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龍抬頭的由來和風俗

龍抬頭是傳統節日嗎 龍抬頭的由來和風俗

  導讀:關於龍抬頭,大家只停留在可以理髮的日子,其實二月二龍抬頭這天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活動進行,只不過我們很少去了解罷了,比如炒玉米、開筆寫字、忌針刺龍眼、吃龍食等。那麼,龍抬頭是傳統節日嗎?龍抬頭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龍抬頭是傳統節日嗎

  龍抬頭是傳統節日。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髮(剪“龍頭”)的習俗。

  龍抬頭的由來

  二月二龍抬頭,俗稱青龍節,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龍抬頭的風俗

  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諸如剃龍頭、炒玉米、開筆寫字、忌針刺龍眼、吃龍食等。

  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炒玉米:傳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開筆寫字: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禁針刺龍眼: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也有的地方婦女們會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吃與龍相關的食物:二月二在飲食上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則是“扶龍鬚”,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另外還有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這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以前,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藥,生疥瘡的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龍抬頭相關的詩歌

  《二月二日》唐代: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贈別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二月二日席上賦》宋代:賀鑄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二月二日出郊》宋代: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壠高低紫燕飛。誰就像是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代 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龍抬頭的由來和風俗

  “龍抬頭”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執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抬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抬頭”相關的活動很多,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龍抬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

  龍抬頭就是指蒼龍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農時週期相一致。

  二月初二既是龍頭節也是“土地誕”,我國民間有剃龍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等習俗。

大雪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大雪節氣各地風俗是什麼

  大雪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大雪節氣各地風俗是什麼

  大雪節氣的由來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節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大雪節氣的習俗

  醃肉

  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的風俗之一就是醃肉。“未曾過年,先肥屋簷”,說的是到了大雪節氣期間,會發現許多居民的門口、窗臺都掛上了醃肉、香腸等,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醃製“鹹貨”。無論是家禽還是海鮮,用傳統的製作方法,將新鮮的原料加工成香氣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進補

  “冬天羊肉勁補,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進補最愛羊肉。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根據地域、天氣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魚溫補;北方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增加禦寒能力。如果天氣持續乾燥,還要在滋補時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潤的食物,以起到“滅火器”的作用,防止身體上火。大雪節氣前後,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喝紅薯粥

  大雪以後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裡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紅薯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膳食纖維、胡蘿蔔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同時紅薯可有效地防止鈣流失。此外,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刺激腸道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大雪節氣喝完熱乎乎的紅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同時大雪時節也是捕獲烏魚的好時節。俗諺“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從小雪時節,烏魚群就慢慢進入臺灣海峽,到了大雪時節因為天氣越來越冷,烏魚群沿水溫線向南迴游,彙集的烏魚也越來越多,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

  大雪節氣各地風俗是什麼

  東北地區家常“燉”菜

  東北人什麼都講究個實惠,對於一日不可或缺的飲食更是如此。亂燉這道菜就是東北菜中實惠的代表。亂燉的魅力就在於一個“亂”字,就是什麼都能往裡放,茄子、芸豆、土豆、辣椒、西紅柿等等等等,只要是手頭能找到的原料,儘管扔進鍋裡,燉他個天昏地暗,多一樣少一樣都沒關係,燉好了一上桌,大家都會說嗬,亂燉來了!

  功效:視材料而定,更全面補充營養。

  江南地區品鴨添滋味:蟲草燉鴨

  時節正好進補,而鴨子是不少食補菜式的主角。當中最有名、據說功效最好的要數“蟲草燉鴨”。冬蟲夏草本身藥效極好,能增強免疫力,而鴨肉富含蛋白質,所以這道燉湯自古就是高檔的食補菜式。現在野生冬蟲草價格大漲,所以餐館大多會用較便宜的養殖蟲草代替。功效有無改變不得而知,但滋味就同樣香鮮,大概是因為鴨肉本身的鮮美已足夠讓這道菜生色。

  功效:本品有平補肺腎和止喘嗽之功,對於肺氣虛或肺腎兩虛之喘嗽、自汗,陽萎、遺精及病後虛弱,神疲少食的病人,有增加營養和輔助治療的作用。

  西北地區豐盛羊肉宴:羊肉粥

  很多人總是幻想在大漠孤煙裡,頭頂蒼涼彎月,支起烤架,在篝火中盡情釋放著熱度,沸騰著激情,大口地吃著烤全羊,該是何等難得的一種快意。羊肉不但營養豐富,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冬季進食羊肉,可以有效地滋補身體。

  山藥羊肉粥有健脾補腎作用,適用於身體怕冷、食慾不振。

  肉蓉羊肉粥有益腎壯陽、補精養血、潤腸強身的作用。

  元姜羊肉粥有補虛損、益氣血、暖脾胃、祛寒壯陽的作用。


冬至節氣的由來風俗 各地冬至的風俗活動是什麼

  冬至節氣的由來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 ...

小雪節氣的由來風俗 小雪的來歷故事

  小雪節氣的由來和風俗小雪的來歷和故事   小雪的由來和其他節氣一樣,即“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   北斗七星迴圈旋轉,這斗轉星移, ...

大寒節氣的由來風俗 大寒的來歷及傳統活動盤點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大寒的來歷及傳統活動盤點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24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它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古人根據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導農業生產不誤時節。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 ...

立夏的由來風俗 立夏的風俗活動玩什麼

  立夏的由來和風俗   根據民俗專家們的說法,立夏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日,同時專家們指出古代很多節日和其習俗都是來源於祭禮,當然“立夏”也不例外,根據一些資料顯示,“立夏”出現最早也是源自於古代的祭禮,在周朝的時候,人們對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時刻進行,而是將祭祀的時間變為季節變換的時候,譬如:立春 ...

大暑的由來風俗 大暑由來簡介

  大暑節氣的由來   節氣由來︰《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大暑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 ...

大暑節氣的由來風俗 大暑節氣風俗活動

  大暑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24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絡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黃經度數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 ...

立夏的由來風俗簡介 立夏節氣的由來典故

  立夏的由來和風俗簡介 立夏節氣的由來典故   立夏由來: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