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房四寶是指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書畫用具),即筆,墨,紙,硯。
2、文房四寶的名字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而且文房四寶在歷史中還有很多別名,比如文房四譜,文房四寶譜,文房四士等。
3、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4、宋朝以“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5、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胡琴(京胡)演奏員被稱為琴師。有時也把其它文場演奏員稱為琴師的。戲曲場面中琴師和鼓師最為重要,故琴師也是對胡琴演奏員的一種尊稱。
琴師的任務,除在配曲中獨立演奏外,主要是給演員託腔(伴奏)。琴師操琴,講究指法、弓法,著重襯、託、包、墊。主要演員往往視琴師為左右手,舊時名角兒大都自帶“私房”琴師。在京劇裡,琴師專指拉胡琴的主要樂師,彈月琴、南弦子的樂師則習稱“下手活”。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卜卦,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一部,稱為“嘉靖副本”。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餘冊。
《永樂大典》從編纂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千古之謎。《永樂大典》纂成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選了一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
小學在古代就是古漢語文字學 。
小學二字最早並不專指學校。
西漢時稱文字學為小學。
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自學。讀書必先認字,掌握字形、字音和字義,學會正確使用。
周朝兒童入學,首先學六甲六書,六甲即兒童練字用的筆畫較簡單的六組以甲起頭的干支,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所以從前 ...
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最典型的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它既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 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文房謂書房。北宋蘇易簡著中,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這些文具,製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製品和藝人。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 ...
1、古代六藝指的是六種技能,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
2、中國周朝的貴族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代漢醫集大成者。李時珍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 ...
1、五術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龐大複雜的道家道術系統的最主要的分類,一般認為包括山(仙)、醫、命、卜、相五類。
2、“山”,就是利用禪、靜座、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生的一種學問。
3、“醫”, 就是透過方劑、經絡針炙.按護、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
4、“ ...
70歲稱古稀之年。都說不同年齡人有不同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 ...
中國古代所說的“文房四寶”是指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它既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文房四寶”不僅是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為一體的藝術品,這些文具的製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