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四平戲

四平戲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秦》、《英雄會》、《九龍閣》、《陳世美》、《蘆林會》、《八卦圖》等幾十個。

  其唱腔屬於高腔系統,古樸粗放,清新悅耳,優雅動聽,句末幫腔用拖音演唱。道白使用一種介於普通話與當地方言之間的“土官話”唸誦,俗稱“講正字”。留存下來的四平戲劇本只標註輕重音符而不標註唱腔音符,無譜有調,唱腔完全以口頭方式代代相傳。

  其腳色行當在清代雍正時期已較齊全,表演上生角強調文雅,旦角要求細膩,淨角注重粗獷,丑角講究滑稽,形成四平戲獨特的表演風格。腳色表演動作有騰、挪、滾、打等,隨鼓緩急進退,不同腳色行當的手、腳動作都有規定的口訣。

  演出中保持以鼓、鈸、板鼓等打擊樂器襯托,而以鼓為主導的伴奏形式,繼承了弋陽腔“一人成聲而眾人相和”的古老傳統。四平戲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聲腔藝術形式,被戲劇史專家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

政和四平戲

  楊源是福建省政和縣的一個偏遠山村。每到農曆二月初九這天,村裡總要在祭祖之後,上演三天的四平戲。這戲雖說在全國談不上獨一無二,但在其他地方確為罕見。

  四平木偶戲仍然活躍在村裡四平戲是由明代中葉時期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成,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即現在的安徽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四平戲隨商人、官員等傳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長樂、漳州、南靖等地。清中葉後,四平腔為徽調、婺劇等所吸收,成為常用腔調之一。而作為一個曾經獨立的劇種,四平戲漸漸消失了,戲曲史的專家們也都認為它不復存在了。然而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人們卻意外在政和等地的大山深處,聽到了四平戲的那高昂粗獷、詼諧風趣的唱腔,看到在山村的古老戲臺上,年復一年地上演著代代相傳的劇目,甚是驚喜,把它稱之為“中國戲曲的活文物”。 四平戲是如何傳入政和的,老人也記不清祖上是怎麼說的了。只知道這裡上演四平戲與他們的祖先張瑾有關,只知道他們的師傅是一位早歿的12歲少年張香國。張瑾排行第八,村民們都尊稱他為“張八公”。張八公曾是唐末年間朝廷的一位武將,在平定黃巢起義中戰死,被賜封“英節侯”,葬於政和縣的鐵山鄉。正月初九是隨張八公一同戰死的一位郭姓副將的生日,八月初六是張八公的生日。每到此的前一天,楊源的村民要派人先到鐵山祭掃張八公,從墳上採來青枝,掛在英節廟內戲臺的左柱上,再於次日舉行隆重的祭祖巡遊儀式,唱上三天的四平戲,以祭奠和緬懷祖先。也只有在這時,才能看到四平戲的真正演出。

  村上的人說,四平戲曲調活潑,早年村裡幾乎人人都會哼上幾段,下田農作的村姑或是上山砍柴的小夥,都愛邊勞作邊唱,加上句末有幫腔的特點,經常出現一人高唱眾人應和的情景,那歡樂而富有情趣的場面可以讓人回味許久。如今時代變了,年輕人都時髦其他東西了,會唱的人少了,愛看的人也少了,演得自然就少。一位年已七旬的老者對我說起這事,感慨中透著幾分無奈。為此我們擔心四平戲會就此消失,可村裡的人都說不會。幾位酷愛四平戲的老藝人認為,只要有些經費,重新買些戲服,四平戲就會演得更好,愛看的人就會更多,四平戲就會有人繼承和光大。他們盼望著有關部門給予一些扶持,使這個古老的藝術重新煥發光彩。

老戲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呢?

  1

  看點一:俊俏胡歌如何演繹憨厚郭靖

  胡歌和郭靖星座不同,但同屬土相星座,星座特質上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老實本分的孩子。也都信奉腳踏實地的做人原則。不過,郭靖天資愚鈍,傻的過頭。而處女座的男同學又普遍是心思細膩如塵的憂鬱代表。早前的逍遙哥哥,太過深入人心。孝順的董永又讓觀眾認識了不一樣的胡歌。胡歌在每次選角的時候都比較成功,相信這次,也同樣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不久前突發車禍的胡歌,傳出了險些毀容的負面新聞。好在如今已無大礙,重新回到了《射鵰》劇組。究竟這個帥逍遙是如何詮釋靖哥哥的憨厚質樸呢?新版《神鵰》恐怕是他偶像明星到實力派的重要轉型作品了。


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

宜黃

  16世紀初,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作《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後衍化為李冰次子,俗稱灌口二郎。由於官府的利用與宗教的滲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傳為隋朝嘉州太守趙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黃位於江西省東部,與南 ...

宜黃

     宜黃戲,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戲劇種,江西古老劇種之一。發源於宜黃縣,起始於明末清初(1644),迄今已有近四百年曆史。形成發展於清乾隆初期(1786),興盛流傳於清嘉慶至光緒時期(1880前後),衰落於清末至民國戰亂時期(1920-1948)。舊稱宜黃班,明末清初開始專唱“宜黃腔”。清末以後,吸收了其 ...

彝族撮泰吉 人類的祖宗

  在貴州威寧縣草海西北面38公里多的板底鄉有個名叫裸嘎的彝族村寨。海拔2800米的裸嘎不但出產蕎麥和土豆,還出產一個獨特的文化事象:撮泰吉。   蕎麥養活裸嘎人的生命,撮泰吉滋養和撫慰著裸嘎人的心靈。蕎麥和撮泰吉構成了裸嘎人生活中的兩樣東西,這樣的日子已經不知道有多長了。   “撮泰吉”系當地彝語音譯,彝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