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每一夜都能幹乾淨淨、心安理得、筋疲力盡地入睡。每一天也能清清爽爽、心平氣和、精神充沛地醒來。這就是最好的生活。”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大平調文化看看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的相關知識。

  可能感興趣》》陝北道情的藝術流派與曲調發展介紹

  歷史溯源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臺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於文革中毀壞。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隨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嶽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等。

  清中葉確有一些大平調班社在演唱活動。如清豐的洪家班,南樂的萬家班,濮陽的萬家班等。其他如浚縣、內黃、淇縣、延津、鶴壁、考城(今蘭考)也有大平調班社建立。

  清末民初,黃河沿岸一帶地區,還有十九個大平調班社。藝人們中間流傳:七東八西莫亂竄,曹州還有四個班。並形成了具有不同億屬風格的三個地域流派分支:以開州(濮陽)為中心的開州平;以滑縣為活動中心的西路平(亦稱滑縣平);以東明為活動中心的東路平。

  主要演員有黑妞、三和尚、翟德貴、張發旺、王道修、申德高等。常演劇目有《三傳令》、《戰洛陽》、《徐庶走馬薦諸葛》、《楊廣篡朝》等。

  抗戰期間,大平調藝人到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組成了忠義劇社,先後上演了新編戲《逼上梁山》、《黃巢起義》等,現代戲《沙區掃蕩》、《發土地證》、《寡婦改嫁》、《大團圓》等。

沙縣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肩膀戲簡介

  肩膀戲,又稱肩頭坪,是福建省沙縣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戲曲,與我國其它劇種有較大區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三明文化中具體去了解關於肩膀戲的內容都有哪些。

  “第一好玩人疊人,第二好玩打死人,第三好玩迎大神。”這是流傳在夏茂的一首歌謠。長期以來,人們對第一句多有費解,以致誤解,乃至曲解為淫穢之事。具考證,這是夏茂人到沙縣城關遊玩後,回夏茂與人訴說的感受。

  “人疊人”是說肩膀戲,它跟第二句的舞獅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構成並列關係的,都是講沙縣明間文化娛樂活動。至於打死人,怎麼理解為舞獅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肩膀戲是翻譯後的普通話,沙縣原話是肩子頭棚。肩子頭,就是肩膀,棚就是平臺,此指戲臺。那麼肩子頭棚就是以肩膀為戲臺的戲。意譯成普通話就是肩膀戲了。

  肩膀戲也確實是好玩的,它與其他戲種迥然不同,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沒有,這是獨樹一幟的戲。我看過演雙簧,兩個演員同騎在一條凳子上,一前一後,一個做動作,一個發聲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發笑。

  肩膀戲不同於木偶戲和傀儡戲,更不同於雙簧,上下演員都是真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一個出上半身,一個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小學低年段年齡的兒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員的肩膀上。兩隻小腿緊緊夾住大演員的頭頸,而大演員也舉起雙手,向後握住小演員的兩條腿脖子,以做固定。

  小演員則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畫腳。大演員則在下隨戲走臺,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當,令人稱奇,非常動人。過去小演員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裝。封建觀念已經破除,移風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為衰。

  肩膀戲演唱的都是《南詞曲》和《西皮臺》等沙縣漢族民間打擊樂。《南詞曲》有南詞頭、正韻、北調、南詞等調;《西皮臺》更豐富,有上小樓、新八板、謝水仙、新金中漢、延平板、老金中漢、露臺串、老八板、西皮串。

  演的故事有《花子過關》、《補缸》、《姑嫂打漁》。樂師們演奏的樂譜,不是簡譜,更不是五線譜,而是古老的起源於隋唐的工尺譜。工尺譜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別記寫七聲,常用板眼“、”、“×”、“□”“·”、“○”、“┕”、“△”記號表示。

  它的調號以上字調(降B)、尺字調(C)、小工調(D)、凡字調(降E)、六字調(F)、五字調(正宮調G)、乙字調(A)等為標記,其中以小工調、正宮調、尺字調、乙字調最常用。每臺戲都有三四組到五六組的演員,再配上鼓樂隊,和備用的替換大演員,隊伍有一定的規模,非常熱鬧。

  肩膀戲是流動的舞臺,到處都可以走動。小時候,在正月裡看肩膀戲,從直巷頭看到廟門,又從廟門看到南門,再到府前,然後到西門兜。每演一場,都有新鮮感,都有新的收穫,並無重複之嫌,那是從出發到結束,整夜地看到底的。

  即便在路上,也是鼓樂喧天,鞭炮齊鳴,並不感到乏味。小演員這時則叉開雙腿騎坐在大演員的肩膀上,抱頭休息,大演員則從胸前抓住小演員的雙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談。我們卻魚貫地尾隨在黑壓壓的隊伍後面,自然成為拉拉隊,成為基本觀眾。

  肩膀戲是活動的廣場文化,它不須事先搭臺,也沒有戲臺的朝向。四圍的觀眾都可以觀看,不存在背向問題,都可一覽無餘。肩膀戲也是放大了的高蹺,觀眾即使在遠處,小演員也不會被前面的觀眾遮住,照樣地在高高的汽燈下看戲聽戲。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的白字戲

  中國戲曲可謂名揚世界,最為出名的尤數京劇,各地方也有屬於自己的小戲劇,他們由各自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方言而組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特的中國文化現卻瀕臨無人繼承的慘狀,想要了解白字戲嗎?就跟著小編一起到廣東文化裡看看吧!

  白字戲是流行於廣東省汕尾市(海陸豐)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白字戲歷史悠久,元末明初(或更早些時候)從閩南流入粵東,到了海陸豐,與當地方言、民間藝術結合,遂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海陸豐白字戲。音樂唱腔基本為曲牌聯套體,輔以民歌小調。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噯”。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音樂等漢族民間藝術,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汕尾市三稀有劇種之一。白字戲曲劇種。

  正字戲傳入閩南、粵東後,與當地的潮調、泉調及漢族民間藝術相結合,並用方言演唱而逐漸形成。當地稱中州官話為“正字”,稱本地方言為“白字”,故名白字戲。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沒有“啊咿噯”襯詞拉腔,跟(海陸豐白字戲)有所差別。白字戲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兩縣及惠東、惠來、紫金等縣的部分地區。

  早年白字戲如與正字戲同地演出,正字戲必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如同臺演出,則正字戲在前半夜,白字戲在後半夜,稱為“半夜反”;民間並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諺語。它與梨園戲在劇目、唱腔、語言上頗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潮劇,兩者方言不同,唱法不同,從音樂上都有所不同,海陸豐白字戲是用當地的福佬方言(學佬方言演唱),海陸豐地區方言只是跟潮汕方言都是來自閩南系。

  2006年5月20日,白字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溯源

  廣東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正字戲傳入閩南、粵東後,與當地的潮調、泉調及漢族民間藝術相結合,並用方言演唱而逐漸形成。當地稱中州官話為“正字”,稱本地方言為“白字”,故名白字戲。白字戲原有老白字(閩南地方戲)、潮州白字(今稱潮劇)和南下白字(海陸豐白字)之分,現為海陸豐白字的專稱。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兩縣及惠東、惠來、紫金等縣的部分地區。

  早年白字戲如與正字戲同地演出,正字戲必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如同臺演出,則正字戲在前半夜,白字戲在後半夜,稱為“半夜反”;民間並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諺語。它與梨園戲在劇目、唱腔、語言上頗多相似之處,特別是潮劇,兩者除方言略有差異外,幾乎相同,可見白字戲與正字戲、梨園戲和潮劇都有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

  明末白字戲已經流行。1925年10月,在黨人彭湃的領導下,藝人曾成立梨園工會,並作出改良戲劇的決議,編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壓迫的戲和宣傳革命的歌謠。現有專業演出團體海豐白字劇團。傳統劇目有200餘種,文戲多,“全連戲”(整本戲)多。

  有大鑼戲、小鑼戲、民歌戲、反線戲、科白戲之分。

  白字戲在粵東地區演出歷史久遠,而且經常與正字戲同臺演出。以前潮州和海陸豐地方俗例迎神賽會,如有幾班戲同在一起演出,正字戲居正棚,白字戲居偏棚。還有一種“半夜反”,即上半夜演正字,下半夜演白字。有所謂“正字母生白字仔”的戲諺。

  白字戲的開臺戲《淨棚》、《八仙拜壽》、《仙姬送子》、《跳加官》等,仍以正音演出。這和早期正字白字合班,不無關係。白字戲有“哩”調,有“哩”拉腔,與《金釵記》、《荔鏡記》相同。這也是出自南曲。正字、白字兩個劇種,有些劇目也是相同的,如《三元記》中“秦雪梅教子”一折,除科白使用方言不同外,詞曲俱同。

  從歷史資料和如今面貌來看,均說明白字戲是在南戲改用方言而歌的泉調、潮調的基礎上,吸收了正字戲的很多東西,並進一步與海陸豐地方方言、民情風俗、民間藝術相結合而形成。也有人認為,白字戲源自漳州、潮州流行的竹馬戲。

  元、明之際,閩南大量移民到海陸豐,他們帶來宋代陳淳《上傅寺丞論淫戲》所說淫戲。

  宋慶元三年(1197年)漳州有“戲頭”“逐家裒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會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為之,不顧忌。”這種戲隨移民傳到海陸豐,就有現存的俗稱老白字的竹馬戲。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定州秧歌戲

  秧歌是中國古老傳統的漢族戲曲,秧歌便是每當到了豐收的好季節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跳起秧歌來慶祝今年的好豐收。河北省保定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定州秧歌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保定文化了解一下定州的秧歌戲。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漢族戲劇曲種,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 ...

調名家都有誰,名家一大調王豔玲

  章詒和《一陣風,留下千古絕唱》:“沒有坐冷板凳的準備,就別幹這行。在戲曲領域,熱的是戲臺,紅的是演員,還有那些導演、作曲等從事具體舞臺實踐工作的人。搞學術研究,要能甘於寂寞。”本期戲曲大全為你解析大平調名家。   銀祥(1850~1931),大平調文武黑臉。菏澤市安興鎮田樓村人,後遷到菏澤市何樓鄉賈莊村落 ...

調名段賞析:調《盤坡》唱詞

  演戲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行業之一,同時也是最為苛求與最難立足的行業之一,然而演員是戲劇界裡最不可少的一員。——(美國戲劇理論家)布羅凱特   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大平調文化賞析:大平調《盤坡》唱詞。   大平調《盤坡》唱詞   薛平貴:   (唱)一馬離了西涼川,不由得一陣陣淚灑胸懷。   青是山綠是水花 ...

傳統調的伴奏樂器都有哪些?

  大平調唱腔音樂屬於梆子腔系統,為板式變化體,在音樂板式結構上與山東梆子和豫劇多有相同之處,但是在藝術風格上遠比豫劇更加粗獷,較有山東地方特點,尤其是東路調。那麼,我們來大平調文化看看傳統大平調的伴奏樂器都有哪些?   可能感興趣》》自明代以來大平調的發展歷程   大平調唱腔音樂屬於梆子腔系統,為板式變化體 ...

有文可考:自明代以來調的發展歷程

  這期大平調文化帶來的是它的發展歷程。當時的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繼續來看看吧!   可能感興趣》》大平調傳統曲目大全,共計六百餘出   發展歷程   大平調 ...

時代的悲哀,傳統調面臨的問題

  “不必那麼介意孤獨,或許它比愛要舒服。愛也有殘忍的一面,尤其當它離去的時候。一個人的日子有一個人的靜默歡喜,把孤獨的時光用來建造一座內心豐滿的城,總有天使會來愛你。”接下來,我們來大平調文化了解傳統大平調面臨的問題。   可能感興趣》》傳統大平調的伴奏樂器都有哪些?   這個傳承了數百年、在黃河兩岸頗有影 ...

調“第一青衣”張玉琴生平介紹

  大平調,流傳於中原五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其表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唱做念打併重,粗獷豪放,剛中帶柔。張玉琴,她作為一個梨園世家的獨生女,繼承了自家的“張派”並且為大平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更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今天,就讓我們透過河南戲曲大全來了解這位大平調“第一青衣”。   張玉琴,女,1942年4月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