃龍戲誕生於1959年,她是以東北皮影戲音樂為基調,並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群眾基礎的新劇種。1958年12月,農安縣文化主管部門根據吉林文化局關於創地方新劇種的指示精神,決定建立本地戲曲劇種,1959年1月編演了大型劇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時獲好評,新劇種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黃龍戲。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由農安縣劇團排演的《無事生非》、《風雨菱花》、《魂系黃龍府》、《鷹格夫人》等大型劇目,曾在中國第二屆戲劇節、全國地方戲曲匯演,布拉格國際舞臺美術展覽活動中一共獲20個獎項,黃龍戲因此而聲名遠播。

  黃龍戲的特色

  1、黃龍戲的內容主要反映遼金時期歷史人物在黃龍府一帶的活動,聽起來字正腔圓,有板有眼,極具表現力,其中四大劇目《魂系黃龍府》、《大漠鐘聲》、《聖明樓》、《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國獲大獎,也是其代表作。

  2、黃龍戲是具有民族性、傳承性、地域性、綜合性的地方傳統戲曲劇種,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被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龍戲的傳承

  為了傳承和弘揚黃龍戲,使黃龍戲為廣大群眾所熟識,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黃龍戲的發展,發掘和培育人才,2013年8月30日晚,農安縣黃龍戲傳承保護中心組織舉辦了第四屆黃龍府文化藝術節。同時,農安縣為使黃龍戲這一特色文化得以不斷傳承、發展和弘揚。每年組織“送黃龍戲下鄉”100場次,透過開展“黃龍府文化名人評選”、制定政府文學藝術獎勵基金、成立黃龍戲傳承保護中心等,有效促進了黃龍戲的發展繁榮。

  目前,農安縣自行創排的《魂系黃龍府》、《聖明樓》、《兀朮與鷹格》、《恩怨長山屯》、《不上線放鵝》、《搬家》等優秀作品屢獲國家級大獎,深受老百姓歡迎。2013年9月份,投資1億元的縣文化活動中心正式實現功能化,全面開放使用。其中,7400平方米的黃龍大戲院將作為黃龍戲發展的主場劇場,解決了黃龍戲劇團長期沒有活動場地的問題。黃龍戲這一獨特的地方戲種也一定會在黃龍府厚重文化土壤的滋養下,綻放出更加炫美的花朵。

獨具特色唱腔的吉林黃龍戲文化

  黃龍戲是吉林省漢族地方一種比較流行的戲曲劇種,也是農安縣一個創作的地方戲曲的新劇種。黃龍戲文化歷史也非常悠久,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漸漸地被我們人類遺忘。那麼,大家對於這種獨特的唱腔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吉林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黃龍戲的輝煌期

  1989年,黃龍戲在主奏樂件上進行了改革,黃龍琴誕生了。同時,由王福義創作的大型歷史劇《魂系黃龍府》登上了吉林省首屆藝術節的舞臺,囊括了本屆藝術節的各項大獎,一舉奪魁,並驚動了國內戲劇界的專家、學者,他們從全國各地雲集黃龍府,在這裡召開新興劇種研討會。中國劇協會長郭漢成說:“黃龍戲在劇種建設上確實有了一個了不起的飛躍,黃龍戲在全國只有一家,它不僅是農安的、長春的、吉林的、更是我們民族的、國家的!”郭老為黃龍戲揮筆題詞:“民族瑰寶”並給予極高讚譽。

  黃龍戲的藝術特色

  唱腔:黃龍戲的唱腔音樂屬於板腔體式,可以分為南腔和北腔兩種。其中南腔以吸收遼寧、冀東影調的成分較多;而北腔則以吸取吉林、黑龍江影調的成分為較多。黃龍劇在當時創腔的時侯,採用了以下三種辦法:一、對皮影戲音樂中原有的曲調,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儘量加以利用;二、對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樂形象的曲調,則主要吸收東北大鼓、單鼓和其他民間音樂來加以補充;三、對戲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戲音樂中又無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則採用從京劇、評劇等大劇種中借鑑、吸收。

  在黃龍戲的發展實踐中,最終逐漸形成了慢板、慢三眼平板、快平板、流水板、滾板、散板、搭調、尖板、溜板、鎖板等諸多不同的板式。黃龍戲又根據傳統的稱呼區別,按唱段與感情,分為思量出子、惆悵出子,歡喜出子、誇獎出子、悲調、數落唱、疊落唱;按照各劇種的字數、音節、轍韻的不同,又分為五字賦、七字錦、三頂七、十字錦、硬折、垛口句、囉嗦句等。在各種行當中,黃龍戲以老生、小花臉、花旦、青衣的唱腔個性比較鮮明。

  樂器:黃龍戲的伴奏樂器以改革高胡(領奏樂器)、四胡、三絃為主,另有二胡、中胡、揚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嗩吶等。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據皮影戲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板代替原來的蟒皮,使得發音既保持了高胡的響、亮、脆的特點,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點,伴奏效果較好。黃龍戲的打擊樂器與評劇的武場伴奏的樂器基本相同。

  表演:黃龍戲的表演上主要是借鑑京戲和評劇的表演程式,並從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中提煉了不少表演動作,使得其在表演、音樂、服裝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形成了本劇種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員。

  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黃龍戲的表演、唱腔、曲白都有著對遼金歷史、東北文化尤其是吉林文化、民間戲曲等多方面的承載與演繹。然而,與它豐富的價值和獨特的魅力相比,當前的研究其實還僅限於表面的感受點評,深入系統的研究尚未進行,而在黃龍戲現在這個前途未卜的力圖復興期,這種研究顯得更為迫切。


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 ...

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 ...

四平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

宜黃

  16世紀初,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作《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後衍化為李冰次子,俗稱灌口二郎。由於官府的利用與宗教的滲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傳為隋朝嘉州太守趙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黃位於江西省東部,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