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宜黃戲

宜黃戲神

  16世紀初,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作《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後衍化為李冰次子,俗稱灌口二郎。由於官府的利用與宗教的滲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傳為隋朝嘉州太守趙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黃位於江西省東部,與南豐縣為鄰。西川灌口神作為宜黃戲神立廟前,他作為南豐儺神早在宋代已經立廟。據南豐《金砂餘氏重修族譜》記載,後梁開平二年(908),餘氏為避戰亂,從江西餘干縣遷至南豐金砂村定居,隨將遠祖餘瑤任衡州太守時崇奉的西川灌口神遷至金砂,立廟奉祀,並承祖制,世襲“驅儺”。宋代是西川灌口二郎的神化時期,南宋大學者朱熹說:當年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現今出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出來,初時封王,後徽宗好道,改封為真君。北宋首都開封民立灌口二郎神祠,皇帝敕賜“神保觀”;南宋首都杭州皇帝下旨興建二郎廟,御書“清源崇應之觀”。由於封建統治者的倡導,南豐金砂清源廟香火興旺,祈禱者絡繹不絕。金砂村位於南豐與宜黃交界邊境,宜黃鄉民常來朝拜,加之金砂大儺班常為四鄰鄉民沿門逐疫,灌口二郎信仰遍及南、宜兩縣。如南豐明永樂年間(1403—1424)重修的上甘儺廟,以及稍後的南堡、上古等儺廟都以清源(灌口二郎)為儺神,宜、南邊境的宜黃神崗,與宜黃為鄰的樂安縣東湖、羅山,與南豐為鄰的廣昌縣甘竹、赤溪等村的儺舞、儺戲也以清源為儺神。但贛西、贛西北與贛東北地區的儺舞、儺戲都不以清源為儺神。

  以儺神灌口二郎清源真君作戲神,有4方面原因:

  1、二郎神武藝高強,傳說他下水斬蛟,為民除害。現存三本有關二郎神的元明雜劇中,他都是驅邪院主(真武大帝)的部屬。湯顯祖的《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人有此聲,家有此道,疫癘不作,天下和平”。以他為戲神,能體現戲劇的逐疫功能。

  2、湯說灌口二郎“以遊戲而得道”。儺與戲本都有遊戲成分,宋代儺更具娛樂性,朱熹說:“儺雖古禮而近乎於戲”。南豐石郵儺廟就以此為門聯:“近戲乎非真戲也;國儺矣乃大儺焉。”儺與戲有不解之緣,二郎神是藝人崇敬的物件,《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開封六月二十四日灌口二郎生日時,諸色百戲藝人都要上演雜劇、舞蹈以示祝賀。這種習俗南豐上甘村一直流傳,當日,儺班弟子不僅聚會吃壽麵,而且村中連演十天大戲。

  4、二郎神宜黃弟子最為熟悉。古代各種行業都有自己的保護神,儺既有驅疫功能,又有娛人作用,儺神清源自然是宜黃戲神的最佳選擇。

  清源是南、宜周邊地區的儺神,所以清源戲神最早也產生於這個地區。但宜黃弟子有上千人,為了生存而四處演出,一些名角因各種原因加入其他聲腔戲班時,必然帶去清源信仰,這也許是後來弋陽腔和崑山腔以清源為戲神的原因。清代戲劇更為繁榮,許多地方戲曲聲腔劇種進入城市,戲班弟子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找到地位更高的老郎神(唐明皇)來充當戲神,但贛東地區仍然流傳清源儺神與戲神,如南豐南堡儺神殿裡早幾年還懸掛著清源戲神牌。

宜黃戲

  

  宜黃戲,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戲劇種,江西古老劇種之一。發源於宜黃縣,起始於明末清初(1644),迄今已有近四百年曆史。形成發展於清乾隆初期(1786),興盛流傳於清嘉慶至光緒時期(1880前後),衰落於清末至民國戰亂時期(1920-1948)。舊稱宜黃班,明末清初開始專唱“宜黃腔”。清末以後,吸收了其它亂彈的聲腔和劇目(如西皮、浙調、吹腔、撥子、南北詞等)而成為由多種聲腔綜合而成的宜黃戲劇種。主要流行地區為江西的宜黃、南城、南豐、廣昌等縣,遠及贛東北,贛南和福建閩西一帶。宜黃戲班在明朝就很出名,我國傑出戲劇家湯顯祖的劇作《臨川四夢》,最初就由宜黃班演出,並因此有“宜伶”、“宜黃子弟”之說。但那時的宜黃班先唱弋陽腔。“弋陽之調絕”,相繼興起的便是徽州、青陽兩腔的流行。不久,引進了海鹽腔,隨後佔據了江西劇壇,盛極一時。民國期間,宜黃已無專業班社存在。新中國成立後,宜黃縣為恢復這個古老劇種,於1956年定名為“宜黃戲”並正式成立專業國營“宜黃戲劇團”(1989年撤消)。“文革”時期(1966-1976年)遭扼殺,演職人員被批鬥,服裝頭飾被付之一炬。1978年後開始搶救、保護工作。2006年6月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宜黃縣位於江西中部偏東、撫州南部,氣候溫暖,物產豐富,歷史上盛產夏布、暢銷海內外、聞名遐邇。宜黃又稱“戲鄉”,早在明代中葉,就成為江西地方戲曲中心。宜黃戲以“宜黃腔”為主要唱腔。明末清初,“宜黃腔”由在南方流傳的甘肅“西秦腔二犯”演變而成。初期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種板式的“嗩吶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黃腔”廢嗩吶,改由胡琴為主奏樂器,並將“吹腔”、“二犯”兩種曲調統一,“二犯”分作四種扳式,吹腔變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廣為流傳的“胡琴腔”。“宜黃腔”產生之後,在撫州、南城、上饒、贛州等地廣為流傳,並流傳到安徽安慶一帶,它被豫劇、東河戲、旴河戲,寧河戲等所吸收,並保留“二凡”這個稱呼。老藝人稱為“宜黃調”,因其基本曲調與各地皮黃劇種的二黃腔類似,故當地人後來也稱“宜黃腔”為“老二黃”。演唱該聲腔的班社,稱為大班、老二黃、土戲。“宜黃腔”興起之後,向外省流傳,浙江紹興、北京、廣州都有宜黃腔的記載,影響很深,正如清乾隆四十九年戲曲家李調元在其《雨村劇話》所云:“胡琴腔起於江右,今世盛傳其音。……”胡琴腔的誕生,標誌著板腔音樂在南方增加了一路。宜黃腔崛起後,流行很廣,現贛劇、徽劇、祁劇中所唱的“二黃腔”(或稱南路),是直接由宜黃腔傳去的,所以宜黃腔對我國許多劇種中“二黃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宜黃戲原先專唱宜黃腔,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又從贛劇中吸收了西皮調,最後也變為皮黃戲劇種。但其傳統劇目,仍是宜黃戲多於西皮戲。

  宜黃戲的唱腔曲調主要有宜黃腔(二凡)、反調(凡字)、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等,還保留有西秦腔時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其唱腔較原始,唱腔音樂的板式結構為上下對偶格式,由一對或多對上下句的反覆形成唱段。每句唱詞為比較正規的七字句和十字句。旋律特徵為簡單平直質樸,起唱與落腔音少而聲短,以字就腔,近似口語。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結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調。曲調音域不寬,多在六度範圍之內迴旋。現宜黃戲以二犯、凡字、西皮垛子等幾種聲腔旋律為骨,以當地民歌、地方小調為肉,對一些傳統戲和現代戲的唱腔作革新,唸白採用“宜黃官話”上韻。

  京劇盛行後,宜黃腔作為京劇二黃已有很大發展和提高,而留在宜黃戲中的宜黃腔雖亦有發展,但基本保持較為原始的腔調。宜黃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大、小約有500餘種,但絕大多數已經失傳,多是以腔定本。其內容以演歷史故事為主,其曲調以唱宜黃腔居多。據已知的宜黃戲早期劇目中,專唱宜黃腔的有58種,這是現今全國皮黃戲劇目保留二黃腔最多的一個古老劇種。由於宜黃腔發源於西秦腔,同時,又因受秦腔的影響,所以在宜黃戲的基本劇目裡,傳自西秦腔的20種之多,即《清官冊》、《五雷陣》、《鬧沙河》、《藥茶記》、《三官堂》、《肉龍頭》、《松蓬會》、《寶蓮燈》、《萬里侯》、《下河東》、《奇雙配》、《雙救駕》、《雙貴圖》、《雙釘案》、《四國齊》、《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會》、《慶陽圖》等。移植於秦腔的有13種,即《雙龍會》、《上天台》、《黃金塔》、《定中原》、《鎖五龍》、《老君堂》、《五龍會》、《紫金鏢》、《蘆花河》、《飛龍傳》、《下南唐》、《五雄陣》、《錦羅帳》等。西皮戲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樓》、《江東橋》、《春秋配》等10餘出。宜黃戲的藝術古樸,表演嚴謹。有些演出劇目還保留了早期的關目和排場,如《龍鳳閣》一劇,較京劇多出《趙飛搬兵》、《抱龍登基》等場次。

  宜黃戲的表演粗獷、古樸。唱唸做打,程式嚴謹;一招一式,循規蹈矩。平時練功要求甚嚴,相傳有“腋下夾蛋,頸旁備針”之說。武將“起霸”做出的“雙手撐天”,要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分別採用“龍爪”或“虎爪”等不同的姿態。馬鞭也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區別使用,有“龍頭”、“鳳尾”數種,或木刻,或絲編,帝王則用“龍頭”鞭,稱為乘龍駒。《四圖齊》“花園點馬”一折,齊景公點馬時,鍾離春和四個女兵不用鞭代馬,卻採用元明雜劇的騎車馬,即以馬形扎於身上,隨著鑼鼓打出的馬蹄聲,應節而舞,作出某種跑馬身段,滿臺來往穿梭,效果強烈,別具一格。這種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劇種早已絕見,而唯獨在宜黃戲中儲存下來。

  宜黃戲淨角的表演大多豪放、爽直;生角的表演大多儒雅、大方。生、淨常用的身段表演有:修書、閱信(奏摺)、上(下)馬、點(吹)燈、舞劍、飲酒、升堂、坐帳等;必備基本功有“搶背”、“撲虎”、“旋子”、“克子”、“殭屍”以及甩髮動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墊步”、“跪步”等。旦角的表演大多端莊、嫻靜。常用的身段表演有:開(關)門、灑掃、撫琴、捲簾、妝扮等;必備基本功有“臥雲”、“鷂子翻身”、“烏龍絞柱”以及水袖功等。

  宜黃戲舞臺上還保留了民間燈綵和儺舞的表演,如《萬壽圖》的“三星獻壽”和《賣花女》的“跳判”,都有儺舞的演法。演出時,福、壽、財三星都戴面具,手持魁筆、壽幛、元寶等物,蹣跚而舞,喜氣洋洋,古色古香。判官不戴面具,全身穿戴臃腫,肥臀突肚,紅袍烏靴,象筒尖鈔,隨著鼓點左跳右跳,熱鬧非凡。有時口中還噴出火焰,火星飛濺數遲遠,絲絲有聲,氣氛強烈,歷來為鄉村觀眾所喜聞樂見。宜黃戲的表演藝術因為劇種的衰落,已經失傳了不少。

  1957年宜黃縣成立宜黃戲專業劇團後,進行了大量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工作,使能夠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達70多個。同年,宜黃戲赴省彙報演出了《龍鳳閣》、《奇雙配》、《硃砂印》、《攔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劇目。1958年,中國唱片公司將《奇雙配》中李奇“哭監”和《孫氏祭江》中孫尚香“祭江”唱段錄製成唱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八仙飄海》、《賣梨招親》、《陳琳拷寇》、《齊王哭殿》、《思春》等,在省、市匯演時都受到獎勵。同時,還移植了《蘆蕩火種》、《奪印》,自編了《第一爐銅》、《焦裕祿》、《革命女兒》、《送郎當紅軍》、《表》、《兩篇作文》、《山城春曉》、《兄弟,開槍吧》等現代宜黃戲。宜黃戲著名老藝人有李伍仂、李宗保,著名演員有應用賢、熊碧雲等。

  宜黃戲、宜黃腔在中國戲曲史上顯示出耀眼光芒和四射魅力,它的繼續存在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價值。歸納主要有三,一、學術研究價值。“宜黃腔”、宜黃戲的形成、發展、演變和興衰過程已成為我國戲曲史的一個縮影。對於探索研究,戲曲演變規律是理想的標本。二、獨特的藝術價值。古老的宜黃戲經幾百年歷史長河衝涮和錘鍊精華積增,藝技雙高、獨特的“宜黃腔”永葆當年的美妙,更顯古色古香楚楚動人。積存的三百多個優秀劇目,已成我國戲曲寶庫中的珍品、上品。三、演出欣賞價值。幾百年來,宜黃戲以其鮮明的表演風格、優美的聲腔和人人愛聽能懂的語言及不斷更新的劇目,活躍在省內外各地的舞臺,受到廣大觀眾和戲迷的喜愛,時至今日仍然魅力不減。隨著旅遊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觀眾加入進來,他(她)們翹首以待,宜黃戲在更多的舞臺上再放光彩。

老戲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呢?

  1

  看點一:俊俏胡歌如何演繹憨厚郭靖

  胡歌和郭靖星座不同,但同屬土相星座,星座特質上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老實本分的孩子。也都信奉腳踏實地的做人原則。不過,郭靖天資愚鈍,傻的過頭。而處女座的男同學又普遍是心思細膩如塵的憂鬱代表。早前的逍遙哥哥,太過深入人心。孝順的董永又讓觀眾認識了不一樣的胡歌。胡歌在每次選角的時候都比較成功,相信這次,也同樣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不久前突發車禍的胡歌,傳出了險些毀容的負面新聞。好在如今已無大礙,重新回到了《射鵰》劇組。究竟這個帥逍遙是如何詮釋靖哥哥的憨厚質樸呢?新版《神鵰》恐怕是他偶像明星到實力派的重要轉型作品了。


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 ...

四平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

禾槓舞(宜黃

  “禾槓舞”流傳於宜黃縣河東一帶,來源於農民砍柴之餘的娛樂,是山區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椏柴,利用禾槓和柴刀打著節拍進行歌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舞蹈。   據宜黃縣蘭水鄉(現合併為中港鄉)農民吳家福介紹,禾槓舞是由“禾槓歌”演變而來的。禾槓歌是以歌為主,禾槓的表演很簡單,將禾槓拿在手上或在肩上,用柴刀進行單一 ...

彝族撮泰吉 人類的祖宗

  在貴州威寧縣草海西北面38公里多的板底鄉有個名叫裸嘎的彝族村寨。海拔2800米的裸嘎不但出產蕎麥和土豆,還出產一個獨特的文化事象:撮泰吉。   蕎麥養活裸嘎人的生命,撮泰吉滋養和撫慰著裸嘎人的心靈。蕎麥和撮泰吉構成了裸嘎人生活中的兩樣東西,這樣的日子已經不知道有多長了。   “撮泰吉”系當地彝語音譯,彝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