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在佛教中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數字,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層,代表功德圓滿。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因為它生長於汙泥,綻開於水面,有出汙泥而不染的深一層涵義。
而蓮花除了蓮瓣,還有蓮蓬、蓮子,蓮瓣、蓮蓬可觀賞,蓮子可食用;蓮子又可生長,栽培更多的蓮花。蓮花開放於炎熱夏季的水中,炎熱表示煩惱,水錶示清涼,也就是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這都是蓮花所表徵的美德。所以,比喻從煩惱得到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
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託生,淨土的聖人,則是以蓮花而化身,因此,蓮花表示清淨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淨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淨的法身,莊嚴的報身。
明妃是佛母的又一名稱,“明”表示智慧,“妃”即女人,有生育子女,傳播人種之功能。以它比喻智慧、真如,能破一切煩惱,增長一切功德。西藏一些教派的上師之妻,也稱為明妃,她們在教界內的地位很微妙,大多數時候她們具有佛母的感召力,但有時也會引起一些猜疑和不信任,因為她們畢竟是肉體凡胎,在現實社會中難以達到傳世佛母的終極完美。
人生三毒:貪、嗔、痴。鴿子代表貪,因為它不知飽。佛教裡的眼鏡蛇代表嗔,因為它極容易發怒傷害別人。這是有典故的:有一次佛陀在正覺白塔附近的放生池邊打坐,據說佛陀當時在池邊打坐時,忽然雷雨交加,池中的蛇王感念佛陀的威德,便用蛇頭作為傘蓋護衛著佛陀。印度的蛇王(Naga)就是眼鏡蛇。 ...
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5、子曰:“巧言令色, ...
意思是: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煩惱慾望,使其不起作用。
整句話是“調伏自相續,饒益諸有情”用佛法降伏自己的煩惱慾望,使其不起作用。並讓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前一句是自利,後一句是利他。這就是菩薩的六道萬行。 ...
六根即人的六種知覺。眼主視覺,耳主聽覺,鼻主嗅覺,舌主味覺,身主感覺,而意就是所謂的第六感。在佛家,意是感知的最高境界。不淨可以理解為沾汙,不是玷汙。是不潔淨不純潔。
六根不淨是一個詞語,拼音是liùgēnbùjìng,比喻心緒不寧,處事偏私。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緒不寧 ...
1、情緒是一時的,慧命是一生的。不要讓一生的慧命,輸在一時的情緒上。
2、人生一杯茶,空杯以對,空心相待,活世間的美好,忘生活的缺憾。
3、人心如水,緣來是船,若不能相隨一生,何不靜享歲月。人生如流雲,世事同飛鳥,鳥來同歡樂,鳥盡歸自然。懷隨緣之心,自在安穩;守隨緣之態,靜謐優雅。心若無求,萬物皆 ...
佛教中,菩薩沒有以蟾蜍為坐騎的。 據說,漢代石刻中有白兔、蟾蜍等,刻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祥瑞之意。 神話中,三條腿的金蟾蜍是財神的坐騎,象徵著財富。 傳說,外號海蟾子的仙人劉海收服金蟾蜍,與此為坐騎。 因此,蟾蜍和佛教沒有關係。 ...
原始佛教時的僧人以乞食為生,在律藏中關於“食”的規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著當時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民情風俗,中國僧人食物的來源、形式與內容,就產生了另一番新的風貌,稱之為齋飯,由於佛教戒律是不許吃葷,所以齋飯是除所有肉類的綠色食物。大乘佛教是嚴禁肉食的,《梵網經菩薩戒本》即指出“不得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