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葵丘寺的會盟殿中,記者仰望著殿內齊桓公邀集八國諸侯的彩塑,聽著吳傳坤先生的講解,彷彿歷史就在眼前。 在那個王室衰落、群雄紛爭的年代,齊桓公脫穎而出,率領諸侯“尊王攘夷”,匡扶天下,可謂是一代英雄。
2、齊桓公坐了42年的“寡頭政治”,召集過26次“國際和平峰會”,28次出動軍隊。不僅幫助那些被外族欺負的諸侯小國,也收拾那些翹尾巴的諸侯大國。他把周朝王室抬舉到了最顯赫的神位上,同時給自己佩戴上“國際警察”的徽章。他曾在諸侯會盟時公開表示:“諸侯莫違寡人!”齊桓公亦為一代賢君,他不計管仲的一箭之仇,拜管仲為相國,以父事之,遵從其“尊王攘夷”的國策,經過40年的苦心經營,使齊國由一個海濱蠻夷之地,成為春秋各國中最富有的國家。
3、歷史上有名的“葵丘會盟”,成為齊桓公霸業的頂峰。而且在葵丘會盟六年之後的牡丘結盟時,諸侯們又重溫“葵丘會盟”,可見葵丘會盟在諸侯心中的地位之高、影響之大。
4、同時,葵丘會盟也是齊桓公人生的轉折點。因為,當時他和輔佐他的管仲都老了,都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葵丘會盟這一年,齊桓公65歲,管仲74歲。他們兩人,可謂是惺惺相惜。齊桓公識才惜才重用管仲,管仲相主護主傾力相助,成就了一個時代的霸業傳奇。而就在葵丘會盟後的第6年,年邁的管仲離桓公而去。自此,齊桓公的晚年人生轉入悲劇,直至被餓死。齊桓公晚年昏庸,常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為藉口,耽於國事。更可悲的是,一向對管仲言聽計從的他,並沒有聽從管仲的遺言,任用易牙、豎刁、開方之徒,最後這三人竟將齊桓公宮殿用高牆圍住,任何人不得進去。一個名滿天下的英雄活活被他們餓死。英雄已逝,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1、魯是一小國,自知不敵齊國,但齊既主動來犯,戰是敗,不戰也是敗。這時有一鄉野村夫,曹劌(音貴)自薦稱懂兵法,魯王情急無人敢戰之下,就用其為三軍統帥,戰場上齊軍一再擊鼓攻擊,曹劌皆不出戰,即使齊軍極盡辱罵挑釁,曹劌仍不下令出戰。直到齊軍三通攻擊鼓起,曹劌乃下令擊鼓迎戰,大敗齊軍,魯王大喜。
2、曹劌說這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3、齊軍丟盔卸甲大敗而歸,齊國民眾扶老攜幼在城門口翹首以待親人歸來,迎到的卻是一具具屍體,頓時人們聲聲呼喚陣亡將士的名字,那副景像,撕人心肺!管仲此時才驚覺管仲阻他伐魯是有先見之明的。四、金臺拜相:
4、這一戰齊軍死了三千將士,小白深感無法向國人交待,回國後,始感受到管仲勸阻他伐魯之用心。但此時的管仲心灰意冷,氣小白剛愎自用,聽不進忠言,心生辭去之意他現在唯一可做的就是寫下他的治國策略,請鮑叔牙轉交給小白。他從牧民、形勢、權修、立政、到兵法、霸形、霸言。桓公看後驚訝管仲的奇才,乃親自向管仲請罪。繼而就有金臺隆重拜相之舉,拜管仲為仲父。
5、齊桓公對管仲從「仇人」到「任而不用」到「金臺拜相」最後「拜為仲父」,完成他一生偉大的事業。五、管鮑之交----管仲口中的鮑叔牙:
6、管仲說:我曾經替鮑叔牙策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挫敗,陷於困境,鮑叔牙不以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順與不順。我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國君驅逐,鮑叔牙不以為我無能,他知道我沒有遇上好時機。我曾多次打仗多次怯戰,鮑叔牙不以為我膽小,他知道我母親需要我奉養。公子糾失敗,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牙不以為我無恥,知道我有胸懷天下的大志。真所謂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啊!
7、鮑叔牙對管仲那種知賢、薦賢、讓賢從不為流言中傷的友情,一直流傳後世,為大家交友的典範。管仲病危時,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繼宰相否?管仲卻說,鮑叔牙太正直,見不得人身有一點瑕疵,這種性格,律己則可,責人則不可,水至清不養魚啊!鮑叔牙聽後笑說,管仲公而忘私,不講私人交情,這正是我尊敬他推薦他的原因。六、齊桓公悲慘的人生結局:
8、管仲臨終之時,一再勸桓公「去豎刁、除易牙、遠公子開方」其理由是:豎刁自宮入事桓公,身且不愛安能愛君!易牙烹其子以膳公,弗愛其子,安能愛君!公子開方,棄母久宦,其母不愛,安能愛君!
9、但桓公在生活上仍然離不開這三個弄臣,最終齊桓公還是敗在這三個小人身上。
10、管仲死,桓公請鮑叔牙為相,鮑叔牙以將此三人趕出宮為條件,桓公乃令三人離開宮中,後來因在飲食起居上不能少了這三人,乃私自將其招回,鮑叔牙怒而辭官而去。最後桓公身體日衰,三人專權,眾人皆不得接近桓公,桓公之子又爭執不斷,桓公死後十一日,屍蟲爬出才知桓公已死,但諸公子仍爭立不休,死後六十七日始得入殮,春秋五霸之首,何等強悍!何等風光!孰能料最後的人生結局竟是如此的悽慘!
1、有一年,齊國軍糧出現短缺。齊桓公憂心忡忡地對大臣管仲說:“你一向足智多謀,你能不能想個法子,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前提下,為國庫籌備足夠的軍糧呢?”“這好辦!”管仲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說,“前幾天,北郭有個人,挖地時挖出來一隻龜,這隻龜就值五百畝地的糧食。我去把那隻烏龜弄回來就行了。”齊桓公不知道管仲的葫蘆裡要賣什麼藥,但他相信管仲的智慧,便沒多說什麼,任由管仲行動。
2、第二天,管仲派出十乘車的使團,浩浩蕩蕩前往那個人家,賜給他官帽一頂後,便一路敲鑼打鼓,把那隻龜給“請”了回來,供奉在寺廟前的大臺上。白天殺了四頭牛祭祀它,晚上派百名士兵把守。眾人大惑不解,一隻烏龜何以受此隆重的禮遇?管仲就宣稱:這隻龜是東海海神的兒子,是無價之寶,誰要擁有了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3、這下,舉國上下都沸騰了,那隻烏龜也被越傳越神乎。後來,齊國出兵攻打孤竹,管仲打聽到齊國的首富丁家,糧食夠大軍吃五個月。於是,他就去找丁家老爺,說要把那隻烏龜抵押給他,換他的糧食。丁家老爺受寵若驚,趕緊收了那隻龜回家供著,而齊軍出征孤竹的糧食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4、齊桓公聽說了此事,哈哈大笑:“管仲你真能忽悠啊,一隻無用的烏龜竟讓你忽悠來數萬擔糧食!”管仲嘿嘿笑道:“大王,這個世間如果沒有盲從、貪心之人,小臣上哪兒去忽悠啊?”
齊恆公小白原想命鮑叔牙為相, 鮑叔牙向齊恆公推薦了管仲, 但管仲人在魯國,齊恆公就以向魯國討要罪人為由, 向魯國要回管仲。魯國的施伯瞭解管仲是有才之人, 想殺掉管仲, 幸虧齊國使者向魯莊公請求活捉管仲回國並得到應允, 管仲方能安全回到齊國。 ...
1、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齊襄公被手下將士殺死,他的弟弟公孫無知被立為齊王。沒幾個月,公孫無知又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訊息後,都覺得自己繼承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回國。
2、管仲是公子糾的軍師,他提醒公子糾說:“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很近,如果他搶先一 ...
1、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尤其是“管鮑之交”為後人拍手稱頌。鮑叔牙不爭名利、為國舉賢;齊桓公沒有報“一箭之仇”唯才是用;管仲審時度勢勇擔重任,助齊國登上春秋霸主之首。他們三個人都是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齊恆公,他是一位賢明的君王。
2、第一,齊桓公以天下蒼生為念,公私 ...
1、在齊襄公在位的時候,國家的政局十分的混亂。在爭奪君位的時候,公子小白最終奪得了勝利,成為了新的國君,也就是歷史上後來的評說的,那個時期最厲害的五位霸主之中的首位齊桓公。
2、當時因為政變,襄公被殺害,小白跟自己的哥哥公子糾也各自出逃到了別的國家。後來國家的叛亂被平息,齊國討論要重新立一個君主。於是 ...
1、一直以來,每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是成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至於為什麼大家關注的目光,永遠都是在作文題目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其他科的題目大家也不一定看到懂。像今年全國卷之一的作文題,關於齊桓公、管仲、鮑叔的簡短故事,談談對誰的感觸最深。
2、其實不一定非要看過《史記》,瞭解三人的前世今生才能寫的深 ...
1、可以命題為“齊桓公你才是我心中的真豪傑”,“春秋霸主齊桓公”。
2、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後期誤信小人,活活被餓死。但是齊桓公能夠作為春秋五霸之首肯定有他的能耐,知人善用,寬宏大量,其實前期齊桓公頭腦明白齊國的境地,善於解決問題,在管仲、鮑叔的輔佐下雄心勃 ...
1、可以命題為“齊桓公你才是我心中的真豪傑”,“春秋霸主齊桓公”。
2、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後期誤信小人,活活被餓死。但是齊桓公能夠作為春秋五霸之首肯定有他的能耐,知人善用,寬宏大量,其實前期齊桓公頭腦明白齊國的境地,善於解決問題,在管仲、鮑叔的輔佐下雄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