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一起看中國飲食文化的變化

一起看中國飲食文化的變化

  中國飲食文化很早便形成了,在若干年間並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變化,畢竟我們講究因地制宜。但是隨著近代我們開始固步自封又加之西方先進思想的衝擊,中國文化也在動盪中不斷的變化,其中就包括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早在距今一萬年年到四千年前的時間裡,中國便形成了以粟、菽、麥等“五穀”為主要食物原料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區、以稻為代表主食原料的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區、以肉酪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帶飲食文化區三大飲食文化不同風格的區域型別。

  又經過約四千年之久的演變,至十九世紀末,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出現了東北、中北、京津、黃河下游、黃河中游、西北、長江下游、長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東南等十一個子屬飲食文化區位。由於中國歷史上是以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閉的小農社會,因此飲食文化是以“滯進”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變化特徵。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開埠,外國侵略者根據不平等條約,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隨著大批外國僑民向租界的日漸湧入,西餐開始進入了中國。最初,西餐館在中國被稱為番菜館。番菜館最早出現在廣東,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這些城市也日漸出現了一些番菜館。

  在飲食習慣和飲食風格上,中西方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中餐喜好將雞、鴨、魚、肉與蔬菜一起烹飪,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東方人偏重於綜合思維的體現,而西餐是將各種蔬菜肉類分而烹製,則是西方人注重理性分析的反映。在進食方式上,西方人實行分餐制,中國則為合餐制,這也是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使然。

  由於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西餐最初在中國受到的是冷遇。直到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變。這是因為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人對西方的瞭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對西餐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認為“西人飲食最不苟,常以養身為主”。

  隨著西餐的日漸普及,一些具有西方風味的食品也走進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初,這些食品的消費群體也是主要面向西方人。不過,隨著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漸被接受,這些食品方便的食用方式和其亦為美味的優點很快顯示出來。最終,在中國人的飲食形式上出現了中西並舉的局面。

  進入二十世紀以後人們對吃也有了新的觀念。健康飲食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早已不再為沒有吃的發愁,而是為不知道該吃什麼煩惱。隨著科技的進步,老百姓的菜籃子越來越豐盈。然而,蔬菜中殘留的農藥,反季節蔬菜對健康的害處,肉製品中注射激素的殘存,使人們的飲食觀念也隨之改變,甚至“談食色變”。

  於是,各種綠色食品相繼問世。人們開始講究吃的健康,綠色食品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蔬菜要吃無汙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鮮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從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從細糧為主到粗細搭配,中國人的健康觀念在此時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中國飲食文化概論介紹

  1、介紹:《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中國飲食文化概論》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向社會之後至今已第7次印刷。《中國飲食文化概論》是我20年前《中國飲食文化》書稿的節略改寫。後者20章,70餘萬字,是本人在讀書和教書過程中逐漸完成的,近年用為研究生授課講義。

  2、6個年頭以來,筆者聽到了許多執教者對《中國飲食文化概論》一書的反饋意見。而本人也一直在飲食史、飲食文化的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化思考與深入實踐之中總結提高。於是有了今天的這個修訂本。

  3、使用者會注意到,修訂本較2003年本在體例、內容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變,而且修正了前者的諸多校對、印刷失誤。應當說,修訂本在利於教學使用、研究參考方面有了新的進步。

中國飲食文化

  1、中國飲食文化是有著長遠歷史,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2、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3、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中國飲食文化理論有哪四大原則

  1、食醫合一: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四大基礎理論形成最早的理論內容。其標誌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素問》。   2、飲食養生:形成於先秦時期。飲食養生是食醫合一理論與實踐長期發展的結果,是旨在透過特定意義的飲食調理達健康長壽目的的理論和實踐。其思想體現在《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素問》等本草學文著中。 ...

如何發揚中國飲食文化

  1、 把中國的飲食文化轉化為全球性的商品。把握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研究中國的道佛教飲食文化,整理中國民族飲食文化,開拓中國民間的飲食文化,都可以從中採掘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居民認同、愉悅的美饌佳餚來,轉化而成為全球性商品。   2、 弘揚民族飲食文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食品工業。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走一條有中 ...

簡述中國飲食文化的南北差異

  差別:   從主食看,北方喜面南方喜米。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蔬菜少。從喝湯來看南北 ...

中國飲食文化有哪些主要內容

  中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項:   飲食理論、飲食審美、飲食神髓、飲食風俗、飲食流通以及烹食歷史、風味流派、傳統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內容。 ...

中國飲食文化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飲食的起源與發展、中國飲食科學與人物、中國飲食民俗與禮儀、中國餚饌文化、中國筵宴文化、中國茶文化和中國酒文化。   這本書透過介紹中國飲食的起源與發展,飲食品製作過程中的一般技術、科學和藝術,以及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觀念、制度、習俗、禮儀、規範等內容,讓讀者瞭解中國悠 ...

中國飲食文化有哪些特點

  1、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   2、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3、講究美感。中國 ...

中國飲食文化 關於豆豉的典故

  說到享譽文壇的唐朝文學家王勃,想必,大家的印象就是他流傳至今的作品《滕王閣序》。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雖和這《滕王閣序》有關,但故事的主角可是我們常常吃的豆豉。這兩者究竟有何淵源?那麼本期的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公元675年(唐上元二年間),洪州(南昌)都督閻某,於重陽節為重修滕王閣落成而大宴賓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