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給故人燒包怎麼寫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往左書寫內容。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正面的寫法較複雜(以花包為例),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給);第三列:故xx收用(已經故去的xx老人收用);第四列孝XX祀(陽世孝人xx祭奠);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農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七月半燒包封面怎麼寫
1、右上角: “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2、中間行: 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3、左邊行: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為了簡單還可以率孫、曾孫、玄孫。 4、特殊的包袱: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
中元節燒包注意事項
1.捆包
燒包的步驟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託運;
2.餵馬
餵馬,就是對承擔託運任務的紙馬進行喂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
3.供馬伕
供馬伕,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
4.上馱子
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抬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
5.畫燒包圈
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準備燒包的地方(一般是門口院內)畫一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一米,出口對著大路方向;
6.插引路香
插引路香,就是燒一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一炷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
7.砌包
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堆放成有一定空間的形狀(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燒焚化;
8.燒包
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裡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一些散紙錢。
1、包,也叫包袱,燒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豎寫的話,從右止左,三大行,右寫:今奉寒衣之期,學生徐xx 獻(另起行,比這個抬頭低)上奉,謹具(冥財及寒衣幾封)頓首封(需要看你和亡人的關係而定)上面算一行。
2、中間寫故XXXX(你對亡者尊稱)收用。左邊寫天運某年某月某日,這個就和寄信的信封一樣。實在想不起來這樣的寫法,就按信封寫也沒有任何問題的。寫包時,一定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
中元節土地包怎麼寫 中元節怎麼寫包祭祖用
所謂包袱、包裹,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冥國)的錢包、衣包,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體上分為兩種,但只在表皮上區分。一種是用於新喪不滿三年的素包袱;另一種則是用於老喪以至久遠的宗親三代、五代的印有墨線花紋的包袱。
包袱裡的冥錢、冥衣均購自南紙店。不外乎為大燒紙、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冥鈔和佛、道兩教的往生錢。其中,寒衣紙為不可少者。
包袱通常是一個大紙口袋,豎一尺,寬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間貼一藍籤,以便書寫亡人名諱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個大白紙或紅紙口袋上印上水墨單線的圖案,四周黑框內是佛教梵文音譯的《往生神咒》;中間印一蓮座的牌位,用來填寫亡人名諱。
牌位的右上方印著“金銀財寶冥衣一封”,可根據情況在下邊填上“戊子清明祭用”、“週年祭用”等字樣。左下方是填寫祭祀人姓名之處。還印有兩個古裝的小人兒,據說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靈之吏)。每份包袱皮還附著一張四寸見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國郵政”的郵票。裝好冥錢冥衣後,貼在包袱背後。
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裡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週年包、二週年包和三週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
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週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週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週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
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係;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係就行。
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
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裡,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
第四列: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係(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複雜,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
第五列: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曆年月日寫清楚就行。
需要補充的是,在包袱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中元節寫包上七代怎麼稱呼
上九代:稱鼻祖。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耳孫。
上八代:稱遠祖。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雲孫。
上七代:稱太祖。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仍孫。
上六代:稱烈祖。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晜孫。
上五代:稱天祖。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來孫。
上四代:稱高祖。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玄孫。
上三代:稱曾祖。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曾孫。
上二代:稱祖父。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孫。
上一代:稱父親。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男。
中元節包袱書寫注意事項
1、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
2、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
3、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4、捲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
中元節怎樣寫冥包 中元節冥包的正規寫法
所謂包袱、包裹,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冥國)的錢包、衣包,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體上分為兩種,但只在表皮上區分。一種是用於新喪不滿三年的素包袱;另一種則是用於老喪以至久遠的宗親三代、五代的印有墨線花紋的包袱。
包袱裡的冥錢、冥衣均購自南紙店。 ...
中元節祭祀包袱怎麼寫
“袱包”是古時祭奠逝者,將冥幣以信袱的方式化給幽冥界的亡魂,以寄託哀思。相當於現在人郵寄錢財。由於地域不同,寫法也不盡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寫法大有講究,隨著老一輩的逝去,正逐步失傳。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摺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農 ...
中元節燒包袱單數還是雙數
中元節燒包一般都是單數,雙數有成雙成對的含義,不吉利!
燒紙的步驟:
1、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託運。
2、餵馬,就是對承擔託運任務的紙馬進行喂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
3、供馬伕,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 ...
中元節燒包袱的寫法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 ...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和寫法
包,也叫包袱,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包裝就成為“包”。
包,分為花包和白包兩種,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兩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 ...
中元節寫包的格式與稱呼
中元節寫包的格式:
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除此之外 ...
七月半包袱怎麼寫
1、小封包寫法
冥用包裹分為小封包與大包袱。小封包為包裹紙錢時用,是由草紙裁剪而成,一般是長265cm,寬16cm。行文由右至左豎排五行,依次寫“今逢中元大會處備冥財一束”、“化奉”、“祖考(妣)×公××老大人(孺人)陰府受用”、“孝孫××謹具”、“天運××年七月十四日化行”。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