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不知則問後面一句是什麼

不知則問後面一句是什麼

  不知則問下一句是雖知必讓,然後為知。原句出自於西漢韓嬰的《韓詩外傳》。原文:不能則學,不知則問。雖知必讓,然後為知。雖能必讓,然後為德。譯文:不會做的就要學,不知道的就要問。雖然知道也要謙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即使能做也要謙讓,這樣才能成為有德行的人。

  《韓詩外傳》共十卷,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範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的雜編。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作結論,以支援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就其書與《詩經》聯絡的程度而論,它對《詩經》既不是註釋,也不是闡發。《韓詩外傳》以儒家為本,因循損益、以傳資政,從禮樂教化、道德倫理等方面闡發了其思想。《韓詩外傳》的思想,大致以荀子思想為主,反覆強調隆禮重法,尊士養民,也間採孟子及韓非有關言論。

不知則問下一句是什麼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釋義: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習;雖然會但不謙讓,這樣被德高望重的人知道了,就不會告訴他。

  出處:荀子《非十二子》,教育學生不知道的就要虛心向他人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學習,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見善則遷後面一句是什麼

  見善則遷後面一句是有過則改。出自《周易益象》。大意是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人不可能沒有過錯,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改正。

  為《易經》補充作《易傳》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記錄在《論語》裡的這句話,流傳甚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的再版。而不同於論述天人關係的《易經》,孔子講述的大多都是做人道理,所以他在傳授這句話之前還特意為弟子們增加了一個具體的生活化場景和易操作正規化:就是但凡有多人在一起的時候,都要去發掘他人身上的優點,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也要明白他人身上的缺點,用於警醒和自我糾正。


不知不能學下是什麼

  下一句是雖能必讓,然後為德。意思是即使能幹也一定謙讓,這樣才算有道德。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節選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窮人;齊給 ...

不知而不慍後面

  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知”在古代漢語裡,除了相當於 “知道”、“知識”外,還經常與“智”字通用,相當於“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 ...

裕自用小下是什麼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嗚呼,慎厥終,惟其始。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出自《尚書仲虺之誥》。   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   自用:自以為是,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分為《虞書》,《夏書》, ...

名人名言疑

  博學多識。   這句話的意思是:廣泛深入地學習,增加知識儲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虛心向別人請教。出自《潛夫論 · 敘錄》,作者王符。《潛夫論》,凡十卷三十六篇。其內容多數是討論治國安民之術的政論文章,廣泛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法律、軍事、教育、歷史、思想、文化等多個領域,對東漢後期政治社會提出廣泛尖銳的批判 ...

質勝文野的後面

  質勝文則野的後面一句是文勝質則史。 出自《論語》。註解:質勝文則野:質,樸,質樸。文,文采,文飾。野,鄙野。史,本指宗廟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書者,這些人往往顯得虛偽正經,故史意指虛浮,虛偽。彬彬,這裡指文和質均勻配合的樣子。譯文: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 ...

燙手的山芋後面是什麼

  燙手的山芋沒有後面一句,燙手的山芋意思為指棘手的問題。比喻要解決的事情很棘手,但是解決之後又得到好處,多指要憑真才實學才能勝任時刻要冒風險的工作,或達到一個目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燙手的山芋是一句歇後語、俗語。山芋煮熟後肉質比較鬆軟,之所以說山芋燙手,就是指棘手的問題,熱山芋不但燙手而且因為肉質像泥 ...

日落烏雲漲後面是什麼

  日落烏雲漲後面一句是半夜聽雨響。是描述天氣的諺語,意思是太陽下山時,西邊有云發展過來,天氣要變壞,很快會下起雨來,適用於春秋兩季。因為春秋兩季,高空多吹偏西風,天氣系統多自西向東移動,日落時雲層上漲,說明西邊的壞天氣系統已經開始侵入到本地,所以很快會下雨。   天氣諺語又稱農諺,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各種有關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