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x端午節什麼時候在門上掛艾草+艾草什麼時候掛合適

端午節門上掛艾草什麼意思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是在門上掛艾草,掛艾草的源於古代黃巢軍隊對老進姓的屠殺,人們認為在門上掛上艾草就可以規避這個風險,於是這個習俗流傳了下來。曾有記載,艾草能芳香通竅,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可預防感冒,還能活絡通筋。同時,還可以燃點艾條用作治病,稱為艾灸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人們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剪成虎形,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因此古時也有人稱端午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正如《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青氣”。

端午節門上掛艾草寓意

  1、因為艾草具有揮發性氣味,蚊蟲對這種氣味非常敏感,一般的蚊蟲都不會靠近艾葉,起到驅蚊蟲的效果。

  2、起到祈福的作用。在古代,端午季節雨水較多,全國各地都已經進入汛期,古代人們把這種情況歸結為水怪的興風作浪,而艾草葉子形似寶劍,可以起到震懾作用。當然,這些都是迷信思想,但是人們祈福的美好傳統保留了下來。

端午節門上掛艾草怎麼掛

  一般都是掛在大門旁邊或者放在門邊就可以了。

  在端午節這一天門口懸掛艾草一般都要提前幾天,不需要等到端午當天懸掛。

  端午懸掛艾草主要的意義就是為了有一個美好的寓意,為就是說圖個“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再一個就是可以驅趕蛇蟲鼠蟻,這就咱們端午懸掛艾草傳統風俗。

  其實端午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會在這一天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中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用完怎麼處理 端午節什麼樣的好

  端午節門口掛艾草倒掛正掛都可以這個沒有準確的說法。艾草直接別在門楹上,或者綁成小把放在門墩上。窗戶是指家裡的所有窗戶,都可以掛艾草,窗臺面大的話,直接放在上面,窗臺面小的話,需要小把綁牢,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端午掛的艾草用完怎麼處理?   端午掛的艾草用完怎麼處理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在 ...

端午節叫什麼

  端午節門上掛的草叫艾草(學名應該叫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艾(學名:ArtemisiaargyiLevl.etVan),是菊科、蒿 ...

北方端午節什麼 端午節門口都什麼

  北方端午節門上掛什麼 端午節門口都掛什麼   北方端午節門上掛葫蘆,葫蘆有“福祿”之意,有收集福氣的作用。葫蘆本為藤本植物,藤蔓綿延則寓意萬代綿長。因此在端午節,民間有用葫蘆去病化煞的習慣,可將桃木八卦葫蘆掛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作用。   端午節為什麼掛葫蘆   在古代先民們認為五 ...

端午節插的是什麼植物

  端午節門上插的是艾草。據說艾草有驅毒辟邪的作用,古代常用它來占卜,特別是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懸掛或插上用紅紙紮好的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端午時值仲夏,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裡最強的一天,這天採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有效。這時人們就要採集艾,用艾來驅毒辟邪。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

端午節貼的符什麼時候貼

  中華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統習俗,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習俗,而在不同的地區風俗習慣也存在著差異,端午節的時,南北方在習俗上也有所差異,像南方廣東就有“貼午時符”而北方則有“佩戴五毒銅錢”的習俗。   端午節門上貼的符什麼時候貼   五月五日午時貼“午時符”   古代端午時節 ...

端午節為什麼

  端午節掛艾草原因: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產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中醫 ...

端午節怎麼

  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