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史學萌芽於哪本書

中國史學萌芽於哪本書

  中國史學萌芽於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哪本著作

  1、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大教學論》。

  2、反對封建的、經院主義的教育,系統闡述適應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教育觀點,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內容和途徑。提出教學必須“遵循自然”,並論證教學的“簡易性”、“徹底性”、“簡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則。為近代最早的有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破釜沉舟出自於哪本書

  破釜沉舟出自於《史記》。《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南,另說今山西河津),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程門立雪出自本書

  出自《宋史·楊時傳》。程門立雪,漢語成語,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宋史·楊時傳》:“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成語典故   有關“程門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二程語錄·侯子 ...

管仲出自本書

  管仲出自於《戰國策》。《戰國策》,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   劉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劉甦,字子政,沛郡豐邑(今屬江蘇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楚元王劉交五世孫,陽城侯劉 ...

拔苗助長出自本書

  拔苗助長出自於《孟子》一書。《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為歷代儒客推崇,至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本書

  1、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荀子·天論》。   2、意思是大自然的執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三皇五帝堯的聖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變。《荀子·天論》的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有其客觀規律,和人事沒有什麼關係。其主要思想是,社會是清明富足還是動盪飄搖,也全是人事的結果,和自然界沒有什麼關係 ...

邯鄲學步出自本書

  “邯鄲學步”出自於《莊子·秋水》,“邯鄲學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 ...

志當存高遠出自本書

  1、“志當存高遠”出自《諸葛亮集·誡外甥書》 解釋:指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   2、原文: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2、釋義: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慾,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 ...

自相矛盾選自本書

  1、“自相矛盾”,語出《韓非子·難一》。   2、原出處:“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韓非子·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