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大法學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三大法學學派及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重視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

  分析法學派,是指將眼光轉向現實的法律現象,以功利主義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實證研究為基本研究方法,以邊沁、奧斯汀為主要代表,在實在法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概念分析、邏輯分析等種種分析的西方法學流派;

  社會法學派:從社會本位出發,把法學的傳統方法同社會學的概念觀點、理論方法結合起來研究法律現象,注重法律的社會目的和效果,強調不同社會利益整合的法學流派。

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管理就是決策。組織中經理人員的重要職能就是作決策。任何作業開始之前都要先做決策,制定計劃就是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也都離不開決策。系統闡述了決策原理。決策過程包括4個階段:蒐集情況階段,擬定計劃階段,選定計劃階段,評價計劃階段。這四個階段中的每一個階段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決策過程。在決策標準上,用令人滿意的準則代替最最佳化準則。以往的管理學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絕對的理性為指導,按最最佳化準則行動的理性人。管理人假設代替理性人假設,管理人不考慮一切可能的複雜情況,只考慮與問題有關的情況,採用令人滿意的決策準則,從而可以做出令人滿意的決策。一個組織的決策根據其活動是否反覆出現可分為程式化決策和非程式決策。經常性的活動的決策應程式化以降低決策過程的成本,只有非經常性的活動,才需要進行非程式化的決策。

墨家學派的主要觀點是

  墨家的主要觀點有以下十點:

  1、兼愛:完全的、不分彼此,無差別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對反,將父兄慈、子弟孝、尊長友、年幼悌等的親人對待方式,擴充套件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2、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戰爭對於敗者的傷害及,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

  3、尚賢:舉賢良。

  4、尚同:提出大統一口徑。

  5、天志:要按章辦事,按照章程來操作。

  6、明鬼:希望以神鬼之說使君主警惕,殺無辜者得不祥,不可以因為一些怒氣而殺害臣民的生命。

  7、非命:否定命運的存在,認為世界是公平的,賴其力者得其生,不賴其力者不得其生是理所當然的。

  8、非樂:廢除大型音樂,符合有利於平民的標準。

  9、節用:認為貴族浪費,過度享受導致老百姓群起為盜。觀察到萬物節則陰陽和,以此勸說貴族,節約開銷。

  10、節葬:廢除遠古留下來的葬禮習俗,符合有利於平民的標準。


奧地利經濟學派主要觀點是什麼

  主要論點:   1、價值是主觀的,是物對人的慾望滿足的重要性;   2、價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   3、價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於邊際效用的大小,與社會必要勞動無關;   4、價值產生於消費領域,不是生產資料將其價值轉移予其產品,相反是產品價值賦予其生產資料以價值;   5、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 ...

何晏簡介及其核心觀點

  何晏(約公元193~249)魏 晉玄學貴無論創始人之一。與王弼並稱於世。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何晏是漢大將軍何進之孫,曹操為司空時納其母,並收養晏。晏少時聰慧過人,得 寵於曹操,被視若諸公子。何晏後來娶金鄉公主為妻,賜爵為列候。魏文帝時,晏無所事任,明帝時亦不見用,至齊王芳正始初,他依附曹爽,遂 ...

原君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原君的主要觀點是封建君主以天下為私有,掌天下利害之權,實為天下之“大害”,應破除以“君臣之義”為至上的觀念。“原”是推究本原之意,“原君”就是推究怎樣做君主的道理。   《原君》是《明夷待訪錄》的首篇。《明夷待訪錄》成書於康熙二年(1663),當時黃宗羲五十四歲。向遠處看,自明代中葉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進 ...

中心地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假設條件

  中心地理論是由德國城市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和德國經濟學家廖士分別於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開始流行於英語國家,之後傳播到其它國家,被認為是本世紀人文地理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礎理論之一,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建立基礎之一。中心地理論:六邊形服務網格。每一箇中心 ...

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是:   1、它揚棄了新古典規模經濟的概念,而用專業化經濟來表徵生產條件;   2、它沒有純消費者與企業的絕對分離,而新古典框架則是純消費者和純生產者絕然兩分;   3、在新興古典經濟學中,交易費用對經濟組織的拓撲性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

管理學人群關係論的主要觀點

  1、人是“社會人”,而不是單純的“經濟人”。   2、企業中不僅存在正式組織,而且也存在非正式組織。   3、新型的領導能力在於提高職工的滿足程度來提高工作效率。 ...

亞當斯密的主要觀點

  1、分工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異,那是起因於人類獨有的交換與易貨傾向,交換及易貨系屬私利行為,其利益決定於分工,假定個人樂於專業化及提高生產力,經由剩餘產品之交換行為,促使個人增加財富,此等過程將擴大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繁榮,並達私利與公益之調和。他列舉制針業來說明。“如果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