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各地飲食文化,必知!

中國各地飲食文化,必知!

  我國由於地幅遼闊,地域也不盡相同,從而形成了在不同的地區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飲食文化,再經過歷時變遷之後,不斷交流融合,最終會聚成了中國飲食文化,同時還能保留各地方的傳統飲食。那麼各地飲食都有什麼特點呢?

  總的來說是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江南人喜清淡、甜鹹、爽口,講究營養,樂於質高量小;西北人愛吃帶有酸口、經濟實惠和牛羊肉品種的菜餚;東北人愛吃肥而不膩、脂肪多的魚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習慣吃飽吃好。

  東北人主食多吃雜糧,除大米、白麵、小米、玉米、高粱外,還喜食雜有豆類的二米飯,喜食魚蝦、野味,嗜肥腥羶,重油偏鹹,並喜用拌、蘸食法。大醬及醬製品、酸菜、醃菜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佐餐食品。

  河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一日三餐,但農閒季節一日兩餐,主食以麵粉、雜糧為主,副食以豬、牛、羊肉,以及蛋、禽、菜、魚為佳品。口味偏鹹,重油重色,與京津無大差異。“雜”是河北飲食習俗的顯著特點,具有五花八門的飲食習慣。

  山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飯稠,午飯好,晚飯稀。重主食,輕副食。主食以面和小米為主,素有“一面百樣吃”的美譽。不搞一餐數菜。一般口味喜鹹中帶酸,醋是山西人慣用的調料。

  蘇南人飲食的主要特點是:蘇南人口味上喜清淡、甜鹹、爽口,計究營養,普遍喜食新鮮、細嫩食物,忌食辛辣之物;他們做菜時少用調料、輔料,特別講究保持食物菜餚的原味,且質高量少。

  浙江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浙江人的口味以滑嫩爽口、糯而不膩、清淡純鮮為主,酸辣次之。主食以米為主,輔以玉米、番薯等雜糧,部分地區且有一日四餐的習慣。飲食習慣具有本地特色且多樣,湖州、嘉興一帶人,喜吃魚、蝦、黃鱔;東陽等地喜食烏龜肉;海鹽一帶喜食“東坡肉”;金華地區喜食火腿和風肉;杭州一帶喜食天目筍和蝦蟆;溫州沿海地區有生食魚鮮的習慣。

  湖南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湖南人一日三餐多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及薯類,極少食用麵食。湖南人普遍嗜辣,且喜食苦味食品。湖南人口味多為辣、苦、酸、鹹適中,對川菜、魯菜也多能接受。

  江西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江西大部分地區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輔以甘薯和米粉,且甘薯的吃法很多,米的食法也很講究。發糕、燈芯糕、煨牛肉月餅等餅糕是江西人最愛吃的主食。江西人喜食各種水產品、雞、鴨、狗肉和豆製品。習慣食用味濃油重、稠芡厚汁、鮮鹹香辣、主料突出的整雞、整鴨、整魚和整塊的豬前腿肉。江西人愛飲茶。

  廣東人的主要飲食習慣:以大米為主食,麵食只作調劑。“一日三餐,先茶後飯”是廣東食俗的一大特色。喜食雜食,幾乎什麼都敢吃。副食不僅食豬肉、牛肉、羊肉、家禽、海鮮,還吃鼠、蛇、蟲等。廣東人一般口味喜清鮮,以甜為主,酸辣次之,並講究吃時菜。

  我國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多以麵食為主食。蒙古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蒙古族人一般喜歡油多、肉多,吃稀飯也放肉。一般一日三餐,早餐為奶茶、饃饃和酥油,中餐不定時,晚餐多為吃肉。烤肉、燒肉、手抓肉均為蒙古族家常食品

  蒙古族的傳統食品分為白食和紅食,以白食待客是最高禮遇,而吃全羊則是宴請賓客的最佳食品。蒙古人喜歡磚茶。飲料有馬奶、牛奶及奶茶,此外還有奶子酒。牧區的蒙古族人以牛肉、羊肉、乳品為主食,以糧食為輔;農區蒙古族人的主食則一般以糧食為主,肉食為輔。

  藏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藏族人在飲食上忌食奇蹄五爪類禽獸類動物。藏族牧區飲食多為一日四餐,午餐以食肉為主,晚餐以稀飯為主;農區農閒時一日三餐,農忙時為四至五餐,飲食以糧為主,蔬菜為輔。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酥油茶是藏族時刻不可缺少的飲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族過節必備飲品。

  回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回族人一日三餐。喜歡吃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及帶鱗的魚類,愛吃蔬菜,但不吃馬、騾、驢、狗的肉,不食動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殺的牲畜和牛、羊罐頭,尤其忌食豬肉。回族人的飲食以大米、麵粉為主,輔以雜糧。回族人一般不嗜菸酒,喜歡喝茶。

  維吾爾族人喜愛和喜歡吃的主食和副食,饢是維吾爾族家常主食之一,抓飯、拉麵也是維吾爾族人喜愛的食品,還喜歡吃包子和玉米粥;副食有牛、羊、雞肉和各種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須加肉。

  朝鮮族人的主要飲食習慣,朝鮮族人主食習慣吃米飯、冷麵和米糕。每餐必喝湯,最講究的是湯濃味重的濃白湯。朝鮮族人愛吃狗肉、瘦豬肉、鹹菜和各種海鮮,不喜歡吃羊肉、肥豬肉和河魚。朝鮮族人特別愛吃泡菜,每日都離不開大醬和清醬。朝鮮族人愛喝燒酒,但不飲茶。

達斡爾族的禮儀文化,必學!

  中國是個傳統的禮儀之邦,禮儀一直是我們國家注重的,即使是偏遠的少數民族達斡爾族在他們的生活起居里同樣注重禮儀。儘管這些禮儀具有一定的階級性,但正是這些禮儀觀點保證了達斡爾族文化能夠延續到今天。

  達斡爾族是注重禮儀的民族,儘管這種禮儀有一定的階級性,但從內容看更具有社會性,反映了整個民族的道德觀念水平較高。在研究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歸納達斡爾族禮儀的基本內容是:具有優良的傳統,尊重老人,真誠熱情,團結向上,表現出整個民族頑強的進取精神。

  達斡爾人尊敬老人的習俗,在飲食、家庭生活、走路、集會等各種場合無所不在。如全家用餐時,老人先動筷子,晚輩方可吃飯。有一盤鮮魚端上來,老人吃第一口,年輕人隨後品嚐。魚頭年輕人絕對吃不到,要留給同桌長者。

  按達斡爾族習俗,西屋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臥的地方,北炕是兒子和媳婦坐臥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裡串門,進屋先給老人請安,然後坐在西炕上,坐錯了便是失禮。

  長輩相談,晚輩不能插話,不能同長輩並坐。特別是媳婦與公、婆絕對不許同席對話,一般是站在炕下很敬重地談話。晚輩不許在長輩面前吵鬧。早晨長輩起床,媳婦裝煙送去,準備茶水,伺候用飯,繼則兒子、孫子吃飯,最後媳婦自己吃,長幼有序。飯後再裝煙送茶。晚上由晚輩鋪床。媳婦去孃家回來,哪怕兩三天,也要向公婆請安。

  達斡爾族敬老講究輩分,不完全按年齡區分。在禮儀場合嚴格區別輩分高低,有些年齡不大的人,只要輩分高,也同樣受到尊重。尤其是在各種儀式、典禮上,輩大者不管年輕年老,都坐在炕上,輩小的在地下做活,哪怕是年歲較大的人也不例外。

  平日達斡爾人在家中室內外出入的禮節極嚴,一般老人行走在前,年輕人在後;女人在前,男人在後。家中大小二門,要由晚輩或年齡小者開關。

  客人臨門,送男客時,男主人送到大門外,女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女客時,女主人送到大門外,男主人陪送到院中。送夫妻客時,男女主人同送到大門外。老人出門時,晚輩要將攜帶的東西準備好,套好車或將馬備好。等老人上車坐穩,再把馬繩交給老人,送到大門外。待老人歸來時,前去迎接請安。如果與老人同出門時,年輕人駕車。

  年輕人行路時,遇到對面有老人或長輩走過來,騎馬或乘車都要下來行禮,必須等老人或長輩走過時,才能乘馬或乘車再走。外出歸來時,要按輩分向老人請安。

  達斡爾人一般都對人誠懇,厭惡虛偽、狂妄和放蕩不羈之舉。遇有初次見面客人,必問“哈拉”、相互敬菸,熱情招待,願留下食宿者,鋪床備飯,視如家人。如果來客不食主人款待的食物,則被看作是對主人的侮辱和最大的失禮。

  行禮的方式有如下要點:右腿向後拉一步,腳尖著地,左腿在原處屈膝,上身挺直,左手輕輕下垂,右手放在左膝蓋上,眼睛注視對方。

  婦女請安是雙足並立,兩手放在兩膝上部,稍低頭、屈膝。

  請安禮施於長輩或同輩兄姐之間。凡是子女出門七天後歸來時,必給父母請安、裝煙;媳婦自孃家回來,要先到西屋給公婆請安、裝煙。村裡年輕人出門半個月歸來時,見到村中長輩也必須請安問好。

中國筷子文化,你知多少?

  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白居易的“為君把箸擊盤歌”杜甫的“金盤玉箸無訊息”;可以看出筷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是多麼重要的地位,在生活中沒有筷子是非常不方便的事情,筷子也深深的影響東亞地區,成為東亞獨特的餐具,想要更加的瞭解筷子?本期中國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筷子古稱“箸”,是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的餐具。《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國君,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中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

  筷子是由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已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筯,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筷子是漢民族發明的進食工具。據考古資料證明在遠古時代漢族先民已懂得用樹枝和竹枝夾取食物。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您也許還喜歡:

  街頭人氣小吃:豆腐腦的來歷

  長春醬肉是什麼菜系,你知道嗎

  令人回味無窮:煲仔飯的由來

  上海傳統點心:海棠糕的由來


中國傳統飲食養生趕緊收藏起來

  飲食為了生存,生存又寄託於健康之中。在歷史悠久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就由專門研究飲食與健康之間的聯絡,在透過不斷的研究總結,最終形成了飲食養生法,便是透過探究飲食的規律,性質等等方面,達到營養身體,保持和促進身體機能的辦法。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另外,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 ...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再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華民族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習俗。其實在中國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不同的地方習俗有著明顯的差異。想知道各個地方端午節吃什麼嗎?他們的習俗有什麼不同嗎?那麼,大家隨小編一起走進端午節,瞭解一下吧。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 ...

飲食文化中國宴會禮儀文化

  中國向來是注重禮儀的國家,尤其是在經過百家爭鳴之後,以儒家思想為主傳統的中國禮儀文化,即使是爭吵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禮儀,君子之間僅動口,而不動手,中國的禮儀應用在方方面面,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宴會上的禮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禮儀之邦。這種“文明禮儀”表現在飲食文化上,便出現了諸多的宴席禮節。首先 ...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各地飲食文化

  在七夕情人節這個浪漫的節日,很多人在鮮花與巧克力的浪漫中忘記七夕節的飲食是什麼。這個時節很多地方還處於盛夏,吃太多巧克力可不好哦。不妨瞭解一下七夕節各地的飲食文化,為了過一個健康完美的七夕節,下面跟隨小編一起看看七夕節各地飲食風俗,看看他們吃什麼吧。   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 ...

中國各民族飲食文化你瞭解嗎?

  中國是個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國家,我們擁有多達56個民族。除了人口最為龐大的漢族,其他少數民族都分佈在全國各地,其中又有滿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壯族等等最具代表。他們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基本代表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   少數民族萊少數民族菜也稱“民族風味萊”,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 ...

中國各地特有菜系茶和酒

  魯菜    山東地方風味菜餚的總稱。我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主要由濟南、膠東兩地地方菜發展而來。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即以烹調聞名。唐宋之間,為我國“北菜”主角。元明清各朝均供御膳。魯菜又可小別為濟南風味和膠東風味。濟南菜擅長爆、燒、炒、炸,講究清湯、奶湯的調劑,以清、鮮、脆、嫩著稱。源於福山的膠東菜,因地處 ...

中國春節飲食文化

  2010-7-21 15:10: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1 2 3 下一頁 (一)春節食俗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 ...